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孙青先技校毕业分配到石油化工厂工作,与乙烯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他潜心做好一件事——深入掌握乙烯生产技术。
一段时期,分离系统甲烷化频繁发生“飞温”停车事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产一度非常被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孙青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利用和同行学习交流的机会进行请教,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是裂解原料组分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引起甲烷化“飞温”,他提出向裂解原料中注硫,来保证原料的质量,稳定裂解炉和甲烷化的平稳操作。通过三年来的实践,甲烷化再也没有发生过“飞温”现象,而且硫对裂解炉管有钝化作用,减缓了炉管的结焦速度,延长了裂解炉运行周期。
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意识到,只有凭着脚踏实地“狠劲”和刻苦钻研的“巧劲”,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在24万吨乙烯装置开车后,油洗塔塔顶温度超标,致使负荷一直达不到设计能力,成了制约装置生产的“瓶颈”。他主动请缨,利用所有工作和空闲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急冷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在查找资料和数据时,发现水的气化潜热较裂解汽油大,能不能将水注入到裂解汽油中。他通过计算注入水量,发现只要水不穿透填料层,在塔上部全部汽化就可解决此问题。他大胆提出不停工在线向裂解汽油中注水,经过三天三夜的摸索实践,油洗塔塔顶温度从120℃降至104℃(设计值105℃),装置负荷由80%提高到10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值。这次工艺改进在当时打破了书本和以往的操作经验,变不可能为可能。后来大庆石化油洗塔出现同样问题时,孙青先作为股份公司专家组成员赴现场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耗时一年修订完善了“乙烯装置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解决了乙烯行业如何快速有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难题。总结撰写技术论文10余篇,对乙烯行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他先后参与和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20项生产难题和安全隐患,15项QC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中石油的表彰,16项技术技能成果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应用,为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坚实保障,累计实现创效8000多万元。
由于孙青先个人技能的突出,组织上把带团队抓培训的重任交给了他。他对徒弟严要求、细培养,所带的徒弟中大多数已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3人获得了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1人两次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6人次获得中油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2007年,孙青先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和兰州石化公司内部高级培训师,2008年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兼职副教授。2010年孙青先担任兰州石化公司技能竞赛代表队教练及裁判,带领的团队取得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工艺加热炉”竞赛个人第一名、第二名、团体第三名。同年九月,带领队员包揽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乙烯装置操作工”技能竞赛个人前四名,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孙青先告诫自己一定要不断超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对企业的需要,不惜一切的去努力拼搏。□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万山特约记者任涛
新闻推荐
李荣灿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强化改革担当 落实改革任务 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本报讯】4月28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要点,研究...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