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季桂珍 高飞 记者 张小燕
3月16日,在榆中北山最大的吕家岘宏鑫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里,六七十名农民正在分拣着成堆的甘草,去芦头、毛须、支杈,每个人身边都堆满了被扎成了小捆的甘草,然后再由合作社将这些分拣好的甘草拉到加工厂切片,最后出售。
这些在合作社干活的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农民,每年从10月份开始到次年的6月,他们都会成为合作社里能干的“工人”,干着与中药材有关的工作,而中药材带给他们的“工资”收入也是可观的。
金杰发是贡井村人,在合作社打工已经很长时间了,“在这里打工的人一天下来,赚个七八十块钱不成问题,离家也近,家里有事随时可以回去,能赚钱还方便。”
“我都70多岁了,别说出去打工了,走出山里估计都困难,但是我去年光分拣甘草就挣了两万多,一天到家门口既有钱挣还可以锻炼身体。”赚了钱的刘积翠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目前,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达到23000多亩,每年到了中药材收购高峰期,光雇佣当地劳动力就得500多人。合作社改变了北山人一到冬天就没事干,没钱赚的现状,解决了一大部分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事干,有钱赚。
贡井乡位于榆中县北部山区,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为了让当地群众早日实现致富梦,当地政府和中药材合作社组织人员到天水、陇西、岷县等地考察学习,先后聘请市、县有关部门专家现场举办药材加工科技培训班。在种植规模发展上,当地按照“合作社+大户+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在土地流转、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帮扶,帮助农户走“订单农业”之路,解除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在农闲时间农民们又通过到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近几年,贡井乡药农通过政府扶持、合作社引领、大户带动、农户参与、药业企业搭建平台的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已成该乡农业增效、农民家门口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药材产业列为重点项目实施,在项目申报、协调贷款、土地流转、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扶持。特别是2014年,榆中县政府协调引进众友集团等药材企业参与发展,流转土地6.4万亩,发展了16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58户种植大户,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4.61万亩,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14.1万亩,亩产按3000公斤计划,总产量达4.4万吨,年产值达1亿元。为实现产销两旺效果,榆中县2014年投资了5000万元建设中药材贮藏及交易市场,扩建、改建中药材储藏窑11处,年储藏中药材能力达到1.5万吨。目前,全县有中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38家,中药材对北山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近1000元,形成了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据悉,2015年榆中县将继续大力实施中药材培育工程,加快北山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建设和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计划新增中药材面积5万亩,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万亩。
新闻推荐
◇记者 金振华鑫报讯 按照榆中县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3月27日上午,榆中县公安局组织指挥中心、法制室、治安管理大队、城关派出所民警在县城健身广场举行了平安建设宣传活动。该...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