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不远处,高楼林立
◇记者程健
关键词:黄河北城市化
村社区生活
“呵呵,现在和以前比,天翻地覆啊。”说起黄河北的变化,今年72岁的邢光弟布满皱纹的脸上爬满了笑容。这位一直生活在上川村的村民见证了黄河北茶马互市的繁荣辉煌、以及后期的衰败没落、以及现在逐渐向城市主城区“看齐”的城市化步伐。
“农业合作社时,整个黄河北地区都是田地,纵横好几里,一直从黄河边延伸到山沟。”回忆起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邢光弟有说不完的话。80年代初期的包产到户政策,让邢光弟兴奋不已。那一年,他结束了每天起早贪黑带领社员种瓜的日子,如愿分到了一亩八分地,开始了自主经营土地之路。
邢光弟种着自己的一亩八分地直到如今。他说,近年来菜价利润低投入大,使很多年轻人感觉“划不来”,就都去另谋职业了。而且,城市的不断扩展,使盐场堡一带的菜地面积大量减少,用邢光弟的话说:有的被征了,有的荒芜着,种地的人越来越少。
如今,因为居住平房被占用,邢光弟一家分到了3套80平米的房子。对于老人来说,盐场堡带给他最大的变化还在于身份的转变,以前这些人都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农民,住着平房,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如今却搬进了阳光明亮的高楼大厦,和城
镇居民一样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
像邢光弟一样,黄河北区域的许多村民们都已经实现了从农民变身城市新市民的华丽转身。
从住着平房只是依靠单一的种地挣钱,靠天吃饭,到住进高楼,开始以打工、开店等多元方式挣钱生活;从农民的身份变成城市居民,邢光弟想都不敢想,可如今却变成了现实。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化的脚步。
追溯黄河北的城市化脚步,准确来说,应该从建国初期开始。
首先简单了解一段历史:1983年,政社分设,城关人民公社改为城关乡,并建立乡人民政府,下辖徐家湾、草场街、上川、盐场堡、石门沟等8个行政村。东与青白石相连,西与安宁区十里店乡分界,南倚皋兰山,东南与雁滩乡隔河相望,北临忠和乡与皋兰县接壤。乡政府就在黄河北盐场路223号。全乡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共1800余户,9000余人。
资料显示,1949年,全乡拥有耕地面积13000余亩。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至1965年时,耕地面积仅剩7000余亩。为了拓展耕地面积,在随后的岁月里,全乡大搞平地造田。然而,耕地面积虽有增加,但由于城区拓建和乡镇企业的占用,到1990年时,全乡耕地面积又减少到了5700余亩。耕地面积少了,但是乡上利用科普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改进耕作技术,培育蔬菜良种,使得村民们的经济收入逐渐上升。萝卜、芹菜、番瓜、软儿梨、冬果、韭黄、香瓜、白兰瓜等均享誉金城。
虽然,自建国以来,兰州市不停地进行着城市扩张,但,城市化的脚步却一直停留在黄河以
南,黄河以北的人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
多少年以来,这里的人们依靠种地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
直到19世纪末21世纪初,兰州城区急速扩张,黄河北便迎来了村变城的翻身机会,城市化的脚步越过了黄河,踏进了那片没落的村庄。
体现最为明显的,要数盐场路一带的村民,他们,走出了平房,住进了高楼,放下了锄头,开始了早8晚6的上班生活。随后,伴随着近几年城关区政府一系列开发黄河北的政策出台,这里的人们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美梦的实现。
然而,城市化的脚步并不是那么的严密,在前进的过程中,似乎总会留下一些空隙,把个别的人们遗留在了那片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区域——村社区。在这些地方,还有人扛着锄头在种地,延续着蔬菜种植的传统。
就像邢光弟所在的上川村。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上川村只有100户400多人,耕种着80多亩土地,其中50亩为番瓜地,30多亩为果园,而在城市未开发改造前,这里800多户居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地。
当然,这些村社区已经在慢慢地被开发,但她依旧比身边已经变成城市的村落慢了很多。
从即日起,本报记者将走进这些村社区,用一系列的稿件来详细了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现状,以及他们正在或者即将因城市化脚步而告别种地,晋升城市居民的喜与乐。(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hebei/)
新闻推荐
璀璨●国色天香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招贤纳士璀璨 、国色天香。是由汇金集团投资新建的一家集火锅、烧烤、KTV为一体的综合餐饮娱乐场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静...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