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0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城隍庙: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原是“老兰州”们津津乐道的“城隍庙”。兰州的城隍庙位于老城的鼓楼北(今张掖路陇西路北),始创于北宋,奉祀的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纪信,所以又名纪信庙。1956年,隍庙被改建为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1993年隍庙(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被辟为甘肃省最大的古旧文物交易市场,伴随着逐渐升温的收藏热火了起来,古玩字画旧报刊琳琅满目。现在的城隍庙交易市场拥有商户100多户,经营的种类近百个品种,成了兰州最聚人气的文化市场之一,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氛围。在部分市民中,双休日“逛隍庙”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
■文庙:皋兰文庙旧址位于今张掖路中段南侧延寿巷,清康熙时为靖逆候张勇旧宅,乾隆五年(1740年)甘肃巡抚元展成改建为皋兰县文庙。按地形和已有建筑布局,以大成殿、教谕署、训导署、尊经阁为两翼,而奎星阁无地可建,便以旧城之通远门为奎星阁,此为全国文庙之罕见形制。198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将皋兰县文庙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因城市建设易地保护,重建于九州台南麓。
■金天观:道教著名宫观。在甘肃省兰州市华林山麓,俗称雷坛。原为唐代所建云峰寺,宋代改建为九阳观,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夏,第一代肃庄王朱瑛将肃王府由甘州迁驻兰州山字石后,见此地有仙人舞袖之形,于是便于次年在此开始营建道观,因竣工于秋,又观址位于原兰州城之西,以五行论,便取西方“庚辛金”之意,遂命名日“金天观”;明嘉靖三十一年曾重修,清朝年间原有建筑毁于兵火,在乾隆嘉庆年间重修。此观原为兰州最大的道教官观,观内殿宇崇巍,回廊曲折,松柏茂密,环境清雅。“文革”期间,观内整个建筑被毁。现已重新修复了无极、神御等部分殿堂,新塑了三清、四御、二母(天母、地母)等十余尊道教神像,彩绘了“十二大仙”和青龙、白虎及善财童子壁画。是甘肃省重点道教开放官观之一。
■白云观:也叫吕祖庙,位于滨河中路南侧,东邻中山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是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兰州三观之一。山门额雕“升云得路”,门楣悬邓宝珊所题“白云观”木匾。观内供奉有吕洞宾的塑像,有东西望河楼、戏楼以及前、中、后院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等。后殿有花园、八仙阁潇洒轩、鹤鹿亭、来仙亭、聚仙亭、群仙楼等建筑,古香古色,道教风格浓郁。
■九间楼:“九间楼”原是兰州悬楼中最具特点和代表性的建筑,位于华林山北麓峰头,明正统年间,由肃蕃(靖王)改唐禅院为华林山寺院,乾隆毁于火,后重修时,在门首建连楼九楹,故名“九间楼”。建国后,于1955年因扩建西津路时拆除,现其旧址山麓建为民用大楼,今名存实亡。1942年8月20日,蒋介石夫妇来兰居住在此,1944年3月,日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来兰视察均以九间楼为行宫。
■至公堂:至公堂在兰州市翠英门路,为清代贡院应试之堂。同治年间(1862一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求在兰州设立贡院,获准。光绪元年(1875年)贡院落成,当时地盘纵140丈,横90丈,号称可容纳考生4000名,左宗棠题写匾额“至公堂”。主体建筑至公堂、衡鉴堂和观成堂3座大殿保存基本完好,另有回廊、厢房等。现占地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五泉山: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依据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葺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新闻推荐
全力推进质量发展共享绿色品质生活 兰州市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路上硕果累累
9月12日,从榆中县传来好消息。由国家质检总局专家验收组对榆中县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示范区建设使高原夏菜产业成为榆中县的特色富民产业,名副...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