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佛慈战略 打造国际知名现代中药企业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0-16 07:34   https://www.yybnet.net/

2006年,受兰州市委、市政府委派,贾朝民同志开始担任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佛慈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态势,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浓缩丸产品为重点,以科研开发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资本运营为后盾,以慈和文化为核心,打造产、销、研一体,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中药企业。围绕这一发展战略,佛慈做了大量艰苦且卓有成效的工作。

实施“三大创新”工程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缜密筹划,科学决策,提出了以营销、制度和文化“三大创新”为统领,以挖掘和提升佛慈品牌影响力为目标的战略创新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佛慈开始全面实施“三大创新”工程。在营销方面:组建营销中心,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实施薪酬改革,重新划分市场区域,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加强营销队伍建设,贯彻“决胜终端”的营销理念,构建“小商务,大终端”的营销格局,强化市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优化产品结构,建立例会制度,提高决策水平,营销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佛慈销售业绩逐年攀升。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15343 万元,到2008年增加到21901 万元,增长了42%。目前,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业务领域不断扩大,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佛慈不但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十强,而且还至今保持着中国中药出口覆盖面和出口品种两个第一的记录。佛慈还是首家在乌克兰、越南等国注册产品的国内中药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力革新和完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日益科学化、规范化,企业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塑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念识别系统(MIS),进一步挖掘和凝练了企业文化的内涵,确立了“国药佛慈  慈心好药”核心广告语,组建企业文化建设部,稳步实施CIS导入工作。企业文化的创新使公司上下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显著增强,精神风貌明显改观,佛慈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2006年底,佛慈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获此殊荣的甘肃企业仅有5家。2007年1月,佛慈又荣获由西部12家主流媒体评选的“ 2006中国西部亿万读者喜爱的品牌”称号。

积极争取佛慈制药上市

根据省委、省政府“把甘肃建设成生物制药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的产业导向,佛慈组织专家团,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佛慈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规划,实现这一规划的核心步骤就是加快实施资本运作战略,推进企业上市。

2007年7月30日,佛慈制药正式启动了企业首发上市工作。成立了由佛慈制药、华龙证券、五联会计师事务所、经天地律师事务所、兰州睿华管理咨询公司组成的上市项目组,同时在中介机构的大力配合下,成立了由贾朝民董事长担任组长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组的协助下,领导小组做了大量艰苦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2007年底,经过充分准备和艰苦努力,佛慈顺利完成了大规模的内部资产重组整合工作,收购了原来佛光制药、佛光工贸和佛明制药的全部经营性资产,划转了300多个药品批号,妥善安置了700名员工。通过重组整合,实现了品牌、生产管理、采购供应、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的“七统一”,解决了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来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遗留问题,为企业成功上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次整合也使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得以优化,实现了内部产能互补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扩大了资产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及品种规模,突出了佛慈品牌优势,实现了品牌资源共享,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产品市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了生产经营业绩。通过整合,佛慈还进一步明晰了土地、房屋等产权权属,理顺了企业的投资关系,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内控制度。这一系列举措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佛慈制药首发上市申报材料,企业资本运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佛慈正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将全力争取成功上市。

稳步推进“扩大浓缩丸技术改造项目”

实施“扩大浓缩丸技术改造项目”是佛慈贯彻“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是实现佛慈制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否实施和抓好这一技改项目,事关佛慈的前途命运。

项目工程费用投资估算约为5.89亿元,计划分两期完工。设计年销售收入10.7亿元(利税1.7亿),建设规模为浓缩丸240亿粒/年、大蜜丸5000万粒/年、片剂10亿片/年、胶囊15亿粒/年、颗粒剂500吨/年、液体制剂10万升/年、处理净药材1万吨/年、浓缩粉200吨/年和水丸(水蜜丸)150 吨/年。

项目启动以来,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在安宁经济开发区投资6000多万元征地326亩。2008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岩土工程勘查等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提取生产线工艺设计、总平面规划方案和专家评审等工作。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抓好这一技改项目,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此次技改项目从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到项目的具体实施严格遵循“六个一流”的原则,即“建设一流项目、引进一流工艺技术设备、推行一流管理、培养一流员工队伍、打造一流品牌、创造一流经营业绩。”佛慈正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全力将“佛慈医药工业园”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医药工业园,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中药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强企  质量兴企

佛慈制药坚持走“科技强企”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构建和完善研发创新体系,积极加强与一流科研院所、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打造凝聚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开放型技术创新平台,着力进行新品的自主研发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所拥有的中药研究所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有花百胶囊、陇马陆胃药片、定眩丸、舒肝消积丸等11个国家级新药和独家品种(其中,有4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3项发明专利)。与甘肃省中医学院共同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1项,承担并完成了40多个部颁中成药品种国家标准的研究和提高工作。近年来,又先后开发出六味地黄胶囊、“夹芯”维C银翘片等新品。佛慈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药包材分公司引进了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自动模切机、自动糊合机,崆峒分公司引进了先进的颗粒生产线,即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胶印机,全面改造和提升公司印刷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和效能。得益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佛慈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逐年下降。

本着“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佛慈不断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签订了质量保证责任书。以推行GMP管理为核心,制定了质量监督员巡察及定期通报巡察情况制度,将公司各生产车间化验室划归质量检验部统一管理,建立中间产品检验制度,重点抓好原辅料、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放行的动态监控,实现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控制。为了缩小分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与总部之间的差距,制订了《分公司质量管理办法》及《生产现场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办法》,加强了监管力度;建立质量分析会等例会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质量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强化质量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练兵、比武,大力灌输“佛心慈药,质量就是信誉;治病救人,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观。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确保了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2008年,佛慈制药顺利通过了澳大利亚TGA的GMP再认证和省市药监部门的跟踪检查;同年,六味地黄丸等3个产品再次获得甘肃名牌产品称号,“佛慈”、“宝炉”、“岷山”等3个商标再次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记者  王永忠

新闻推荐

白日晴空现今日4℃~18℃

【本报讯】 近几天来,在暖阳的照耀下,本市白天暖意明显,早晚则凉意较浓,温差继续拉大,预计这样的天气还会短暂延续。据市气象台最新资料显示,今...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佛慈战略 打造国际知名现代中药企业)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