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生态安葬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来源:兰州日报 2017-12-13 02:28   https://www.yybnet.net/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所有公墓都要规划节地生态安葬区,建设骨灰墙等小于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推广壁葬、树葬、花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详见12月11日《兰州日报》1版)

《通知》指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把公墓建设成为节地环保型的优质生态产品。要按照“墓区园林化、墓碑小型化、葬式多样化、祭祀环保化、服务人性化”的要求建设和管理,倡导地面不建墓基、地表不留坟头、地下不建硬质墓穴,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所有公墓都要规划节地生态安葬区,建设骨灰墙等小于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推广壁葬、树葬、花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新建城镇公益性公墓墓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100%;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要达到50%。

生老病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让逝者安息是人们尊重故人、眷恋亲情的情感表达。但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确实应该与时俱进,革除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陈规陋俗,使丧葬礼仪体现出文明、环保的意涵。

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让逝者安息是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坟茔掩埋,让活人与逝者争地的矛盾日益凸显;以钢筋水泥硬化的墓地,则更加浪费本已有限的土地资源,也让后代子孙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文化包袱。因此,推广绿色生态安葬方式,无论是出于文明的推进,还是现实的需求,都是殡葬改革的主流方向。

对生态绿色安葬方式,实际上也是很多逝者生前的愿望。而这种愿望不太能被家人接受,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怕自己承担不孝的责任。我们历来都提倡厚养薄葬,但怎么“养”往往是关起门来的事,而怎么“葬”则是做给大家看的事。正因为如此,讲究怎么“葬”,乃至应用一套“风水”理论,是现在很多人的普遍作法。显然,这是一种认知误区。常言道“人死如灯灭”,行孝当在生前、祭奠重在人心。对故人逝者,文明当铭记其德行、传承其品格、实现其夙愿,这才是最好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当然,要倡导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不啻于是一场挑战旧习俗的思维革命。因而,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公众意愿,在尊重公众意愿的前提下,给老百姓更多选择的空间,为绿色殡葬提供更多的方便,顺其自然的加以激励引导。尤其是在不断推动殡葬向绿色生态转型过程中,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丧葬的宣传教育,让“厚养薄葬”成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的观念。而我们党员、干部更应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理性认识和信仰的高度觉悟,做绿色生态殡葬的带头人,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实行生态安葬,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以努力营造有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守望蓝天:冬日里与小煤炉辛苦“博弈”

执法队员收缴取缔沿街商铺小煤炉2017年12月8日……早晨9时30分……室外温度零下5℃……西北的冬日早晨,伴随着阵阵凛冽的寒风,感觉有些格外冷。和温度一样冷清的是街上行色匆匆的行人,在段家滩路上,...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态安葬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