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数据:2016年是庆阳市实施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政府、农牧、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下取得了成效。由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在永登、皋兰、榆中试点承保的肉羊、设施农业、中药材等三个地方政策性农险品种,共收保费615.31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赔付800万元,赔付率达130%。
“目前榆中县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方案已经敲定,我们将在综合考虑种植情况、财政配套能力、农户接受程度的基础上,首先在夏官营、三角城等四个种植规模较大乡镇展开试点工作,为蔬菜种植户及专业合作社提供风险保障。”人保财险榆中支公司经理张嘉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了解到,这是庆阳市首次尝试将高原夏菜纳入新型的价格指数保险。
我们知道,农业保险有别于商业保险,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政策下开办的,体现政府行为较为明显的一种政策性保险事业。近年来,庆阳市地方政策性保险以保物化成本为主,向保市场、保价格、保收入升级,完成了在制度和品种上不断创新。目前,已初步形成“覆盖大宗种养殖、区域性优势品种、地方性特色产品”和传统成本保险、新型价格指数保险等保障体系,对农户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恢复生产发挥积极意义。
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仅仅是今年庆阳市地方政策性农险发展的一个亮点,随着庆阳市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步伐的不断加快,永登玫瑰价格指数保险、七里河百合种植保险、永登肉羊养殖保险等一大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险种相继开办,为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种植:新型价格指数保险助力蔬菜产业平稳可持续发展
榆中县是庆阳市高原夏菜的主产区。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成较显著。记者了解到,2016年,高原夏菜总产量已达到89.4万吨,诸多种植户在高原夏菜良好的发展势头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目前,榆中县已有40家蔬菜保鲜企业,每年吸收全国各地蔬菜经销商超过200多家,外销蔬菜120万吨,季节性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如今的榆中,早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蔬菜价格波动,近年来菜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农户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种植积极性。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帮助农户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同时在促进农户安心开展种植生产,确保稳定增收方面起到积极意义。
榆中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方案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将根据“先易后难、先行试点、逐步完善、分级推进”的基本原则,从保护农户利益、稳定市场物价、保障市场供应的角度出发,选择榆中县当地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花椰菜、西芹、娃娃菜、甘蓝、青梗松花菜等五个蔬菜品种作为试点品种,面向蔬菜种植户、专业合作社或以村为单位的集体投保种植户,首先在夏官营、三角城等四个种植规模较大乡镇展开。
“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在榆中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农牧、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正在稳步推进。该保险以春季或秋季种植和收获的试点蔬菜品种作为保险标的,蔬菜收获上市起十五日内,由于市场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造成保鲜蔬菜平均离地价低于约定的保险价格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我们将依照合同进行赔付。自然风险的保险期间为保险蔬菜的全部生长期。在生长期内,由于暴雨洪水、风灾、雹灾、冻灾、病虫害等直接造成的损失,按照保险合同中不同时期的赔付比例进行赔偿。”人保财险榆中支公司经理张嘉泓告诉记者,该险的逐步推广,将促进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农户增收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
记者了解到,除榆中的高原夏菜价格指数保险外,庆阳市农牧、财政、金融办等部门已与保险公司在玫瑰、百合、中药材、肉羊等多个领域积极展开了合作,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方面发挥作用。
设施:从陌生到熟悉,一场龙卷风“刮”出农户保险意识!
三月中旬的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田间地头早已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对于这里的每一个村民来说,从田间到地头,从种植到收获,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生活的期待都满满地融入了大棚。作为庆阳市设施农业保险首个试点村,这里的蔬菜大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村里的果蔬大棚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多亩。
保险卖的是无形的商品,对很多农民来说异常陌生。当时不少村民听说保险公司在推大棚保险,心里开始嘀咕:这个保险不会是“哄人”的吧?一亩大棚自己才缴48元,棚膜受灾了保险公司竟然能提供两千元左右的保障?这只是说说而已吧,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保险公司会认账吗?
其实,作为2016年新推的险种,设施大棚保险在皋兰县推广初期,农户都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人保财险皋兰支公司杨斌礼经理告诉记者,刚开始推这项保险时,难度较大,虽然和村委会干部不止一次地上门进行面对面动员和讲解,但绝大多数村民都抱着
观望的态度,认为如果保险用不上,缴的钱就浪费了。刚开始头一周的动员,只有寥寥40多户投保。可就在第一批村民投保后的两天,村里刮了一场龙卷风,全村的大棚都不同程度受灾。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查勘灾情并给投户送去了合计7万多元的赔款,当时很多没保的村民只能自掏腰包承担损失。“也正是那场龙卷风,让村民对设施大棚保险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大伙儿早已从当初的被动观望转变为现在的积极投保了,保险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下泥湾村的设施大棚投保率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60%。”杨斌礼告诉记者。
三月中旬正值设施大棚续保高峰期,记者来到人保财险皋兰支公司设在下泥湾村委会的办公点。早上十时,小小的办公室早已被前来投保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的桌面上平铺着一排排正待核对的村民身份证、投保表格和设施大棚标牌,大伙儿开心地聊着今年的种植打算。
村民雷富红是村里首批设施大棚投保人,去年4月13日他试探性地为八个大棚买了保险,没想到参保不到两天,一场来势凶猛的龙卷风把大棚刮得惨不忍睹。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保险公司为他们送来了一万五千多元的赔款,当时大家还激动了许久!
“在我心里,买设施大棚保险就像买种子、买化肥一样重要,不买心里就不踏实。我们种大棚的最怕遇到灾害天气,一旦遇到大风或冰雹,全家人都会捏着一把汗,拿着透明胶第一时间赶到地里粘大棚,生怕影响来年的收成。”村民雷富红告诉记者,今年种了十个大棚,有西甜瓜、茄子和西红柿,如果大棚来年有个好收成,他打算好好改善一下家里人的居住环境。
村支书王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村民都很乐意投保设施大棚保险,这是政府和保险公司为老百姓做的好事儿。现在一个大棚政府掏192元,农民自己掏48元,就能够提供三千多元的风险保障。对稳定农民增收,提高种植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记者了解到,去年皋兰县承保温室大棚5232.8亩,收取保费130万元,已赔付326.89万元,赔付率251.55%。
养殖:“有了肉羊养殖保险,扩大养殖规模不再心存顾虑!”
肉羊产业是永登县一项传统产业,在当地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该县肉羊产业在政策、经济、市场等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有利条件下,发展迅速,在养殖业中经济效益突出。随着中央、省、市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的实施,永登县肉羊产业实力逐步增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根据甘肃保监局数据显示:自2007年开始,甘肃省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保险,已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574亿元,农业保险覆盖到所有市州、县区。2016年,种植业承保面积8039万亩,养殖业承保数量543万头(只),参保农户202万户次,受旱灾暴洪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影响,目前已向153万户次农户支付灾害损失赔款6.86亿元,同比增长31.3%,有效发挥了风险保障作用。去年,永登县承保肉羊1.97万只,收取保费59.28万元,合计赔付246.18万元,赔付率高达415.3%。
杨茂荣是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的肉羊专业养殖户,去年他养了三百多只肉羊,今年的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五百只。“政府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的保险特别好,为我们养殖户在分担风险方面帮了大忙。有了政府的肉羊养殖保险,咱要想扩大养殖规模就不再心存顾虑了!”杨茂荣告诉记者,现在一只羊自己只需花6元保费,一年时间内若遇到疾病或意外导致死亡,保险公司会赔付5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养殖户降低了养殖成本。去年他的四十多只羊因生病相继死亡,保险公司都在第一时间送来了赔款。
记者了解到,去年人保财险兰州新区分公司在永登县承保肉羊1.97万只,收取保费59.28万元。截至目前,已赔付246.18万元,赔付率415.3%。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在保险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同时与各级政府沟通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接下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灾害预报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弥补保险公司“短板”,提升费率厘定、验险承保、定损理赔的精准度和权威性,提高农民群众对农险服务的满意度。
部门:为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保险产品
甘肃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聚焦***精准脱贫,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广度深度,丰富产品供给,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将紧扣农民需求,推动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向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保险产品,努力实现愿保尽保。引导保险机构更加聚焦贫困村贫困户,更加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导向。针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程度深、面临风险多的特点,开发适应性强的保险产品。
在深化农险服务方面,甘肃保监局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动服务网点加快向基层、贫困地区延伸脚步。引导行业加强农业生产数据、灾害数据积累,利用好政府农村信息平台数据。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引进开发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承保理赔、防灾防损服务水平。
专家:发挥地方性农险“推动器”和“稳定器”作用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李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来,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经阶段,日益成为各级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倾斜点及聚焦点。农业保险作为管理农业风险的专业手段,能够通过风险管理、经济补偿等多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程度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兰州市所辖县区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而言,如何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推动器”和“稳定器”作用,是稳定农民收入、防控农民因灾致贫与返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村***精准脱贫的重要课题。
“需要保险公司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差异化的各项农业生产经营及其保险基础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特定地理条件下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保障需求以及农业发展有全方位的认识。”李泉表示,对于农业保险公司而言,这样既可以针对具体、单个、不同生产类型的承保对象设计具体的防灾减损策略,在帮助农户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同时降低自身理赔费用的支出,减轻风险识别的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又可以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增强客户黏性,加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进而获得当地政府更多的支持。
对地方政府而言,应探索和丰富“农业保险+农村信贷+政府支持”模式内涵,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起到组织、保障、扶持等职能。例如,在政策支持方面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与产业政策、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政策等相结合,通过补贴政策和承保理赔政策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服务支持体系方面,国土、水利、气象、林业、畜牧、财政等涉农部门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逐步通过加大投入和利用各种渠道促进农民文化程度的提升,使其更快地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懂得利用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并能将这种潜在的保险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同时,通过各类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知识技能,提高农民应对农业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成本,最终降低农民需要支付的保险产品价格,实现农户生产与保险公司的双赢。
自2007年开始,甘肃省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保险,已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574亿元,农业保险覆盖到所有市州、县区。2016年,种植业承保面积8039万亩,养殖业承保数量543万头(只),参保农户202万户次,受旱灾暴洪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影响,目前已向153万户次农户支付灾害损失赔款6.86亿元,同比增长31.3%,有效发挥了风险保障作用。去年,永登县承保肉羊1.97万只,收取保费59.28万元,合计赔付246.18万元,赔付率高达415.3%。
新闻推荐
经过前期联合检查,3月10日市质监局公布了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多家农副市场内在用衡器的使用情况。“红榜名单为计量管理较好的市场,有西固区的大坝市场、西部批发市场;安宁区的安宁堡...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