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这个“云展览”您可以细细品 “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今起举办线上展览

来源:兰州晚报 2020-05-27 02:41   https://www.yybnet.net/

石磊《黄河之滨也很美》葛礼成《源》宿振峰《黄河古诗词》(局部)梁国安 霞光魅影醉金城邓吉刚《黄河之滨》张旭《兰州老街》(局部)李剑锋 白塔矗立扫码观展

时间:2020年5月27日至7月1日

备受关注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又有了新动向。

继征稿、评选结束后,经过多日筹备,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原本已进入实施阶段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线下展览改为线上的“云展览”。

“云展览”分书法、美术、摄影、视频、文学五个展区,按照获奖等次依次展出(作品排名不分先后),并设有入展作品及祝贺作品展示(作品排名不分先后)。相对线下,“云展览”的观展方式更加灵活和便利,受众更加广泛,您可以静下心来仔细反复欣赏、品味,了解一个更加多样和精致的兰州。

“云展览”更灵活便捷

“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2019年11月4日开始面向全国征稿,于2020年1月4日征稿结束后,本报便着手整理、分组各类别的参赛作品,按照专业要求详细编号、登记,同时邀请并组建评委会。最终,各个类别的评委均由甘肃省内权威专家组成。除视频评选外,其他四项大赛均于年前评选结束。受到疫情影响,评选结果最终于4月21日公布,并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

需要说明的是,大赛启动以来,本报便按照征稿启事的相关说明,开始寻找线下展览地点,多方比对并结合大赛实际,经慎重考虑选择与兰州市某专业展览场所达成合作意向。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可控因素影响,线下展览遇到新挑战。虽然当下我国抗疫形势持续向好,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狭小空间里的大规模人流聚集依然存在风险,举办线下展览已不可能。

在随后进行的调研中,让人欣喜的看到,近日国内多项展览走上“云端”,这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消解了很多人宅家的孤独、无助感,由于具有更灵活的观展方式、更友好的观展体验和强烈的“云游”仪式感,已在短时间内被大众接受,且成为时髦的文化产品,观看人数远远超过以往的线下到场人数,“云展览”逐渐成为新常态。

如此,经综合考量,本报紧急调整展览计划,确定将线下改为线上。

连日来,本报邀请专业人员按照展览要求,除已有的摄影、视频、文学作品外,又拍摄书法、美术需参加展览的作品,并着手制作专题网页。

26日,“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线上展览平台所有工作已全部完成,“云展览”今日正式开始,将于7月1日结束。

记者看到,“云展览”平台以一幅摄影作品作为主页背景图,有山、有河、有城,凸显了活动主题和兰州特色。展览分书法、美术、摄影、视频、文学五个展区,每个展区均按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入展作品(书法、摄影)和祝贺作品的形式设置。其中,美术展区的特等奖空缺。大赛网页还设置有活动介绍、征稿要求和媒体报道等板块。

今天起,全国网友既可通过电脑观看“诗和远方”,也可通过手机随时品味“兰州味道”。

“云上兰州”等你打卡

“很多人乍一看,以为线下展览改成线上效果会变差,其实不然。线下展览的视觉冲击大,但局限性也很大,开闭馆时间和地域限制,很多人到达不了现场,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线下展览其实只是专业人士或爱好者光顾的少数人展览。线上展览虽是一种新形态,但是体验感很好,只要会上网,会用手机,网友就能不分地域、不分时间地观看展览,极大地拓展了观展人群。”采访中,多位大赛评委和参赛者对线上展览充满期待。

“来过兰州的人都知道黄河穿城而过之壮丽,但这多限于来过兰州的人。没来过兰州的人,往往对兰州缺少体验,所以评价多种多样,很难接近真实的兰州。晚报搞这种活动,就是主动地将真实的兰州展现给世界!”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点赞本次活动。

有参赛者评价说:“这次展览具有深远意义。以往的各种大赛流程安排常会出现比重失调,往往是前期的征稿热热闹闹,后期的展览效果不佳,导致大家并没有欣赏到更多作品,自己无法提升,也对通过活动要推介的主题无法深层次了解。这次‘黄河之滨也很美’大赛,由于是媒体主办,前期征稿阶段的宣传攻势很强,已在全国形成影响力,而即将推出的‘云展览’更能从最大程度传播影响力,以此推介黄河之滨的美和兰州的美。前期和后续完美配合,活动会很成功!”

本次大赛书法作品评委介绍说:“等次奖属于当下书法创作水平的高端作品,部分作品功力很深,能达到国展标准。绝大多数美术作品以黄河为主题,或表现黄河的历史渊源,或表现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或表现黄河流经兰州的壮美景色。从技法上讲,多数美术作品基本功扎实,档次很高;很多摄影作品拍摄角度十分新颖,有些作品更是堪称大片;视频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兰州的美丽与精致;文学征文体量庞大,散文及诗歌均有上佳作品出现,对历史文化的沉淀、挖掘和发扬都是很有价值的。”

此外,“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画册和文学作品集正在紧张制作中,“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颁奖会也在筹备中,敬请期待。

“云展览”入口

http://www.lzrb.com.cn/hhzbyhm/index.shtml

美术参展作品名单

特等奖(1名)空缺

一等奖(3名)

石磊《黄河之滨也很美》(国画)

达林太《风景》(油画)

张旭《兰州老街》(剪纸)

二等奖(3名)

王明辉《山水》(国画)

葛礼成《源》(版画)

邓吉刚《黄河之滨》(油画)

三等奖(10名)

蔡卫东《爱情鸟》(钢笔画)

阎丁旭《黄河人家》(国画)

卢涛《黄河初秋》(油画)

刘庆雨《掘进班八兄弟》(国画)

唐国燕《城市美容师》(国画)

邵剑《秋梦》(国画)

王军岗《金城》(油画)

王奎森《童年之印象》(国画)

郑旭东《大美兰州黄河风情》(国画)

杜擂升《黄河风情线百米长卷》

李国良(国画长卷)

祝贺作品

刘德军《五泉山秀色》(国画)

王生凯《黄河阳屲》(油画)

白恩平《白塔素影》(国画)

冯炳超《印象兰州》(油画)

王万成《藏族女孩》(国画)

丘宁《黄河楼》(国画)

陈登勇《壮气高贯》(国画)

何军《厚土》(油画)

贾乾文《风和日丽》(国画)

左和平《京韵铿锵皮黄悠扬》(国画)

优秀奖(20名)

任真《春草生黄河》(国画)

楚胜蓝《余晖》(国画)

王玉保《乾坤迎祥瑞》(国画)

杨宝军《秋之赋》(国画)

刘建军《桥从天上来》(色粉画)

郑龙飞《希望的田野》(油画)

杨捷《兰州印象》(国画)

王丹《黄河岸边是我家》(油画)

张宏建《师徒》(国画)

陆礼鸿《兰州印象》(国画)

陈泽谦《白塔山印象》(油画)

吴显梅《黄河九曲承天籁》(国画)

孙雨相《大河之源》(国画)

董桃平《什川黄河美》(国画)

卜宪民《弯弯新月照家山》(国画)

孙永利《兰州聚雅图》(国画)

朱沛强《船港》(版画)

柴姗姗《兰州郊外的风景》(水彩)

陈登义《黄河石魂》(油画)

赵明煜《金城之秋》(国画)

杜喜俊《黄河之滨》(国画)

巫卫东《五彩滨河》(国画)

郑微《黄河之滨》(国画)

张云《黄河新韵》(国画)

周安平《霞蔚雁儿湾》(油画)

徐海翔《黄河岸边》(油画)

王庆吉《沙宗湾》(国画)

吴江《老槐》(国画)

徐瑞《向往光明》(国画)

杜红梅《扎尕那的希望》(油画)

张建中《家园》(国画)

摄影参展作品名单

特等奖(1名)

梁国安《霞光魅影醉金城》(组照)

一等奖(2名)

刘立《河畔夜色》

李剑锋《白塔矗立》

二等奖(3名)

马琦《阳光下的雪景》

陈绍清《七彩丹霞》

张铁梁《“醉美”兰州》

三等奖(10名)

刘瑞祥《黄河在这大拐弯》

简忠跃《中山桥掠影》

王晨旭《人约黄昏后》

王淑兰《激情马拉松——大河之舞》

曹笑飞《碑林月升》

孙宝金《黄河舟桥》

王在鹏《相映成趣》

王晓华《晚霞》

丁文《桥之美》

赵玉珠《母亲河畔走,留下你的美》

优秀奖(20名)

许慧生《金城夜色美》(组照)

王轶《万家灯火》

刘瑞祥《九州山下不夜城》

宋虎军《璀璨黄河》

芦军《我在黄河边长大》

宁建民《雪浴金城》

张铁柱《什川秋色》

赵钰《生态兰州》

刘立《古往今来》

李亚玲《畅游母亲河》

王淑兰《河岸烟花》

杨海峰《黄河夜色》

马仲科《百舟争流母亲河》

马琦《俯瞰龙源》

张西青《畅游黄河》

闫长仕《青城黄河马蹄湾》

李炜《河口天鹅》

梁国安《古塔邀明月》

丁文《桥之美》

段平《祖国在我心中》

入展作品(34名)

王淑兰《石上绘松》(组照)

刘静丽《心语飞翔》

杨志彬《烟火金城夜》

卢虹《美丽故乡》

宋虎军《金城中山》

芦军《黄河岸》

张铁梁《活力新兰州》

汤学武《金城兰州》

宁建民《古镇风云》(组照)

王晨旭《晨之舞》

蒋光辉《兰州新貌》

赵钰《跨越黄河》

张耘《黄河风情》

闵光《守护者》

马琦《梦幻碑林》

崔红《唱响兰州》

张玉林《黄河如此多娇》

李东《大美兰州》

阎振峰《羊皮筏子》

曹笑飞《雨后中山桥》

毕先《夜幂下的金城》

李军《鱼眼看金城》

郭军《霞光掠影》

聂春兰《黄河湿地公园》

于保民《黄河滩涂》

孙宝金《白塔山公园》

王晓华《黄河古道》

郝俊奎《沙漠绿洲》

周平《大水》

周雨含《一河金晖尤甚远》

焦风芹《盛世“兰马”》

丁文《杏树下许心愿》

马援东《黄昏的诗——河口古镇》

王春水《滨河恋》

书法参展作品名单

特等奖

宿振峰《黄河古诗词》(立轴行书)

一等奖(2名)

王虎强《黄河赋》(隶书册页)

杨辅鹏《“黄河母亲”诗》(行书)

二等奖(3名)

杨生杰《望海潮上兰州守》(行书)

庞宇《黄河诗》(行书册页)

秦文文《兰州赋》(小楷)

三等奖(10名)

翁艾《李白咏黄河诗》(行书)

彭川《我忆兰州好》(行书)

雷亚锋《黄河赋》(隶书)

刘琳《黄河赋》(行书)

张建昕《九曲黄河》(隶书)

肖兵《黄河赋》(行书)

李远瑞《赞兰州》(隶书)

潘有强《兰州赋》(行书)

孙白全《黄河夜泊》(行书)

闫建新《黄河诗词》(隶书)

优秀奖(20名)

杜江《铭心齐墨迹》(行书)

刘国辉《无声花自好》(篆书)

徐明华《赞美黄河诗十三首》(楷书)

孙文彬《黄河之滨美的遐思》(行书)

董小宁《“黄河母亲”雕塑前》(行书)

达峰《我忆兰州好》(行书)

董旭《又见黄河落日圆》(行书)

郑树明《黄河风情线景观》(行书)

李本坤《诗词选抄》(篆书)

王克堂《礼赞兰州黄河风情线》(隶书)

李曼《黄河赋》(楷书)

贾峰磊《黄河赞》(隶书)

黄显霖《海岳名言》(行书)

包良达《中华母亲河颂》(行书)

张建兴《古诗词五首》(楷书)

杨忠勇《将进酒》(草书)

刘兴望《黄河歌》(行书)

李文强《黄河诗词》(隶书)

廖宏斌《千年复见黄河清》(隶书)

黄寅想《黄河诗词》(行书)

入展作品白井刚《黄河咏赞》(行书)

蒙俊华《咏黄河诗》(篆书)

魏孔河《黄河诗词》(楷书)

刘兴望《黄河歌》(草书)

郭永峰《我忆兰州好》(行书)

冯少明《渡黄河》(隶书)

施鹏飞《咏黄河》(隶书)

沈志浩《杜甫黄河二首》(隶书)

司金平《咏黄河》(隶书)

李冰《赞兰州黄河》(小楷)

王凯《黄河诗》(行书)

钱德年《将进酒》(篆书)

申鲁艺《诗一首》(行书)

刘爱东《兰州赋》(行书)

杨天鸣《我的家乡—兰州》(行书)

朱喜毅《我的家乡—兰州》(隶书)

高媛《黄河诗》(篆书)

张季《金城赋》(隶书)

姚玉烔《白塔寺》(楷书)

耿君豪《杜甫黄河二首》(草书)

樊永成《咏兰州“黄河母亲”雕塑》(楷书)

何东标《我忆兰州好》(楷书)

刘琦《将进酒》(行书)

肖振雄《古兰州诗文选》(行书)

杨世春《黄河颂》(隶书)

肖其龙《兰州的黄河》(小楷)

孙文平《黄河诗一首》(隶书)

马昌《黄河赋》(篆书)

臧远清《使至塞上》(篆书)

代永强《黄河赋》(楷书)

王占康《黄河三章》(小楷)

王卫东《黄河行》(草书)

高辉《秋望》(草书)

俞雪山《黄河诗五首》(楷书)

祝贺作品

安继越《黄河之滨》(隶书)

童定家《赞金城》(篆书)

李淑燕《庄子逍遥游》(小楷)

童发立《登颧雀楼》(行书)

李淑娟《唐刘长卿诗》(行书)

杨俊旺《风白送春》(行书)

郎照玉《录古诗两首》(草书)

柴发旺《黄河之滨礼赞》(隶书)

唐晓彤《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篆书)

哈建设《兰州黄河之滨》(隶书)

张一茜《自撰联》(楷书)

视频参展作品名单

特等奖(1名)

武丽丹《我所生活的城市》

一等奖(2名)

瞿阳《美丽的马拉松公园》

朱琳《一座城一条河》

二等奖(3名)

辛倩楠《城市之肺——雁滩公园》

何祖斌《东奔西跑兰州看鸟》

马文云《黄河之滨也很美》

三等奖(10名)

张怡《夜色中山桥》

张铁梁《兰州水车》

马群《中山桥从日出到入夜时分》

西固区融媒体中心《芦苇荡》

甘霖《黄河之滨也很美》

段小兵《黄河之滨也很美》

王雪《我在黄河母亲等您》

吕琦《古老的水车》

王祈祥《兰州混剪》

李飞龙《美丽黄河》

优秀奖(20名)

西固区融媒体中心《西固两座桥》

冯海龙《水车博览园》

王福安《欢快秋沙鸭》

王建刚《黄河之秋在兰州》

王月霞《魅力兰州节能减排》

杨建鹏《精致兰州魅力滨河》

去筱筱《写一首情诗给兰州》

张铁梁《云顶山上看兰州层林尽染》

陈晓敏《梦雨》

冯海龙《黄河岸边》

马玉英《魅力兰州文化滨河》

刘永胜《桥墩下旧貌换新颜》

刘永胜《银滩湿地公园看水鸟与夕阳》

张铁柱《黄河岸边大美什川》

王轶《航拍大美金城》

孙乐道《黄河之滨健步走(随手拍)》

汪佳欣《黄河捕鱼(随手拍)》

西固区融媒体中心《读者小站》

王海燕《黄河放歌》

石雨涵《我爱这座城》

文学参展作品名单

特等奖(1名)

彭巨彦《黄河穿流在兰州》

(散文)

一等奖(2名)

管卫中《河畔沉吟》(散文)

张存学《黄河汹涌》(散文)

二等奖(3名)

马叙《黄河三章》(诗歌)

胡杨《沿着黄河,去看兰州》(诗歌)

沙戈《岸边的事》(诗歌)

三等奖(10名)

邓明、孙菊英《在黄河之滨,聆听一座城的倾诉》(散文)

马行《一个人在兰州黄河边上》(诗歌)

指尖《夜听黄河》(散文)

韩墨《天水兰州黄河谣》(诗歌)

姜洪源《水车旋转自轮回》(散文)

王喜《黄河谣》(诗歌)

刘宏远《白塔层峦人未识》(散文)

司马宛川《大河经卷:边塞之诗或盛世霓裳斑驳了一座城的苍茫》(诗歌)

贾莹《兰州三章》(散文)

辰水《兰州黄河的复调颂歌》(诗歌)

优秀奖(20名)

左右《黄河口岸》《兄弟》(诗歌)

王军华《兰州古镇》(散文)

马飚《黄河经行兰州阔》(诗歌)

曼华《穿过小院去看黄河》(散文)

成志达《绕着黄河的臂弯》(散文)

温勇智《兰州,那些黄河水样记忆》(诗歌)

祁重泰《山水兰州,神韵丹霞》(散文)

梦阳《在兰州,枕着黄河听涛》(诗歌)

张爱农《河边的兰州》(散文)

祝宝玉《天穹浩瀚,十万星辰涌动,跟随黄河奔赴兰州》(诗歌)

陈思侠《兰州的册页(组章)》(散文)

张孝明《梦回兰州(组章)》(诗歌)

张子艺《古镇记》(散文)

刘俊德《兰州印象》(诗歌)

陈明华《兰州黄河桥》(散文)

张文忠《黄河城》(诗歌)

秦川《秀美的兰州黄河之滨等你来》(散文)

艾川《美的叙述:关于黄河兰州段的十二个诗意镜头》(诗歌)

万世长《黄河之滨,用辽阔和浩瀚抒写水乳交融的兰州》(诗歌)

张智洋《黄河风情线上诗意赞歌四十首》(诗歌)

祝贺作品

马步升《三山记》(散文)

阳飏《黄河诗两首》(诗歌)

牛庆国《黄河诗三首》(诗歌)

蒋蓝《兰州的黄河鹰》(散文)

习习《一条大河》(散文)

王琰《临河而居》(散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鹏伟

新闻推荐

省市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

【本报讯】5月25日,甘肃省药监局开展主题为“安全用妆伴您同行”的化妆品科普宣传周活动。当天,兰州市2020年化妆品安全科...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这个“云展览”您可以细细品 “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今起举办线上展览)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