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间市被称为“中国驴肉火烧之乡”。近日,有媒体曝光当地多个黑作坊用猪肉、马肉、骡子肉炮制“假驴肉”销往北京和全国各地。一货车装七八吨肉,但真驴肉只占三成。“普通人根本吃不出来。”一名黑作坊老板称,自己干这行已有十多年,一个月至少能出货5000公斤“假驴肉”。整个河间煮肉的作坊有三百多家,真正有证照的只占少数。1月8日,河间市回应称将严厉打击驴肉掺假售假行为,通过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
宋潇
还有多少“害群之驴”亟待清除?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驴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驴肉餐饮、驴肉制品确实迎来了繁荣阶段,但奇怪的是,这非但没有成为商家“好好爱惜自己羽毛”的理由,反倒给了他们造假、掺假的十足底气。一些不良商家受利益驱使,就在驴肉火烧的用肉上打起了主意,本来一个驴肉火烧,怎么也要加一两肉才行,现在却变成了驴肉可以换成猪肉。
更重要的是,面对市场需求不断上涨,驴肉的供应却并没有跟上节奏。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驴肉基本上一直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每年出栏毛驴仅120万头,每年市场驴肉的供应量也不足12万吨。而一旦市场供应不足,必然就会扩大驴肉的市场缺口,这也意味着,要想弥补这块日渐扩大的市场缺口,商家必然会采取其他肉类代替,换句话讲,以骡子肉、马肉和猪肉代替驴肉的做法,俨然不足为奇。
不过,这样的做法,对消费者来讲,终究是一种欺骗行为,而商家选择铤而走险出售假驴肉的行为,也会使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方面,掺杂使假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另一方面,在河间驴肉火烧享誉全国之时,首先应该做的是打造地方品牌,用质量和良心占得市场先机,而不是采取一些猫腻和套路,赚得蝇头小利。
然玉
常规执法与问题“烈度”极不匹配
与沙县小吃、扬州炒饭、兰州拉面等地方小吃一样,“河间驴肉火烧”驰名全国。
但就媒体公开的信息来看,河间的假驴肉产业可谓由来已久。当地也多次出台专门管理规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可效果却很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狡黠的制假者,反倒养成了极强的“反侦察”能力。通过将黑作坊隐藏在高墙民房中、白天煮马肉晚上煮猪肉、装摄像头、制储分离等手段,河间的“假驴肉”产业躲过了一次次的执法查处,并且大有越做越大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地管理机构或许早已习惯了这种“治理无力”的局面,这既是无奈也是懈怠。
很显然,相较于河间“假驴肉”产业的严重程度,当地常规化的执法强度极不匹配。这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未能建立有效的制假发现路径。特别在“假驴肉”产业与民间社会深度捆绑的大背景下,所谓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的逻辑很可能难以奏效;再者,缺乏主动介入的全过程抽验机制。合理状态下,针对“假驴肉”的原料进货、成品出货,都该在物流等环节全程追溯、高频抽检才是。
一言以蔽之,若真要严查“假驴肉”,并非毫无办法。
杨鹏
地方特色小吃的保护一直是难题
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河间驴肉火烧”是一款著名的地方名品。可以想象,“挂驴肉卖马肉”的盛行,势必会有损于“河间驴肉火烧”这一来之不易的地方招牌。
在媒体曝光后,河间开始了又一次严厉打击。这样的路径演绎并没有超出正常的逻辑轨道,人们闭着眼睛都可以预测到,这一轮严厉打击的效果当然要是打个问号的。事实上,地方特色小吃的保护,从来都是个普遍性的棘手难题。
可以看见,为了让当地知名小吃“做大做强”,不少地方都在致力于所谓“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加工以及营养化调配”,试图以此在传统延续、食品安全以及品牌保护上谋求平衡,却往往吃力不讨好。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地方小吃尽管已经形成口碑,但骨子里却带有地摊文化的胎记。
另一方面,当“中国驴肉火烧之乡”正在变成“中国假驴肉之乡”,很显然,小经营者全然只会基于谋生需要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压根不会因为此举影响到了“河间驴肉火烧”这一品牌而感到丝毫羞耻和难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管好小商小贩至为关键,如果管不好、管不住,就要品尝野蛮扩张与无序竞争种下的苦果了。相关报道见A08版
新闻推荐
1月6日,市民石女士向兰州晨报热线96555反映,红山根三村154号中铁二十一局家属院每晚都会间断性停电,这种情况持续至少3年了,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1月8日中午,兰州晨报记者来...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