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羔文/图
钟,大约出现于商周时期,是我国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当佛教传入我国后,“钟”又成为佛教的“犍椎”之一,作为寺院集众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撞钟为号。寺院的大殿前一般多置有钟鼓楼,钟则悬挂于大殿前的左侧,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唐代临洮诗人李咸用《山中》诗有:“暮鼓晨钟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意思是,听不见寺院里的暮鼓晨钟,只看到天上悬挂的明月,飘浮的孤云。
在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由东长廊西望,在高耸、陡峭的青云梯东隅有一个四角钟亭雄立山腰,亭曰“猛醒”,亭中悬挂一口铸造于金代泰和二年(1202年)的铁钟,这就是著名的“泰和铁钟”。泰和为金章宗完颜瞡年号,泰和二年相当于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距今有816年。泰和钟高约2.8米,口呈八角莲瓣形,口径1.7米,周长5.3米,重达万斤。
钟体上布满铭文,铭文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铸有十六个矩形方块,呈砌墙般参差错落排列。最上一层八个方块中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八个大字,其余八个方块为佛号颂辞。第二层十六个方块分为大小两种,铸有铭文150字,四字一句,内容为:
“青山崇崇白云溶溶灵山深处时现金龙龙音唯哀
悲愿先从悲愿者何三界大雄以悲愿故音满太空
上摇玄府下撼阴宫仙闻生喜鬼闻停凶击落地狱
救苦无穷创之者谁海量珍公铭之者谁鹤发崆峒
于千万年永震西峰”,落款为“维大金泰和二年岁次戌五月甲辰朔二十三日丙寅铸铁钟一顶重一万斤郭嵩谨识”。此外还有一些铭文为“敦武校慰商酒都监文溪刘都迥进义副尉商酒同监薛廷秀宣武将军前第三队将裴满刺武略将军临洮路第三队将刘琮宣武将军前行巩州安西县主簿兼巡桧史于达信武将军行巩州安西县主簿兼巡桧骑都尉仆散好古信武将军行巩州安西令兼第三副将完颜忠勇校尉千户高显普济院会首讲经论沙门海珍本院僧海深讲经论海湛海秀怀城……”第三层十六个方块则为兰州城、定西等地布施男女姓名。
泰和钟上的铭文字迹清晰,花纹图饰精美。从中可看到当时铸造工艺水平之精湛,同时这口铁钟对于研究金代社会习俗和历史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从钟体的铭文“永震西峰”可以看到这口钟也许是为兰州旧城以西的华林山古峰寺而铸,后来可能是寺毁而钟被移至城中之普照寺。
怎奈1939年2月,日寇飞机轰炸兰州,建于唐代的普照寺因建筑群庄严宏伟,而成为敌机的众矢之的。敌机过后,千年古寺已是一片残垣断壁,寺内方丈蓝象诚大师不幸遇难,但维有泰和铁钟安然无恙,得以保全。1954年泰和钟又被搬到五泉山公园内的猛醒亭,猛醒亭翘角飞檐,庄严耸立。泰和钟悬挂其内,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一睹金代铁钟的风采。
泰和钟历经沧桑,尽管距今已800余年,若要敲击,声音依然浑厚洪亮。清嘉庆年间兰州进士巫揆赋有咏《古刹晨钟》一诗:
“梵宇沉沉绣古苔,钟声每向枕边来。鲸鸣碧落千门晓,锁辟金蟾万户开。”
可以想象,古时的兰州人也许就是在这悠扬洪亮的钟声中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古刹晨钟”也被誉为金城十景之一,堪比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之钟声。
泰和钟为兰州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金石文物之一。1979年,兰州卷烟厂生产了“泰和钟”牌香烟,烟盒主色彩为橘红色,主标为圆角矩形框中绘有泰和钟,副标注有泰和钟铸造的年代。随着岁月的推移,这枚烟标已越来越少,因此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范海瑞)11月15日下午,全省重点企业市州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在兰州召开,副省长李沛兴主持会议并讲话。李沛兴指...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