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兴隆山下云龙桥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2-09 07:09   https://www.yybnet.net/

兴隆山并矗而分东、西。东者兴隆,西为栖云。间有大峡水出,北流而与西流之太白泉相会,两山前汇成兴隆大河。

为贯通兴隆河东西两岸,清乾隆年间始,建桥,

数次被山洪毁,后以握桥为蓝图建成“云龙桥”,1981年改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为香客祭祀 修建“唐公桥”

史载,兴隆河没有桥,道士、香客无论是去东山朝山,祭祀太白泉神而取水,还是购置生活用品,只能踏石渡河。遇到河水涨,香客只能遥望东峰,隔水焚香遥拜。

清乾隆十八年(1763年)年夏,金县令唐鸣钟到兴隆山朝拜,正遇暴雨过后,河水猛涨而不能过河去东山。唐鸣钟只好望山焚香而归。事后从县府库中拨出银两,组织工匠,修建一座简易木桥,接通兴隆、栖云而使东、西两山通来往。四方香客感其德,起名“唐公桥”。乾隆三十九年夏,唐公桥毁于山洪。

乾隆五十年(1785年),总神殿住持刘一明会同两山道士及信徒共同集资,在唐公桥原址筑石垒坝,重建木桥一座,以复东、西。9年后,又毁于山洪,香民苦于资金无着而无力修复,只能踏石渡水进香还愿,或取水祭祀泉神而祈雨,或朝山拜佛。

云龙桥的前身“迎善桥”

嘉庆至光绪的百余年中,连通兴隆与栖云的桥梁,毁了又修,修了又毁,共4次。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次。

嘉庆八年(1805年),金县令李谆和登山朝拜,见此只有桥迹,不见梁。问明原委,遂同乡绅商议募捐,选择在河宽水缓处,建桥一座,嘉庆十二年竣工之后,取名“迎善桥”,有“迎拜善士”之内涵。随后,兴隆山道士和附近香客成立“迎善会”,捐银放贷,每年收取利息修补桥梁。十五年六月山洪暴发,“迎善桥”又毁。迎善会成员相聚讨论,准备收贷重建桥梁。只因当年大旱,贷银无法收回而作罢。于是,山长刘一明又组织道士、香客四处募捐,筹集银两,于同年七月五日开工重建,十六年五月竣工。此次重建,采用伸臂结构的简支桥。叠梁伸出后再架以平梁而成。桥头西端建有牌坊3间,厢房4间,东端建有桥亭,桥身两侧护以栏杆。光绪十九年(1894年)五月初八毁于山洪 。

以握桥为本建成“云龙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来兴隆山游览,得知建桥原委,又拨白银一千两,命金县府督建,并建议以省城握桥为蓝图。在建设中,工匠按照握桥的基本样式,取原桥伸臂结构与省城握桥之长,经改进建成伸臂与叠梁拱相结合的平面木质拱梁桥。桥两端各四叠挑出的木伸臂后,然后用长短不同的拱木相贯,叠梁成拱,以此加高桥梁的高度和桥面的长度。连同桥头屋共12间,桥身9间(桥中拱头5间两侧各2间),对柱,共20柱。两端的桥头亭连同半规耳房是歇山顶式,屋窗六角方形和圆形相间,飞檐斗起。脊耸兽飞,雕梁画柱。桥的正面,博风板遮盖了桥的结构,从桥下观察,清楚地观察到枋木并列构成排梁,排梁层层相叠,从两岸的石基渐次逆级,伸向河心,飞挑凌空卧起,桥身高耸。桥头屋和廊顶是砖木结构,青砖灰瓦,花格栏楯,是清代最后一次重修后的典型建筑。桥高6米,长自桥台前墙起至对岸约38米,宽3米。和省城握桥相比,拱斗多出两间而桥面平坦。省城握桥的结构是四挑伸臂之上火木相贯而握,如同两手相握成桥,而此桥则是四挑后大木相贯,通过榫卯相接,斜木相撑成以拱梁,故桥面平坦。桥东、西的桥亭、桥屋,不仅为伸臂增加重力,而且和桥梁浑然一体,雄伟壮观。桥建成后,以其架栖云、兴隆二峰之间而通两山之气,取名“云龙桥”,兰州观察使题有“云龙桥”匾额。西桥亭两壁有陕甘总督魏光焘写的《重建金县太白泉、云龙桥记》石碑,桥屋门有知县陈昌撰书的对联:

云比泰山多,年年霖雨,苍生岂徙供仙人怡悦;

龙如沧海卧,面面林峦,翠霜都觉有灵气往来。

云龙桥建成后,遂多有水患,桥却免于灾。云龙桥是兴隆山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兴隆山24景之一,“云里观鳌背,空中架虹桥;行人休问渡,普利到仙山。”近人裴慎之浏览兴隆山有诗曰,“卧龙桥下水奔腾,桥上只留一经通;不似霸桥管离别,导君直至青云中(裴慎之《云龙桥》)。”

“云龙桥”的珍贵价值

民国20年(1931年),桥屋倾圮,23年县长叶超复修。1958年榆中县人民政府投资、组织工匠维修彩绘。

1980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龙桥作为文物,虽列入省级保护,但它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兰州握桥拆除后,云龙桥是国内尚存的同类木结构拱桥之一,作为中国木拱桥典型结构,多被国内桥梁专家作为研究对象之一(此类桥另一特殊结构存世者,仅有渭源霸陵桥)。有人认为,云龙桥是伸臂梁和叠梁拱结合的产物(参见唐寰澄《中国古代桥梁》)。但很长一段时期,将此类桥作为伸臂桥来研究。如茅以升就说“木板桥面有一种特殊结构的是‘伸臂桥\’,即从桥的两端各伸出一段短梁,在两端梁之间,按上一段长梁,以期延长桥的跨度”(茅以升《茅以升选集》,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其实,从桥的整体结构来研究,伸臂梁应是叠梁拱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特别是云龙桥是这种结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结构。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简支桥,伸臂之上叠加平梁铺以木板而成。

1981年,榆中县政府拨款2.8万元,拱桥拆除,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维修两端桥亭,西门镶以“二龙戏珠”浮雕。重修后的云龙桥,桥长24米,桥身长18米。1985年,又请兰州市园林局工匠重新彩绘。虽如此,兰州甚至是中国桥梁史上却永远地失去了这一唯一的遗存。

新闻推荐

期待更多的节能环保革命

一场关于节能减排的能源革命正在改变榆中农民的传统生活!继“水炕”、“铁炕”、“太阳能灶”等节能环保设备之后,“秸秆气化炉”又成为榆中县主推的农村新型节能环保装置...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兴隆山下云龙桥)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