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皋兰 > 正文

古梨园具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来源:兰州日报 2020-04-27 03:09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城区,有美丽的黄河风情线,城郊的皋兰什川,有近万亩传承了千百年的古梨园,它像一颗美丽的明珠,镶嵌在大河之畔,熠熠生辉。

早在明代,黄河上游的青海贵德、甘肃兰州、靖远、宁夏中卫等地,就广植梨树。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区已不见成规模的梨园,零星存活的老梨树,隐身在不易发现的角落里,几近消“身”匿迹。目前,只有在兰州近郊的皋兰什川,目前还完好保存着上万亩百年以上的古梨园给兰州留下一片遗世独立的“梨苑花光”的盛景。

什川梨园位于兰州城东约15公里处的黄河河谷盆地,三面临河,四周环山,梨园呈半岛形生长在滩涂之上。600多年来,什川人世代以梨树为生,过着封闭朴实的日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什川只有两条简易土路通往兰州和县城,交通极为不便。极度封闭的自然条件让什川人饱尝了贫穷落后的痛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是这封闭也保护了今天的什川梨苑。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什川古梨园也悄悄张开它的胸怀,迎接来自四方的游客。

美丽的什川梨园是黄河馈赠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什川农民将种梨对称为种“高田”,意思是“高空”中的“田地”。什川人多地少,古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追求并创造了“高田”这样的立体农业模式。

“高田”是与种庄稼不一样的农耕方式,它既需要果农和种谷物一样去为果树松土施肥浇水锄草灭虫,更需要果农攀到树上高空作业。“高田”之高需要特殊的树上技艺,也要有过人的胆识,承担高空之险。所以,果农发明了独干云梯这样的上树工具,举云梯的人则称为“天把式”。一般的独干云梯长八至十米,上有梯杠,间隔半米一杠。同时配有两根杆头栓有麻绳环套的戗杆,用来支撑。使用时一人举梯在林中穿行,放到合适位置后,由其他人举戗杆支梯,最后云梯呈三角立于林间。一般云梯轻者三五十斤,重者七八十甚至百余斤。天把式举云梯,需要非凡的臂力和技巧,更需要空中作业时的胆魄,所以有人称其为梨树上的武侠。

一年四季,果农与果树形影不离,时时刻刻都想着怎样伺弄好果树。冬天得“刮树”(刮树上粗皮),修剪,春天得为花打“保胎”药(保证多座果),夏初要“简”果(除去过多的果实,对果树的一种计划生育),秋季要“攀树”(用草绳吊起结果多的果枝),采摘。几乎每一个果树生长的环节,都离不了果农的精心呵护。

数百年来,什川人用生命呵护着古老的万亩梨园,他们对果树的爱惜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许多果贱伤农,无以度日的年份,什川人也没有去砍掉老梨树去种其他作物,因为老梨树是老先人用心血浇灌,是几十辈人一代代传下来的,先辈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老梨树,也留下了种植梨树的一整套详尽系统的操作技艺和管理知识,后辈人在享受先人恩惠的同时,没有理由不看护好它。

作为黄河上游一种特殊的农业生态,兰州什川古梨园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国内外知名专家考察后认为,什川古梨园具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古梨园生态文化中的古法种植不仅有刮树皮、吊树,还有弹花儿、堆沙、抹泥防虫、煨烟防霜等一系列的农耕技术。围绕古梨树种植延伸的水果生长、保存、贮藏等多个环节,都蕴涵着古老农业文明的光彩。在旅游大时代到来的时候,梨苑的经济价值虽然受到冲击,但其旅游价值,生态、历史和文物价值却与日俱增。保护什川古梨园,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刻不容缓。

新闻推荐

提升环境质量 刷新县城面貌皋兰开展“洗城行动”让城市更美丽

【本报讯】为大力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县城环境卫生质量,连日来,皋兰县执法局环卫积极行动,开展春季“洗城行...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古梨园具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