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对地铁不文明行为就要“一网打尽”

来源:齐鲁晚报 2020-04-01 17:10   https://www.yybnet.net/

□戴先任

4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乘坐地铁的各种不文明行为,明文规定进行约束。今后,车门关闭后扒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在列车内进食;躺卧或踩踏座席;推销产品或乞讨卖艺……这些行为都会登上“乘客行为黑名单”。

地铁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运载量大,地铁车厢又是全封闭空间,一些不文明行为,就可能带来恶劣的影响。像在地铁车厢里吃东西、外放手机声音等影响其他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很常见。比如上海“凤爪女事件”等,就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一些不文明行为还形成了“破窗效应”,拉低了城市文明品质,也拉低了文明的底线。这与缺少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强力约束”有关,从而让不文明行为潜滋暗长。

此前像北京、兰州、昆明等地率先将地铁“外放族”列入征信系统,但这只是个别城市的做法,并未在所有城市普及,而且这些城市叫停的不文明行为,也并不全面。此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禁止7种不文明行为,就有利于将地铁不文明行为“一网打尽”。不让任何一种不文明行为“逍遥法外”,从而筑牢文明防线。

另外,《办法》由交通运输部印发,可算是一种“顶层设计”,能够避免各地“各自为战”,现在国内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有的人在A城养成了一种乘地铁习惯,到了B城,又是另一套标准,不仅不习惯,还可能因此得咎,受到不必要的惩罚。所以,制订统一的标准,既能避免一些地方失之过宽,又能避免一些地方失之过严,也有助于乘客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有利于更好地约束不文明行为。

对于地铁不文明行为,就需要予以刚性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外放手机声音、躺卧或踩踏座席等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其他乘客,甚至影响公共安全。这就不仅是不文明行为,而且是侵权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对此就不能简单地强调文明自觉,而是需要通过硬性措施予以制约,让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付出违规成本,才能给不文明行为戴上“金箍”。

给不文明行为划定不容踩踏的红线,让不文明行为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真正叫停不文明行为,才能还地铁等公共空间文明与有序。这维护的不仅是地铁的乘车秩序,也是整个社会的文明秩序。

新闻推荐

未来几天,雨伞将成为外出标配

昨日傍晚,浮尘天气突袭兰州市。3月31日,根据最新气象资料,从现在起到清明节前,雨雪天气一场接着一场,雨伞估计得成为外出标配...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对地铁不文明行为就要“一网打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