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永远的良师益友

来源:兰州晚报 2020-04-16 02:32   https://www.yybnet.net/

每当我在人生的道路中艰难跋涉时,就会回忆起我的良师益友《兰州晚报》。

1981年9月,兰州上游连遭中到大雨,9月3日,《兰州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标题为《黄河水位达到警戒线》的独家新闻,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上级通知我们住在黄河滩边村庄的群众,进行紧急大转移,当时我家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铺盖衣物、粮食和准备盖房用的椽子等用汽车转移到了十里之外的孟家山舅舅家中,然后回村在父母的带领下赶赴黄河边,参加了“抗洪抢险、保卫家园”的压坝劳动,经过半个月的奋战,终于保卫住了家园。

1993年7月初的一天早上,马滩村有一位姓胡的农民,在我工作的单位购买化肥时,无意间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兰州肉联厂民工在南河道排放氯气,致使南河道对面村民种植的韭苔、韭菜地严重污染,村民已将污染问题反映到村委会、乡政府和肉联厂,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那时候我在单位干的主要工作是支农专干,随后我电话联系上村里的文书朱世俊,在他的陪同下,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受污染的菜地,仔细勘查污染后受损情况,实地采访了韭菜地里干农活的几位农民。投稿前,专门向肉联厂的有关领导通报了氯气污染后的农民受损情况。报社在收到此稿件以后,经过核实,在当年7月9日一版刊发了“肉联厂擅自处理库存氯气”的消息,引起了七里河区环保局、乡政府和肉联厂等部门的关注。肉联厂的领导与乡村领导实地调查核实损失,本着既不让农民受过大损失,又兼顾企业实际困难的原则,经双方协商,按照菜农受损严重、较重、轻微三个档次,共计为17户菜农的20余亩韭苔、韭黄给予了2.6万元的赔偿,问题处理后,晚报还进行了相关跟踪报道,从此以后我与晚报真正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虽然笔拙,但我却一直笔耕不辍,把新闻写作与文史民俗创作当作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去坚持,勤学苦练;多给晚报投稿。有些社会新闻、突发新闻的稿子写好以后,还骑自行车赶往张掖路报社通联部送稿子,当时的许承安主任、张仲平副主任,张庆虎、李旺、万星等老师,都会热情地接待,认真把关,当面仔细修改我的稿子,聆听主任及编辑老师的教诲。当时晚报有金城拾零、黄河茶摊等,不拘一格,用稿一律不惟亲疏,只要质量高,就能见报。那时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一方面,报社编辑部及各县区宣传部每年都会不定期地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邀请报社的总编及各部的主任编辑老师为大家授课,依稀记得配发的教材有《晚报通讯》《晚报趣议》等。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新闻写作的要素,党和国家对新闻的政策法规,晚报的办报宗旨及记者的职业道德等。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熟悉报社情况,了解报纸宣传的重点和特点,编辑部发函给通讯员的单位,在尊重通讯员本人及单位意见的情况下,抽调通讯员在报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我在1999年元月8日至2月7日,有幸被抽到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主要是接听报社群众热线,下基层采访,回到报社撰写新闻稿件等,真正体验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酸甜苦辣的生活,实习合格以后,报社颁发了特约记者证,通过培训、实习,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十年来,从《兰州报》到《兰州晚报》,从机关报到都市报,从邮递投送到自办发行,从手画版到无纸化办公,从最初的本报讯到如今的全媒体阵容,现在读者在手机上就能够便捷翻看当天的报纸,编辑部从最初张掖路的平房发展到如今雁滩的报业大厦。我认为晚报能够比较好的抓住城市发展的脉搏,不断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唯一不变的是不改初心,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忠实记录兰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晚报——我的良师益友,祝愿您越办越好!

□崔学奎

新闻推荐

兰州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委巡察机构挂职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近日,兰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委巡察机构挂职锻...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永远的良师益友)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