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九合镇金沙村生态破坏严重。本报记者 房毅 摄
距离兰州北环线以北3公里处的皋兰县九合镇金沙村,山下田间遍布枣林,山沟内水清鱼跃,是兰州近郊难得的天然氧吧。然而,近年来,该村非法采砂肆虐, 28家砂场数百个采砂点遍布村内大小山头。砂贵如金——就连原来的村名都更名为金沙村。
几家欢乐几家愁,疯狂采砂的背后,是村民对当地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及安全隐患的担忧。
一个村子竟有数百采砂点
5月6日早晨,皋兰县九合镇村民朱先生向本报反映,九合镇金沙村一社的私人采砂场,从山上采砂清洗后,将废弃的泥沙排放到当地农田和排洪沟当中,这种现象已存在两年多时间,造成村里的排洪沟被堵塞,并且泥沙已将蓄水池的出口填塞,导致附近村民房屋地基下沉,房屋裂缝。
6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前往现场,从安宁区往西行至北环路经过隧道后,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砂场。记者发现,沿北环路大桥涵洞线往北行走三公里路,沿途布满了采砂点。一路上各类拉运砂石的重型车辆穿梭不息,由于大型拉砂车辆碾压的原因,进村的道路坑洼不平,极其难行。进入金沙村,眼前景象令记者大吃一惊,绿油油的山野已被采砂厂开挖得千疮百孔,原先的田地和枣树园也被砂场所吞噬。据了解,该处至少有数百个采砂点。
枣园农田被毁,村庄大量废弃
近年来,金沙村的枣林和桃林被砂场吞噬,原先的小麦地也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而无法耕种,村民们被迫外出打工,原先修建的老屋大多废弃。虽然几年前,村道被硬化,但现在早已被沙土掩埋。
记者走访发现,村子里的排洪沟内芦苇丛生,而且多处被沙土堵塞截断,形成堰塞湖。让村民担心的是,由于排洪沟被阻断,一旦发生洪水,将会危及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记者发现村子里大多农户家门紧锁,部分房屋地基下沉,墙体有很多裂缝。村民朱延鸿说,由于采砂场的废弃沙土填高了地基,导致地下水上升、房屋返潮,出现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等情况。随后记者走访了三家砂场,均没有找见老板。在其中一家砂场,一名20多岁的女子翻找了半天后,称证件被老板锁上了。
安全隐患多,村民难维权
虽然采砂场让一些人发家致富,但村子里的生态环境遭到大肆破坏,一些村民为生存环境展开维权。
2014年2月,村民开始反映采砂场破坏生态问题,九合镇镇政府安排专人调查核实,并屡发关停通知,但收效甚微。2014年5月21日,皋兰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对金沙村所有砂场下发停工整改通知。2014年9月12日,村民朱延鸿、朱昌祖等21户村民联名向九合镇、皋兰县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反映采砂场破坏生态环境。反映材料中显示,“皋兰县金鑫沙业制品有限公司私人采砂场十多年来私自胡挖滥采,废弃沙土将一社20多亩承包土地淹没,排洪沟一千多米被填塞,强烈要求执法部门对该砂场取缔,并对老百姓给予经济赔偿……”对此,九合镇镇政府出具答复意见书称:金沙村沟道内的地因其特殊地理环境不适宜耕种,多撂荒。种田无出路,村民建厂洗砂卖砂,经过多年发展,现有28家砂场,其中国土资源局发证的有4家,其余24家为非法采砂。洗砂排水造成下游约50亩撂荒地、107亩坑塘水面被淹……
对此,皋兰县九合镇国土所所长刘义勇告诉记者,有一家砂场有环评手续,其他砂场虽然没有给他,但应该都有手续。个别村民投诉砂场是由于存在经济纠纷。
遍地砂场,金沙村的未来是什么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金沙村原名碱水沟村,随着城市、道路等建设事业发展,砂石需求量很大,因此这里的砂子成为香饽饽,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将原来的碱水沟村更名为金沙村。
记者发现,2014年1月23日,皋兰县九合镇就下发过通告,严禁在辖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乱采乱挖。然而,这些均未影响砂场的发展繁衍。
“当有一天,这里的砂子挖完了,形成新的地质灾害,我们还怎么生存?”村民们对金沙村的未来表示了担忧。“在兰州附近,很难找到像金沙村一样的好地方,这里虽然是碱水沟,但沟内自然绿化好,是天然的氧吧,距离沙井驿的兰州北编组站不足三公里,天斧沙宫近在咫尺。这里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如果能够有序开发,做一些仿古建筑和农家乐,将这里打造成避暑胜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多好!”一位村民满怀期待。
(报料人:朱先生 奖励30元)
本报首席记者 张学江
新闻推荐
加油站“遇袭”现场。本报记者 李升 特约记者 魏存武 摄 抓捕“暴恐”分子。 本报讯(记者李升)“暴徒袭击加油站,请立即支援!”7月30日下午2时40分许,几名“暴恐”分子驾车遇到执...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