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在黄土地上播种金色的希望 —— 来自红古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调查报告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5-04-02 22:42   https://www.yybnet.net/

以出产草莓、樱桃、木瓜、西甜瓜等名闻陇上的红古区,从最早的温棚蔬菜种植到无公害生产,从反季节蔬菜到精细蔬菜,再到现在的新特菜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托起了无数农民的致富梦。

在黄土地上撒播金色的希望,自2010年以来,红古联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0亿元,支持红古区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近6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34个。目前,以甘蓝、菜花、娃娃菜、草莓为主的精细果蔬年产量超4亿公斤,从而使该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在了兰州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这是该区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喜人景象。

新特菜成了“金娃娃”

红彤彤的草莓赛玛瑙、绿莹莹的秧藤上黄瓜嫩,青翠的苦苣泛绿波……不仅如此,新引进的火龙果、木瓜、水果萝卜已扎根结果,这些来自南方的“热带果蔬”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初春时节,红古区八宝川生机盎然。

沿着八宝川一路向西,公路两侧星罗棋布的果蔬大棚在春光里熠熠生辉,前来观光采摘草莓的游客川流不息。

张维珠是花庄镇河咀村村民,他家有两座日光温室大棚,一座高架大棚,最近大棚里成熟的草莓供不应求。这位质朴厚道的庄稼人有丰富种植草莓的经验,老张种草莓不用化肥农药,只施农家有机肥。近几年引进种植的红颜、章姬、甜查理、红袖添香等近十个优质品种颗粒硕大、色泽诱人、味道鲜美,因此,慕名前来观光采摘的客商络绎不绝。

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张维珠给记者讲述,“刚开始引进种植草莓的那年,农信社解决一万元信贷支持我种植草莓。出乎意料的是,大棚里种出的草莓真像金蛋蛋一样值钱。当年我就收入了一万多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近3年,红古联社累计给我信贷支持35万元。有了农信社的支持,我就一门心思扩大草莓种植奔富路!”张维珠憨厚地笑着说。

在红古川里,有一位“田秀才”家喻户晓,他就是“甜瓜王”薛守诚。他不仅是红古区的种植专业户,而且是乡亲们公认种菜的“土专家”,因为老薛种植西甜瓜、雪桃、木瓜等新特果蔬的技术,他是当地的一个领军人物。

来到薛守诚的木瓜温室大棚里,热气蒸腾仿若夏天,一棵棵木瓜树上硕果累累。他种植木瓜已有十几年了,在农信社惠农信贷的持续支持下,老薛组织70户乡亲成立了守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面积推广种植木瓜、樱桃、雪桃、圣女果等多种果蔬。由于该合作社采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的木瓜,因此一年四季开花结果。

近3年,红古联社不仅给薛守诚累计支持40多万元信贷,而且该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的社员都得到了农信社的信贷支持。“我的第一个温室大棚就是农信社支持我建起来的,从当年刚开始的大白菜到西甜瓜,再发展成雪桃、木瓜等新特菜,一路走来,全靠农信社的支持。”薛守诚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农民的心声,也促使着农信社不断创新服务思路,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在我眼里农信社就是我们农民创业致富的钱袋子!”更让老薛感慨的是,这几年农信社的支农金融服务有了明显提高,贷款手续越来越简便,放贷及时。

红古区一位农业干部介绍,从种植大白菜到温室大棚,从粗放型的露地蔬菜到新特菜的引进,被誉为“后花园”的红古区不断引进新品种,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踏步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占据了兰州市“菜篮子”的半壁江山。尤其是近年来,农信社把支持新特菜生产纳入扶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项目。仅去年,红古区蔬菜总产量超过50万吨,随着农产品的远销,红古农民们赚回了大把钞票。正如兰州市一位农艺师所说:“一颗颗五彩斑斓的新特果蔬成了红古农民发家致富的‘金娃娃\’,红古区的新特菜已成为农业种植中的一张名片,也树起了兰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旗帜\’。”

普惠金融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作为一个农业大区,红古区农业从起沙造田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日光温室、高起架大棚、暖棚养殖,逐步形成了以精细蔬菜、高效养殖、优质果品、家庭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为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农信社以支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为突破口,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红古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新特菜的推广田,这片被千亩设施农业包围的示范园内,跨度10.5米,高度4.2米的高架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早在三年前,红古引进了一批新特蔬菜在当地推广种植,菜农们告诉记者,像宝塔菜这种蔬菜,种一亩的种子钱就要上千元,收益好但生产成本也高,靠的是农信社的惠农信贷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特别是近年来,红古联社按照地方政府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从稳定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入手,依托金砂台生态农业示范园、罗金台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不断提升“三大园区”规模效益。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信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支持荣城、陇海、绿源等11家蔬菜运销企业规模发展,使全区蔬菜冷藏外销量达到52万吨以上。同时围绕新特菜、西甜瓜、娃娃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村一品、一户一业”致富产业,同时创新了金融产品,加大了双联惠农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发放力度。

在平安镇复兴村,我们见到了80后创业致富能人祁发文,占地近百亩的荒沟、荒山在他手下变成了致富宝地。两年前,立志扎根山乡创业的祁发文带领村民成立了瑞乐养殖公司开始发展养羊。去年,在红古联社3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下,瑞乐扩大了羊舍和养殖规模,成为目前红古区最大的养殖场,当年出栏2000多只羊,收益200万元。预计今年出栏羊可达到2万多只,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超一万元。如今祁发文已成了全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并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祁发文介绍,他从十年前跑运输开始,一路走来全靠农信社的扶持,因为农信社从3万元的信贷支持到如今的300万元,才坚定了他带领乡亲们创业奔富路的信心。

春到红古,夹滩村的苗木基地内各种品种的树苗郁郁葱葱;花庄镇的木瓜大棚里奇特的果实仿佛让人置身南国;一眼望不到边的新庄村果园里枝头吐翠……

近日,记者在红古区通过走访感受到,农信社的普惠金融使这里的设施农产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农民发展现代农产业的观念。

新庄村村民张光明经营着占地1500亩的养殖、种植基地,目前存栏羊1200只,黄金榆种植面积200亩,苹果树100多亩以及几百亩的杨树。年均出栏羊5000只,收益超50万元,仅苗木年均收益达260万元。从十年前农信社的3万元信贷支持开始,张光明从种植桃树和苹果树,再到后来发展观光苗木种植,近几年农信社累计支持资金超过百万元。有了农信社的支持张光明信心十足,下一步他还准备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园产业,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有效结合。

为了提升特色农产业的竞争力,红古联社还注重支持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已支持建成了宏伟、陇华、绿源等10多个果菜营销公司,年贮运能力达10万吨,日吞吐量达400吨,年均发展订单农业10万吨,组织外销蔬菜20万吨,占全区外销蔬菜的42%。近三年,红古联社累计信贷支持500多万元支持柳荣久成立了荣诚农业发展公司,建起了总储存量可达2.3万吨保鲜库,年均收益近八千万元。去年红古联社又支持柳荣久建了保鲜膜加工基地,当年销售额近四百万元。

有了普惠金融支持,红古区的设施农业向二代温室、半地下式温室、全天候智能连栋温室转变,设施农产品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园艺、花卉、瓜果、食用菌等领域扩展。无公害、绿色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普及,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近6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34个。目前,以甘蓝、菜花、娃娃菜、草莓为主的精细果蔬年产量超4亿公斤,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占蔬菜生产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并注册了“百合花”、“金红古”等高原夏菜品种,使农产品质量和特色农产业的竞争力明显提高,从而使该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在了兰州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惠农信贷助力“三农”释放正能量

曾以出产草莓、樱桃、木瓜、西甜瓜等名闻陇上的红古,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在新特菜的推广中,农信社的“幕后”工作更加繁重。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加速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古联社以“立足农业,服务农业,发展农业”为指导思想,始终把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放在金融服务的首位,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富民产业的战略举措来抓,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惠农信贷支持建设以千亩新特菜、钢架大棚、鲜食水果以及万头奶源、万头生猪、万亩花卉等为重点的产业提升工程,打造优质林果、现代设施农业、优质无公害高原夏菜三大基地,建设5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同时围绕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红古新特菜、马家台薄皮核桃等精细蔬菜和优质果品基地,助力培育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地和农产品品牌。特别是红古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第五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后,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农信社的金融服务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加快了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进程。

多年来,红古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区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双万元”发展目标,不断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支农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为主、三优先”即以农户贷款、社员贷款、高效种养业贷款为主,优先安排支农贷款、优先满足社员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优先保证粮食、种养业资金需求。坚持把信贷支农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区农业提速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大力扶持以“两园六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重扶持高效农业种植、农产品仓储和规模养殖项目,通过不断扶持和引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方式由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向高效农业种植、规模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转变。全区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红古区是全省5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兰州市最大的副食品基地、奶源基地和果品基地,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不少农户积极创业办企业,从事精细蔬菜、优质瓜果加工贮运等,农信社乘风扬帆加大投入信贷资金支持新型日光温室建设、农产品保鲜库扩建、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0亿元,涉农贷款总量已达到16亿元,较2010年净增加8亿元,年均增加2亿元。

为了调整农户贷款利率,服务于“三农”,该联社以“立足农业,服务农业,发展农业”为指导思想,把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放在信贷工作的首位,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的战略举措来抓。从农村稳定、农民不断增收,群众逐步走向安康富裕的高度认识支农工作的重要性,农业贷款利率采用整体细化,逐步下调的方式,从质押、抵押、保证三种方式实行贷款基准利率加点浮动的定价方法,实行差别利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于今年3月份又一次下调了涉农贷款利率,下调后涉农类贷款利率仅为商业贷款利率的60%,最大化的让利于农民。

去年,该联社在继续支持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向聚源农业生态开发公司投放贷款900万元支持农贸市场建设,向瑞乐养殖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用于草食畜牧业发展,向绿源农产品公司发放300万元、向荣诚农业发展公司发放300万元用于用于农产品贮运及初加工服务,向忠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90万元用于养殖业。

为了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农民发展经济打开一条信贷“绿色通道”。红古联社以“简单、快捷、便利”的优势逐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不断总结农户小额信贷工作经验,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经营能力合理确定信用贷款额度,为持飞天福农卡的农户随时办理贷款,小额支农贷款不再需要担保,信用社也不再层层审批,具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特点。创新推出的农户联保贷款随到随办,随贷随用,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同时改变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做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新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再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信贷投入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常年满足农户的需求。除加大涉农贷款投入以外,该农信社相继代理承办了政府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青土坡连片新型日光温室项目建设、农村青年示范户评定授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定及福农卡的发放等一系列“农”字头业务,真正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为小微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去年以来,红古联社启动中小微企业授信暨融资宝业务,大力推广“融资宝”贷款业务,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小微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授信评级工作,经过严格审核评选,目前,第一批30户优质客户通过所有评级审核程序,并进行公开授信,授信总额5亿余元。通过公开授信,扩大影响,增强客户合作凝聚力,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水平。

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清真明胶生产企业。近三年农信社累计信贷支持4000多万元,帮助建成清真明胶和磷酸氢钙先进生产线,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及伊朗、马来西亚等国,该公司去年生产明胶3085吨,年销售额1.95亿。该公司财务经理郭慧春告诉记者:“从2012年试生产开始,农信社每年给予阿敏生物1200万元的信贷支持,农信社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及时化解了阿敏生物创业时期的一次次资金危机,是我们小微企业信得过的银行。”

五年前,武永兰带领八姐妹成立黑宝贝养殖公司,引进优质的烟台黑猪开始了原生态生猪养殖。然而,创业资金难住了八姐妹。谈起创业的艰辛,武永兰感叹:“2012年是我们八姐妹最艰难的一年,也是生猪肉即将上市的第一年,红古联社300万元的惠农信贷犹如一场救命雨……”创业之初,亲朋好友们几乎没一个人赞同八姐妹养黑猪。正是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有一股钻劲的八姐妹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成了四邻八乡羡慕的致富典型——因为八姐妹养的烟台黑猪抗病抗寒能力强,纯谷物喂养的猪肉质地细嫩有韧性、味道鲜美,每斤可卖到80元,而且供不应求。去年出栏近六百头,收入达300多万元。

八姐妹一直欣慰的是,这些年农信社对她们的支持,需要资金信贷员过来调查后很快就能放款,是农信社为小微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其实,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红古联社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研判,运用“融资宝”创新信贷模式积极参与银企对接项目,近几年该联社已陆续向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海马工贸、荣诚农业、绿源农产品等近百家小微企业累计授信超亿元。截至上年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户数1850户,余额为697万元,授信总额为7857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104912万元,农户抵押贷款余额为47236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9470万元。

结合“客户全流程服务”理念,该联社还适时推出“融资宝”业务,为辖内优质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通过公开授信,增强客户合作凝聚力,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水平。目前授信户数已达33户,授信总额达54490万元。

红古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苏炳军表示,今年,红古联社将继续加大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力度,进一步强化服务,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业务管控水平,积极推行“融资宝”集中授信贷款模式,创新信贷产品为农户、个体户、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红古联社的15个营业网点遍布全区三镇一乡。为进一步延伸服务,相继在红古乡、花庄镇、平安镇建成12个“三农”金融便民服务点,为农民提供小额现金存取、转账及惠农补贴等各类支付结算于一身的多功能金融服务,把金融服务延伸到了农民家门口,进一步方便了农民办理金融业务,实现了“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使现代金融服务惠及广大农户。

为了落实农村金融服务普惠政策,使广大农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近年来,红古农信社不断加大投入,推广电子银行业务,满足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为解决外出农民工汇款难的问题,该联社专门开通农民工卡特色服务金融产品,截至目前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11万张,存款余额达5.4亿元。为了进一步改进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手段,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红古联社加大了新型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出力度,先后推出POS收单业务、商场会员卡、校园一卡通,累计布放POS机具816台,累计交易金额8.4亿元;开立个人网银5728户,交易金额近9.7亿元;开立企业网银账户522户,交易金额20.7亿元;开立手机银行账户5394户,累计交易金额1.2亿元。同时加大自助银行建设,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累计布放自助取款机18台、存取一体机4台、自助查询机1台,为客户提供8小时以外的金融服务。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用村镇建设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实事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营造地方诚信环境、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近年来,该联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农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市场适销的农副产品生产。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农村小额贷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促进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有效结合,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运作模式,切实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在提升贫困地区农户信用等级、降低金融机构支农成本和风险、增加农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4月,上级对红古联社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上届班子工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区信用社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围绕省联社确定的全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大力推行 “三大战略”,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强化规范管理,强化形象提升,实现了各项业务的持续、均衡、健康发展。当年各项存款余额296912万元,较年初净增3629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6468万元,较年初净增38455万元。

据介绍,近三年该联社取得支农专项再贷款8亿元,确保了支农资金的需求。今年根据信用社改革总要求和地方工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农信社及时调整信贷工作的重点。将贷款投向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户,采取联保、抵押、质押或担保方式,可将小额农贷捆绑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对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农村产业、信誉高、有偿贷保证的优良客户,要放宽贷款条件,增大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好用活利率杠杆。推行差别贷款利率,即根据农户贷款期限、贷款方式、贷款用途等分别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价位,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照顾不同农户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三农”资金急时之需。

苏炳军表示,今年是红古联社改革的关键一年,既要抓好农商银行的组建工作,又要抓好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继续坚持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向不动摇,立足农村市场,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坚持服务“三农”。同时做大做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支持辖内农户生产经营活动。

“农信社的惠农信贷好比是一粒粒撒播在黄土地上金色种子,给我们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提起农信社的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给村民带来的好处,“甜瓜王”薛守诚伸出了大拇指。

付出就有收获,农民的称赞就是对农信社最大的褒奖。

春天里的阳光暖意融融,当下,正在蔬菜大棚里走访了解蔬菜长势和销路的红古农信社人的脸上不时流下晶莹的汗珠,他们心中坚定着一个信念,只有用真情和责任服务好群众,才能让百姓体会到农信社的惠农信贷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收获金色的希望。

新闻推荐

兰州第五十二中学名学生来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

4月2日,兰州第五十二中学30名学生来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清明节临近,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每天有四五百人参观,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本报记者瞿娟摄...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黄土地上播种金色的希望 —— 来自红古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调查报告)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