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文庙马军摄山水相依的兰州马军摄作者简介习习甘肃兰州

来源:兰州晚报 2015-01-15 11:04   https://www.yybnet.net/

文庙 马军摄山水相依的兰州 马军摄

【作者简介】

习习,甘肃兰州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浮现》《讲述:她们》《表达》《流徙》《胭脂》等。曾获冰心散文奖、黄河文学奖、敦煌文艺奖等。

A

当城市越来越相像、越来越要丢失掉自己时,兰州却因着这高山和大河,有了永久的自己的味道。

在兰州,山像护佑城的两道屏风,一南一北,相向而立;源自青藏雪峰、一路汇聚而来的黄河从城中奔腾而过。山高而水长,这使兰州的每一处看过去,都有山水点染其间。无论城市如何拓展、如何繁华,人流如何熙攘,山兀自不动,水兀自长流。当城市越来越相像、越来越要丢失掉自己时,兰州却因着这高山和大河,有了永久的自己的味道。

北山有福,紧邻黄河,一高一低,风景错落。水让山软,山让水有了依靠。在兰州,因着这独特的地理,随处都有这样的哲学。高山、长河,再加一道老老的铁拱桥,古人宣纸上,磅礴的大山水,就在兰州了。元代的白塔依着山傍着水,望过去一个城,还让山有了历史。喜欢在白塔山远眺的还有那位画了《金城揽胜图》的画家,他的目光远远近近,笔墨浓淡深浅,一纸的老金城,给兰州人留住了往昔和念想。你看,浮桥打开个缺口,河上漂过去一个羊皮筏子,木塔巷的木塔高耸入云,辕门上飘着古旧的旗子,方方正正的城墙外,桃树、梨树满枝繁花;握桥下的雷坛河正翻着菊花浪——往昔的兰州城,错落有致、端庄精巧。顺着画家的视线往对面看过去,再看过去,南山挡住了眼睛。

北山文气。山上有文庙、文溯阁四库全书。文庙高瞻远瞩,漾过去半城的书卷香。庙里依山而立的亭台楼阁,与白塔山的飞檐走壁左呼右应。杂花绿树,四处清幽。石碑、石像,林林总总的国学经典,时光穿梭、大儒往来,人们去了这里,心不禁静了、目光远了。据说,九州台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在这里坐落文溯阁四库全书的藏书馆,再合适不过。厚厚的黄土,稳妥地盛放这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书。书有多少?约计6千余函、3万多册、近8万卷。这么多的书,兰州人欣喜啊,穿城过去的黄河,像枕了沉沉的一大疙瘩金子。

九州台为北山巅峰,大青山、仁寿山、凤凰山、白塔山、五一山、徐家山,与其连为一体。北山若一条俯卧于城北的长龙。其间,白塔正对跨河的老铁桥,并与南山隔城相望,丰富错落的画面,构成兰州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

B

黄河润泽黄土,让这个雄居于干坼的高原上的城市成为瓜果之城——多么奇异甘甜的富足。

南山亲和。且不说到底是不是霍去病在山上击鞭出泉,但泉的古老是真的。南山离河远,上天便让这里涌出清泉润泽百姓。五泉山,五眼甘泉。泉水滋润出一山的青葱,树木也是老的,又有远至两千年前的古迹,让人觉得兰州的南山要比北山年长。人们深爱城边这幽绿的山,就让它做公园。很多兰州人在这里留有欢快的记忆。九龙壁上的双龙戏珠,游乐园里的大秋千,童话般的旋转木马。西线的山顶,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们的千万种奇妙……满山满公园的欢声笑语,回忆一下,眼前立刻有了情景。池台水榭、虬枝盘曲,银白杨沙沙沙沙、摇晃一树银叶子。渴了就喝泉水,摸子泉的水不喝,留给专程来摸泉的大肚子媳妇儿,摸着石头得男,摸着瓦片生女。一山的对联也尘俗热闹得紧,摸子泉边的对联道:“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玩够了山,要出山门时,又见山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一回味,就想笑,平白的话,都是市井百姓想得通的道理。散布山道绿荫下的小吃必不可少,最过瘾的就是兰州酿皮子,馋了饿了,来一碗,凉爽酸辣,通彻肺腑,吃够了,还高兴地吟唱一番:美国大鼻子,爱吃兰州的酿皮子,辣子灌了一鼻子,跑到黄河边洗鼻子,骆驼过来一蹄子,哎哟我的大鼻子。

在山岭诸多的皋兰山脉,五泉山算不得其中的一座大山,但最以清幽和古意取胜。

皋兰山也形似蟠龙,它高厚蜿蜒,环拱兰州城南,延袤二十余里。传说“皋兰”二字为匈奴命名,2000多年前,匈奴直逼皋兰山,立马仰望,慨声长叹:此山高可擎天,便呼其“皋兰”。现在,人们喜欢登临制高点的三台阁,指点河山,鸟瞰兰州。天晴时,会看清远处银带似的黄河,如何蜿蜒着进出兰州城。

在兰州,城市的高楼鳞次栉比,但总比不过城南城北的山高。游子离乡近了,眼光最先落到山上,心马上安稳了。山与城、与河,互为背景,互相依存,对兰州人而言,一样都缺少不得。

单有巍峨绵延的南山北山做屏障,兰州的险峻还不够,只有加上这条穿城而过开阔湍急的天堑黄河,兰州才能被称作固若金汤的“金城”。而兰州的硬和柔,雄和秀,便尽在其中。

一个城与一条大河如此临近又相安无事,这是兰州的一个神奇。黄河对兰州城和城中人有着无尽的意义。

河养育着兰州。先时,黄河岸边,水车林立,汩汩翻水之声,连绵不绝。到清代,兰州黄河两岸,所架水车已达300多轮,精美灵动的一个个大圆,是长而雄浑的黄河精妙的细节。清朝诗人叶礼在诗中写道:“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造福百姓的水车,当是兰州最早的水利设施。学者孟述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一篇名为《西北花絮》的文中写道:“江南的手摇水车、踏脚水车、牛挽水车、风力水车、机器水车,我都看过,以为中国戽水灌田所用的水车已尽于此。现在才知道江南仅是中国的一角,以前所看见的只是局部,而且太渺小了,西北的水车那才说得上庄重和伟大。”因着源远流长的黄河,水车才显出庄重和伟大。300多年历史的黄河水车,必然地成为了兰州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水车日夜翻转,黄河岸边的上千亩农田得以浇灌,先时,农业就这样切近地发展在了城边。农田跟着河岸线蜿蜒,农人依偎黄河,自给自足。黄河南岸,麦田菜地;黄河北岸、果树瓜田。桃子、枣子、黄河蜜、白兰瓜、葡萄、苹果、西瓜……河风吹过,几十里瓜果飘香。黄河润泽黄土,让这个雄居于干坼的高原上的城市成为瓜果之城——多么奇异甘甜的富足。

C

兰州有着大山的沉稳厚重,又有着大河的情深意长。磅礴大气中透着柔美的万种风情,这况味,独在兰州。

而今,在兰州河滨的水车园和水车博览园,河畔的一架架景观水车,点缀着黄河,也诉说着有关黄河农业的一段历史。

在自古就为军事重镇的兰州,黄河成为防守的天堑,也给百姓造成一个难题,如果北山的农家与南山的农家联姻,恋人们该如何过河相见?处在农牧交接地带的兰州,周遭地区牛羊遍地,兰州人就学会以羊皮为囊,充气、扎缚,将一个个充足气的羊皮囊用木架固定捆绑,做成简单又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文献记载,清朝康熙十四年的2月,据守兰州的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王进宝奉命讨伐,在张家河湾便用羊皮筏子夜渡黄河,大破王辅臣,这是三百多年前的事。1919年7月,兰州姑娘邓春兰乘羊皮筏子从兰州出发,至宁夏中卫,改乘木船到包头,乘牛车到丰镇,再乘火车,32天后到了北京,邓春兰赴京求学,开天辟地首破大学女禁,是羊皮筏子把她送出了兰州。

人们乘筏渡河或远行,河面辽阔无际,天空若碧蓝的穹庐,兰州城在岸边飞速掠过。今天,作为民俗遗产,黄河边的羊皮筏子等待着远方的游客来感受和领悟。乘上筏,顺流而下,别样的古意别样的惊心,身下是紧贴着河面的轻盈的羊皮囊,浪花飞溅,筏子跟着波浪在河面起伏,河风在耳边尖声鸣叫。不用怕,技艺娴熟的筏把式会给你漫上一曲声调空阔的花儿:黄河的浪大着,把皮筏子荡着,尕妹子的模样子好着,把哥哥的心乱着……

从公元1907年起,除过乘筏渡河,兰州人还可以选择走黄河铁桥。一桥飞架南北,建于清末的这道铁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在很长的岁月里,这道铁桥,是兰州黄河上唯一的桥梁。往来于丝绸古道的旅人,路经兰州,必过此桥。高山矗立、大河流淌、一弯铁桥雄跨南北,这样的景致怎能不令旅人生发长河落日、天高地阔的慷慨之情?因为穿城的黄河,在兰州,桥必然是雄伟的大桥。兰州人热爱并感念每一座桥。而今,银滩大桥、雁滩黄河大桥、七里河黄河大桥等近10座桥梁顺次跨过黄河,长虹卧波、姿态各异,与山河辉映。黄河岸畔,几十公里的风情线,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兰州人已经习惯了在这里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打拳、跳舞、唱歌。你听,梆子、锣、鼓敲起来了,秦腔吼起来了,一声炸雷,地动山摇:“某单人独骑把唐营踩……小唐儿被某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

山让城变高,水让城低了,又高又低的山河,给了兰州城和兰州人又高又低的味道。兰州城狭窄,但黄河用它的开阔和悠长慰藉人心。春夏,黄河浊浪排空;秋冬,黄河妩媚温情。兰州有着大山的沉稳厚重,又有着大河的情深意长。磅礴大气中透着柔美的万种风情,这况味,独在兰州。

新闻推荐

全省中小学教师将在网上“晒课”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巧灵)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甘肃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组织所有中小学教师参与网上“晒课”,并从中评选“优课”。课程覆...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庙马军摄山水相依的兰州马军摄作者简介习习甘肃兰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