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打造爱心主城区 温暖数万残疾人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2-18 07:04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眼,却看不见绚烂的阳光;他们有耳,却听不见亲人的呼唤;他们有嘴,却喊不出爸爸和妈妈;他们有腿,却走不出家门看世界。他们有享受美丽生活的权利,却因为生命的缺憾造成各种不幸,导致或肢体或生理或心理的残缺,生活面临着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更别说便利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就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是需要政府和各界给予扶持帮助、给予关爱鼓励的残疾人兄弟姐妹。

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关区有4.5万人,约占全区近百万常住人口的4.6%,分布在24个街道的151个社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城关区委区政府用真情、用关爱为他们撑起了爱的天空,不但每年拨付安排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各项经费均在150万元以上,安排残疾人帮扶慰问专项资金1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扶残助残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出台制度办法实施多项工程,将扶残助残作为重要民生来抓:一件件康复器材,一项项救助措施,一次次看望慰问……让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短短几年里实现了“三个一万”:万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万人实现培训和就业、万人得到康复服务,使全区残疾人基本实现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为有所展。城关区也因此被国务院残工委、中残联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百强区”,被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和中残联命名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区。

成立社区残协

形成服务网络体系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小康,城关区率先科学发展,残疾人事业同样要走在前列。”基于这个认识,城关区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创新思路上下工夫,取得了残疾人事业的新进步。同时为了更好地抓好残疾人工作,城关区将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作为残疾人事业“强筋壮骨”的突破口。

城关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组织建设。自2006年以来,城关区委区政府在全区24个街道建立了街道残联,截至目前,151个社区全部成立残疾人协会,实现了“哪里有社区,哪里就有残协”,初步形成了全区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框架。这个网络的建立,既为全区残疾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也架起了一座连接政府、残联、街道、社区共同关爱、扶助残疾人的桥梁。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残疾人这样说:“这几年来,我们的事不管在何时,都有人操心有人管了”。

多年来,由于受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绝大多数残疾人没有活动场所。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04年以来,城关区政府积极安排财政配套资金,依托民政部门实施老年“星光计划”,并且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考察指导社区残疾活动阵地建设。在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下,全区全面加快了社区残疾人之家建设,先后建成的“星光计划”活动点80多处,开辟了残疾人活动场地,活跃了残疾人文化生活。正如残疾人王晋元说:现在不论我们走到哪儿,几乎都能找到活动场所,与以前简直是没法比了。

对于城关区残联办公条件差,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办公场所,影响残联职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城关区委区政府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示关注残疾人是服务民生的大问题,要想法设法改善残联办公综合服务条件。2006年,在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协调下,区财政一次性投入近900万元,在广场北路一次性购置办公用房1906平方米,设立了集康复、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改善了残疾人服务与管理的环境。现在的综合服务中心,干净整洁,设施完善,充满温馨,许多残疾人把这里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家”。

如何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服务?城关区从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入手,积极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指导成立了城关区社区残协工作站,工作站工作人员均由有一定工作能力、责任心较强的肢体残疾人担任,这既实现了残疾人的自我管理,也有效安置了部分残疾人的就业。与此同时,残联还在街道设立了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并在151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服务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全区残疾人志愿者达1500余人,初步形成了残疾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网络体系,为服务残疾人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

实施安居工程改造百户家庭危房

“不管残疾人还是正常人,没房子住或住在危房里,不但心里不踏实,生活也难过得好。”伏龙坪街道头营村今年44岁的张其华说,他家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土坯房,因为全家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主要是靠每年退耕还林的3000元补贴,以及妻子农闲时打工挣的微薄收入,所以几间房子眼看着都要倒塌了,多年来想翻修但因钱不宽裕而放弃,而8年前他被检查患有肾小球自癫病后,为了治疗病更是把家里积蓄花了个精光,何时翻修房子他连想都不敢想了。好在区政府为他们残疾人家庭想得周到,今年7月,投资7万多元为他家新建60平方米房子,让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却变成了现实。

而这,正是城关区改善残疾人住房而实施的安居工程,今年已改造完成百户农村贫困残疾家庭的危房。

据城关区残联理事长顾正桂介绍,为全面改善全区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住、住危房的状况,城关区从今年4月开始,决定实施百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区残联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集中三周时间走访两山及盐场路和东岗镇共18个村,采取座谈了解、实地查看、入户登记等方式,对百余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经筛选确定了100户改建对象,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采取政府补贴、村民自建、单位包干、对户帮扶等方法,区财政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25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即户均2.5万元,各帮扶单位要在此基础上,依据残疾人生活状况给予补助,以切实解决困难残疾人的住房问题。今年5月,城关区委区政府召集全区93家单位,召开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动员大会,项目从5月中旬正式开始,到10月基本结束并接受验收。为确保危房改造如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会议不但分解细化了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单位和帮扶单位,同时提出各阶段要落实的工作:对各帮扶单位和街道、村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协调办理房屋建设相关手续,监督建设标准和质量进度;组织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对危房改造工程进行逐户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各户危房改造有关档案进行整理归档;验收合格的办理入住交接手续,悬挂“扶残助残专项资助”标识,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重建。

新建标准根据当地农户基本住房条件、资助对象常住人口数核定建房标准,新建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标准应达到当地农户住房户中等标准,原则上建筑面积为每户50平方米左右,最少达到3间或3间以上。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青白石街道青山村残疾人的住房,因地理因素影响而无法在原址改建,经多方协调在山下购买宅基地建房。在此次危房改造中,帮扶单位最多的补助近3万元,少的也在5000元左右,保证了改建项目的正常进行和如期完工。此项目的完成竣工,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取得的成果体现,标志着城关区在全省率先消除了残疾人危房及土坯房,真正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住有所居”的目标。

开展康复救助

惠及贫困残疾人员

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困难、最弱势和最脆弱的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推进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对残疾人的康复救助力度,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落到实处,使更多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救助,城关区结合当前的区情实际,开展0到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康复救助、对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救助等,为实现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打下基础。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残疾人事业永恒的主题,全区各级各界和残疾人工作者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自2006年来,在区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城关区率先在全省建成了首家残疾儿童全方位托管式特色康复中心,成立了全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建立了40个社区康复服务站,初步实现了“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1万名残疾人得到社区康复服务。特别是在今年,城关区为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给予补助,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辖区内1到6岁的孤独症、智障、脑瘫儿童进行免费康复训练。主要针对脑瘫、偏瘫、截瘫等肢体障碍患者,智障、唐氏综合征及孤独症儿童进行服务。服务范围包括残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残疾预防、诊断与评估、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及社区康复的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城关区残联还集中六个工作日,对全区24个街道、129个社区的近40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筛查,重点摸清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史、病史和治疗史,并建立个人病情档案,为下步开展免费服药医疗救助奠定基础。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活动由区残联和区卫生局共同组织,采取“医疗救助卡”的方式,面向贫困精神病患者,每年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国产精神药物,满足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此次救助对象分为三类:因贫困无法支付服药费用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经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师确认,确实需要服用药物的精神病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并书面同意接受免费服药医疗救助。

近年来,城关区以全力打造“首善之区”为中心;以残健共奔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城关为目标;着力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实现“三个一万”:万人纳入社会保障,万人实现培训和就业,万人得到康复服务。突出抓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实现了残疾人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为有所展,开创了全区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被国务院残工委表彰为全国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省残联表彰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2005年被省残联表彰为盲人按摩工作先进县区残联、2005年被省政府残工委命名为全省基层残疾人工作示范点、2006年被中残联表彰为全国特奥运动先进集体、2006年被国务院残工委和中残联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百强区”、全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先进单位和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和中残联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同年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区,2008年被省残联表彰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组织。2009年6月被省政府残工委命名为“残疾人之家”。

拓宽助学渠道

帮助残疾人员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既是残疾人工作的难点,也成为区政府关注的重点。为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区政府首先从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工作着手,2006年,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区政府多方积极协调,筹建了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建成至今已累计培训各类残疾人3650人。截至目前,全区有11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占全区残疾人数量的35%以上,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近年来,在区政府不断加大助学力度的同时,残疾人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子女的入学教育,特别是对子女考入高等院校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然而因收入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等制约了残疾人本人及子女的求学积极性。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区残联组织多方筹措资金,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人本人和残疾人子女进行救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11月14日,城关区残联集中两天时间,对226名今年考入高中以上的残疾学生本人、残疾家庭子女发放助学款28万余元,其中高中600元,大专1500元,本科2000元,有效解决了残疾家庭上学难的问题。

为使广大残疾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城关区委区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特殊教育。同时争取社会外援和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并通过项目资助和社会帮扶等方式帮助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改善资源配备和办学条件。全区普遍开展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民办教育为补充的残疾儿童教育工作,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全面实施扶残助残工程、扶残助学工程、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将残困户子女和残疾学生纳入低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城关区继续抓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从今年年初至今,已为867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安置、自主择业、按比例就业等方式,已安置402名残疾人就业,预计全年完成1200人培训、650人就业。对今年考入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残困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本人200余人进行助学资助,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同时为使更多的残疾人平等就业,城关区将残疾人纳入全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范围,建立城镇残疾人求职登记制度,落实就业政策,多渠道扶持残疾人个体、集体就业,积极发展残疾人社区残协委员、卫生监督、综合治理等公益性岗位,安置数千名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

全力扶残助残

解决残疾群众生活

近年来,城关区财政每年安排残疾人培训就业、宣传教育等各项经费均在150余万元以上,安排残疾人帮扶慰问专项资金1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扶残助残活动的正常开展,解决了事关残疾群众生活的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每逢节日,城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便带领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残疾人进行慰问,这已经成了该区约定俗成的规矩。为了真正把帮扶落到实处,城关区政府出台“四个一”的制度,即全区四大班子领导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助残活动,走访一户残疾人家庭,交一位残疾人朋友,帮扶一个残疾人子女。在全区各街道、部门中推行“一帮一”包干帮扶制度,多年来30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特困户,由区属各单位责任包干,实施救助。同时积极在各社区推行人对人、点对点的沟通和扶助工作,截至目前,全区通过“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等各种活动共结成帮扶对子3262对,全区在“爱心送温暖活动”共捐助资金359万元,各类帮扶募捐物资折合人民币上百万元。

在上述帮扶活动的基础上,城关区还积极推进六个“百工程项目”,制定了《城关区残联改善民生工作实施方案》和《城关区残联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并注重抓好落实。在全国第十九次助残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如为150名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为260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免费发放了座便器。在此期间,还办理来信来访40余件次,办结率达到了100%,制作发放《残疾人素质手册》1万余册,为残疾人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了全区残疾人素质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已经扶持3000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在依靠政府力量解决扶残助残的同时,区政府十分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2006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扶残助残捐助活动,在全区干部、职工和辖区企业一次性募集捐助资金100多万元,帮扶救助残疾人达3000多名。城关区还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弱势群体,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

面对新形势残疾人工作的新要求,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区残疾人工作的水平,通过全面优质的服务打造爱心主城区,使所有的残疾人真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阳光下,城关区4.5万残疾人兄弟姐妹,将与全区百万群众一道,携手共同拓展新的春天!

新闻推荐

全省智障人士万余名社会托管机构仅一家 专家建议:专业化、社会化托管服务需及时跟进

“看到同龄孩子背着书包快乐地上学,而经过多年的奔波治疗自己的孩子却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我的心里异常焦虑无助。”近日,有一些自闭症和智障孩子的家长向记者反映,他们忍受...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爱心主城区 温暖数万残疾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