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王道伟在广州站留影施鑫用镜头记录人生
乐之篇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国庆假期,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七天七亿人次出游,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时间倒回4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没有旅游的。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出门要靠介绍信;那个年代吃饭需要粮票,出省要换全国通用粮票;那个年代火车是烧煤的,绿皮蒸汽机车500公里路要走一天;那个年代没有双休日,一周只休息一天……那个年代,人们没有闲钱,也少有假期,旅游可望而不可及。兰州晚报记者王婧
1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就是出差时顺道转转
翻开一本包着金属角的皮质旧影集,老兰州王道伟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旅游照,照片中他穿着灰衬衫,蓝布裤子,手提棕色公文包笔直地站在镜头中间,身后的建筑上写着大大的三个字——广州站。“这是一张典型的上世纪80年代旅游纪念照。现在看来,这张照片我太拘束,表情也很严肃。”王道伟笑着说。
1988年,王道伟获得了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目的地是广州、深圳、海南,这让没出过远门的他高兴极了,还特地问单位同事借了部135相机。“那时候人们没有自己出去旅游的意识,旅游就是出差时顺便转转。现在坐飞机3个半小时就能到的广州,当年却感觉很遥远,从兰州到广州,要在郑州中转,三天两夜才能到。”
这一趟,王道伟在广州买了牛仔裤,在深圳中英街买了梅花表,在海南三亚买了珍珠项链……“那会儿我的工资是60多块钱,虽然火车票、吃饭、住招待所都是公费,但买东西还是花光了我两年多的积蓄。”
1995年国家调整假期制度,单休日变为双休日,上班族闲暇时间由此增多。说起90年代最经典的出境游线路,当数“新马泰港澳”。家住七里河的满爱萍,是当年较早赴新马泰旅游的市民之一,1999年她报名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新马泰港澳12日游”。她回忆道:“那时候出境游是很高端的,去一趟新马泰要一万多元人民币,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真是下了好大决心。10多天要玩五个地方,其实就是走马观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去芭堤雅、云顶、狮身鱼尾像这些著名的景点照相‘打卡’,不会有太深入的东西。但跟导游学泰语、付小费、看佛国皇宫的金碧辉煌、到马来西亚清真寺换穆斯林服装,这些还是开阔了我的眼界。”
240年后的今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现如今,旅游已然成为幸福生活的刚需。旅游方式从单纯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娱乐、深度体验、户外探险等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式不断转变。从前,人们无钱无闲,被“固定”在原有的土地;如今,人们说走就走,游历几十个国家变得稀松平常。
2018年9月,施鑫第五次来到甘肃最美边界线苏干湖,并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这里是一片荒原上的湖泊,也是远东候鸟迁徙的聚点;这里是甘肃最大的内陆湖,也是天空之境般的存在;穿过风沙和戈壁,它一直在这里,却鲜有人游。”这两年,施鑫专注于探索甘肃境内的小美好,用他的话说,没点耐心和运气,很多景色你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于是,依着性子,由着自己,施鑫对“没事瞎溜达几百公里”这件事上了瘾。
施鑫是个80后,十年前他从兰州出发,踏上了去白俄罗斯明斯克求学的旅程,利用假期,他走遍了东欧,这段经历也让他爱上了旅行。此后的十年,施鑫游历了30多个国家,护照上贴满的签证,盖满的戳,承载了无数难忘的记忆。旅行对于施鑫而言,是他仰望时的繁星点点,亦是他低头时的大路无边。
从前,施鑫憧憬更大的世界,现在看过更大的世界后,他最爱家乡的风景。他告诉记者,“当我一个人奔驰在暖冬的国道上时,常常不自觉地感慨,比起国内外某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甘肃的风景一点也不逊色。”的确如此,2017年,甘肃被世界知名的旅行内容提供者《孤独星球》评为“2017年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2018年,《纽约时报》发布了“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甘肃位列其中。(本版图片均由被采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今天不笑谈风月,我们只小说吃喝。中国幅员辽阔,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格局自古有之,故而地区之间有着...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