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赵长海正在大棚里干活。本报记者吴莎莎摄
本报记者吴莎莎通讯员周濬
2018年12月28日,在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的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冬日的阳光洒落在成排的香菇大棚上,温暖和煦。51岁的赵长海正忙着采摘香菇,动作娴熟、麻利。在采摘间隙,赵长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们家认领的8个大棚目前已经赚了6万元,从2018年10月到来年2月都能出菇,预计一个大棚保底收入1.5万元,一个生长期8个大棚收入12万元没有问题。
赵长海是汉滨区茨沟镇营盘垭村的贫困群众,这些年一直外出务工,一家四口都靠他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其实在10年前,赵长海也发展过香菇栽培,但是一没技术、二没销路,辛辛苦苦栽培的香菇卖不出去,他就放弃了发展香菇产业。2018年3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赵长海回到家乡,在园区认领了3个大棚,开始了一边学技术、一边种香菇的创业之路。赵长海勤快又肯干,很快香菇栽培就见了效。2018年11月,他又认领了5个大棚。
“之所以有信心发展香菇大棚,正是看到了区上给我们这些贫困户的好政策,让我心里有了底。这些大棚都是园区免费给我们贫困户使用的,一个菌袋成本3.8元,我们只用出1元,园区垫付2.8元,保底回收的时候再扣除。而且,园区还免费给我们进行技术培训,产的香菇保底价回购,加之栽培香菇劳动强度不大,我觉得只要勤快点,脱贫致富没有问题。”赵长海对发展香菇产业信心十足。
赵长海认领的香菇大棚,正是汉滨区聚力打造香菇小镇的产业脱贫项目。2018年年初,该区紧抓省上支持陕南设施食用菌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汉滨区好山好水好生态的资源优势,引进安康市田心生态种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在茨沟镇建设香菇小镇。一期工程投资600万元,已建成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和4个香菇基地,建棚240座、发展香菇120万袋。园区采用“园区建棚、分户经营、订单回收、保底赚钱、每年轮回、稳定脱贫”的形式助农增收。在发展模式上,园区免费提供大棚和技术培训,借出菌袋,经统一种植,保底价回购,让贫困户实现“经营一个大棚,掌握一项技术,持续稳定增收”。
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负责人陈建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每座大棚借出5000个菌袋,以平均每公斤8元的价格回收,按照一棚年产5000公斤香菇计算,一棚年收入4万元,除去成本,净赚1.5万元,如果市场行情好,收入更高。”
借棚赚钱还能学技术,贫困户纷纷与园区签订合作种植香菇协议。目前园区已有38户贫困户入园经营大棚,40余户贫困户长期在园区务工,为380户贫困户创造了就业创业机会,并陆续建设了冷藏、烘干、加工、检测、销售等平台,完善食用菌产业链。
2018年12月28日,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的厂房内,数台烘干机同时作业,30余名工人忙着剪菇、筛选、装箱、发货,一部分鲜菇发往新疆、兰州、重庆、西安等地,一部分制成干菇发往韩国。园区工人徐家云表示,这段时间出菇量大,每天要工作七八个小时。据了解,园区从2018年10月初收菇到目前,已销售鲜菇30万公斤,销售干菇2万公斤,销售额达到320万元。
目前,汉滨区新建香菇培养大棚80座,辐射该区谭坝、大河、紫荆、流水、瀛湖、早阳等9个镇发展香菇产业,年产1000万袋香菇菌袋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投产,可带动4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汉滨区农业局局长王贵锋说:“建设香菇小镇,目的就是为了带动群众尽早脱贫,贫困户借棚经营的发展模式既保证了贫困户稳定增收,又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等到这些贫困户具备了种植技术和资金能力的时候,他们将回到所在村子,在自己家门口发展产业,空出的大棚再吸纳下一轮贫困户入园经营。2019年,全区将发展1000万袋香菇,把香菇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预计可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增收。”
新闻推荐
春运即将来临,东航甘肃分公司将在春运期间新增、加班包机航线航班。其中,国际航线新开通兰州-昆明-普吉航班和兰州至曼德勒...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