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举行普法宣传活动
“妈,儿子对不住你们,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孩子,你在那好吗?别担心家里,我们等你早日回来。”近日,安宁区与天水监狱通过远程帮教视频会见系统,服刑人员何某在视频里见到了他的亲人。
远程帮教视频会见系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亲属在本地就可以实现与服刑人员“面对面”交流,降低了会见成本,让亲情不再因距离而疏远。据了解,近年来安宁区以“普法润民心、平安惠民生、服务解民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老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普及法律知识润民心
据了解,在普法宣传工作中,安宁区突出宣传重点,推进“法律八进”工作,2017年组织辖区律师深入各大社区、学校、工地等开展法律宣讲活动20余场,让“法治安宁”深入人心,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
为加大普法阵地建设,创新宣传形式,安宁区紧盯桃花旅游节、热气球联赛、攀岩联赛、重阳登高赛等节点,利用场地集中、人员密集等特点,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并对辖区所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长廊的展板进行提升改造和更新内容。同时,通过各时间节点在培黎广场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影响面和渗透力。
“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力做好‘七五\’普法迎检准备,积极协助区政协做好全区‘七五\’普法中期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区‘七五\’普法中期落实情况进行考察。”安宁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安宁区还将以培养和树立普法典型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
加强平安建设惠民生
社区矫正是引导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打开“心结”的有效措施。在工作中,安宁区树立“大矫正”理念,发挥“两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职能,抓好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设,借助“智慧司法”信息平台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安宁区社矫人员手机录入率和定位率均达100%。
记者了解到,安宁区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科技含量,在全省首创对一年以上的社区矫正人员配发定位腕表,对一年以内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移动手机号码进行定位,通过技术手段严格监管,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再次发生违法犯罪现象。
在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安宁区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纳入低保户基本生活救助范围。并建立委托帮教与跟踪帮教相结合的制度,努力消除帮教盲点,对于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的释解人员,与其家人沟通,共同做好跟踪帮教工作。2017年,依托过渡性安置基地安置刑满释放及社区矫正人员2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1人(次),对20名家庭困难的社矫人员进行了资助和慰问,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拾生活信心。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安宁区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排查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参与征地拆迁等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矛盾激化为重点,调处各类纠纷,为“平安安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心服务群众解民困
记者了解到,安宁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服务职能,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安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咨询441人次,对符合法援条件的申请,经审查指派486件,解答在线咨询、留言咨询893人次。
下一步,安宁区将完善“法援一线”微信服务平台建设,在平台中新增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在线预约等服务板块,及时发布法律援助相关信息,确保群众得到方便、及时、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因地制宜,注重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力争开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体平台等,发挥不同功能作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今后工作中,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安排部署,不断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革新创优,把司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安宁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贡献力量,擦亮‘长安杯\’,持续为‘平安安宁\’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安宁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文豪特约记者董振刚
新闻推荐
武越西北师大附中康雅楠西北师大附中王蓼汀西北师大附中张楚翘西北师大附中把心怡西北师大附中马若暄西北师大附中辛雨蔚西北师大附中李一菲西北师大附中张悦西北师大附中黄熙媛西北师大附中杨筱...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