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
白马涛声喧日夜,青鸳憧影出冈峦。
轮蹄不断氛烟靖,风雨常愆草木瘝。
回忆五泉泉味好,为寻旧日漱云湾。
——清·张澍《金城关》
惊涛急浪打城头,独上河关百尺楼。
远树不遮千里目,青崖白岭古凉州。
——清·田均晋《金城关》
金城临野渡,落日望乡关。
山色古今外,河声天地间。
思亲游子泪,对酒故人颜。
沙鸟一双去,归飞意自闲。
——清·周应沣《金城关》
好山如锦错,古色间红紫。
开轩临大河,俯揽风日美。
高原踞地脊,万态雄起止。
跳荡贯中原,即此溶溶水。
蛟龙抱城阙,慑伏韬首尾。
冲融涵长天,净展蔚蓝纸。
峨峨万家堞,收敛入尺咫。
酒人凌狎之,微笑各徙倚。
拓此五噫怀,清音满吾耳。
——民国许承尧《偕林子豫游金城关》
以上是清朝及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诗人对当时金城关的写真。在历史上,无论是古渡,或是冰桥,或是浮桥,或是铁桥,金城关始终是历史风云的见证。
兰州,古称金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金城郡。其后几经废立并置。称金城者,“取其坚固也”。金城关即建于西汉时,不过此时的金城关关址在今沙井驿西沙黄河大桥附近,因为西汉金城县建置在今西固城(旧称西古城)。但是学界对此还有争论,史书记载也多有出入。如《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说:“金城关,州北二里,当黄河北山要隘处。本汉置。阚驷《十三州记》‘金城郡有金城关\’是也。后废。宋绍圣四年,复置关于此,据河山间筑城为固。崇宁三年,王厚请移关于斫龙谷,不果。今设巡检司于河南岸。”
《元和郡县志》记载:“金城关在州城西。周武帝置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
《甘肃新通志》记载:“金城关在县北二里,黄河西北山要隘处,倚山临河,乃通甘凉要路。关始置自汉,阚驷《十三州记》:‘金城郡有金城关\’周武帝置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复改为关。宋绍圣四年重筑(钟傅修,苗履展筑)。明设巡司于河南岸,万历二十五年,易土以砖屡加修葺。”
《重修皋兰县志》记载:“金城关汉置,隋有关官,唐因之。”此记载基本与《甘肃新通志》相同。《甘肃新通志》和《重修皋兰县志》的记载比较可信。
如前所说,西汉时金城县治在今西固城一带,北周时金城县治已迁置于今兰州市城关区一带既为县治,必定开辟黄河南北两岸的交通,金城津很可能就是此时繁荣起来的。因此,周武帝置了金城津。
到了隋朝,于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金城津为金城关,唐因之,宋元明清沿用未变。
金城关故址在今兰州市黄河中山铁桥向西约1公里处。为什么在此设关?这是与这里的险要地形分不开的。这里北依白塔山,南临黄河,行道狭隘,形势雄伟险要,“独金城关路才一线,西达四郡”。唐边塞诗人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记其形胜云:“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明人黄谏《金城关记》赞此关有“"一夫怒当关,百万不敢傍”之势。千百年来,许多中外旅行家、使臣、僧侣、商贾以及西域的一些君王,都曾出入过金城关。
1842年,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清廷充军新疆伊犁,他途经兰州时,也是从镇远浮桥过黄河,然后通过金城关前往伊犁的。金城关从设关之时起,迎朝霞送落日,成为兰州历史变迁的见证。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金城关曾多次进行修葺。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行重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修镇远浮桥时,移关于桥西200米之地。这里北为百尺峭壁,南为黄河白马浪,地势更为险要。明正统十年(1445年)重修金城关,用砖石构筑关城。城内正北筑台,高丈许,上建真武殿,城东西各有城门,西门外建瓮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又进行一次修缮,重修后,甃残酷构基,直接河流,门上建注孔防火,山城建炮眼防攻,上为楼三楹,拟下石矢可百步,人不能近(张栋《重修金城关记》)。
至辛亥革命时,金城关全部坍塌,仅有一些遗址。1921年,甘肃督军曾对它进行过修复。1942年修建甘新公路时,金城关被拆毁。
如今,一座座新的桥梁跨河而立,雄伟壮观。为了更好地展示黄河风情线的美景,经过多年地论证,金城关风景区于2002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现在,一座仿古的金城关城楼屹立在白塔山下,它又将成为座座新建黄河大桥的历史见证。
据《百年中山桥》
新闻推荐
◇记者 王占东 文/图鑫报讯12月28日,兰秦(兰州市区-秦王川)快速路傅家窑互通立交工程正式通车,这也标志着兰秦快速路完全竣工投用。兰州新区城...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