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乐
养成文明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办法》则有力的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地实行。《办法》融合了更多舆论、道德、法律的元素,文明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拓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如春雨润万物,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种力量也会让城市悄然发生变化,也让每个深受感染的人选择继续传递,这便是文明。文明行为的力量从古至今地贯穿到文化传承中,流淌在时代长河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和文明行为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基础。《兰州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的正式施行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化,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市民行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提升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
行必先知,方可见奇效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体现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也是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知书达理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改变市民对于文明行为意识欠缺或淡薄的情况,需要通过增强文明行为认知,可增强其文明行为意识。也就是首先学好《办法》是用好《办法》的前提。行必先知,方可见奇效。通过学习《办法》,有助于深度认知基本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倡导、促进和保障、法律责任。通过学习《办法》深度认知“禁止与倡导分设”和“惩戒与奖励并举”、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关注社会治理新情况是《办法》的三大亮点。《办法》对当前较为突出、关注度较高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外,还对兰州市社会环境噪声和市容不文明行为等新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传统上看,文明往往与道德相挂钩。提倡文明行为更应该用道德鼓励来促进,但我们依然能看到有行人肆无忌惮横穿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通过将文明行为立法,不仅会大量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出现,还会促进市民道德观念的提升。
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不文明行为归根结底是缺乏公共精神。教育有助于公共精神的提升,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包括学习,宣传,奖励和惩罚等很多方面,打开教育的“工具箱”,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批评、处罚是教育;公益广告、文艺演出是教育;树立榜样、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教育。它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千军万马。
对于不文明行为,我们大家都要有所为。改掉缺点需要帮助;纠正错误需要督促;犯了罪还要改造其成为新人。那些“帮助”、“督促”和“改造”,这些广泛的形式都有助于知行合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文明行为贯彻落实的办法也应转型升级。例如有针对性的“靶向教育”,对于居民楼经常出现高空抛物却找不到抛物源等老大难问题,通过有关方面安装电子眼重点监控设备,给予抓现行进行“靶向教育”,有效减少并禁止此类不文明行为。对于不文明行为的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其监督更智能更具依据,而更强大、更具威慑力。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野蛮到文明、从洪荒到繁荣,从未离开过文明的发展。文明行为的力量由内而外地蔓延到城镇建设中,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它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进入百姓的内心深处,扎下根来。养成文明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办法》则有力的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地实行。《办法》融合了更多舆论、道德、法律的元素,文明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拓展。一个人、一种力量是微乎其微是有限的,但大家各尽其能、联合起来共同行动、齐心协力,力量就是无穷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6日,市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甄作俊带领各处室相关负责人做客市广播电台《落实进行时》节目直播间,与观众、听众和微信网友共同关注兰州市各级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和安全以及全市妇...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