◇通讯员 郭云莲 苏志伟 记者 张小燕
阳光明媚暖风动,三月的榆中处处彰显着勃勃的生机,榆中县园子岔乡一间临时的教室里也是热闹喜庆,百余名百合种植大户认真仔细聆听百合种植技术。“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成活率才能更高呢”“百合常规病虫害、近期新生病虫该如何防治”……来自省农科院的研究员讲得有声有色,大伙听得津津有味。
榆中县园子岔乡地处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全年降水不足300毫升,主要农作物以洋芋、小麦、玉米为主,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北山地区土质疏松,透气性强,雨水下渗快,又远离市郊和工业地区,土壤和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地区适合最优品质百合的种植的这一特点,榆中县政府和园子岔乡联扶单位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村民们种植百合,在农闲之际又邀请专家为大伙上一堂专业的“百合种植课”。
“这是我种了两年的百合,今天专家下来给我们讲解防治百合病虫害的知识,我专门挑了一株长得好的,一株有病虫害的,让专家给我们讲讲。别小看这小小的百合,去年一年就让我赚了3万多呢”,园子岔乡小岔村村民滕汉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边的解答还没有结束,那边角落里的柏木村种植大户魏万林按耐不住激动急忙地问:“百合在播种环节怎样能让苗子更易成活、更早出苗呢”?面对诸多问题,专家和农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动,省农科院还为参会农户免费发放了有关百合种植技术的光盘和针对百合病虫害防治的农药。据了解,园子岔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种植百合,近几年来百合行情上涨,规模也迅速扩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非常高,榆中县政府和该村联扶单位因地制宜,积极联系省、市、县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子多次开展技术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百合种植技术。
“从去年开始专家已经给我们培训好几次了,我都成半个百合种植专家了,感谢政府和帮扶单位的一片心意,我今年打算多种5亩,卖了百合彻底脱贫致富”,滕汉生说。
目前,园子岔乡百合种植产业已成为榆中县山区致富产业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14年全乡百合共出土3000余亩,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种植户亩均收入3万到5万元的情况很普遍,培训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热情,促进群众增收、创收,有效增进了与普通农户的感情,提高了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听完讲解,村民们纷纷表示,“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种植中药材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新闻推荐
◇通讯员 张文海 记者 张小燕鑫报讯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宣传和推介全县的教育教学成果,日前,榆中县教育局门户网站新版上线,旧域名、旧站不再使用,(新域名http://w...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