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

来源:兰州晨报 2012-05-17 16:12   https://www.yybnet.net/

一年一度的“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移动信息化已悄然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无线城市”建设项目在兰州地区的不断推进,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讯(特约记者 郝锦华)作为这个社会的“半边天”,作为每个家庭的基石和支柱,如今的女性,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世界各地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今年,国际电信联盟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确定为“信息通信与女性”,就是呼吁全社会充分发掘信息通信技术的潜力,消除性别差异,保障女性权益,造福广大女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随着各种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已走出了家门,参政议政、服务社会。

在甘肃的省会兰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其优质的网络、便捷的服务、卓越的品牌、丰富的业务、领先的技术、实惠的资费引领着兰州通信市场的发展潮流,全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致力于打造一个更环保、更时尚、更安全、更健康、更繁荣、更精彩的“无线城市”,使广大市民特别是女性朋友畅享无限精彩的移动新生活。

全球通VIP: 尊崇备至的关怀

高美琪是兰州市某企业的高管,决策、谈判、定标、签约,每每让她忙得不亦乐乎,而经常性的出差,又使她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对她而言,时间真是点滴成金。

自从10年前开始使用手机,她就成了一名忠实的全球通VIP客户。“从刚开始的全国漫游,到后来的随时随地快速上网,再到现在的信息化业务,手机就像我的一个贴身小秘书。”高美琪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我还享受到了不少特殊服务,如机场、火车站贵宾厅免费等候,过生日鲜花祝福,全球通VIP大讲堂、新年音乐会等等,让我倍感温馨。”

如今,高美琪常常在候机厅、咖啡屋、酒店利用“碎片时间”通过WLAN上网,查询信息、处理公文。诸如拒接陌生电话、设置日程提醒、代发短信、联络下属等小事情,都可交由“移动管家”完成,让她省心又省力。

高美琪感慨地说:“一般的企业,都是想方设法挣钱,而忽略了服务。中国移动却总是为我们着想,新的资费套餐出来了,客户经理会主动打电话,根据我的消费情况做一些变更,添加或取消一些套餐包,每次更改,总能让甘肃省不少钱。10年了,我的月均消费呈下降趋势,而享受的服务和优惠却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国际大牌公司的风范!”

在兰州,像高美琪这样的全球通VIP客户已超过30万。

城市一卡通:都市生活好轻松

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坐公交车时轻轻一“刷”,吃牛肉面时轻轻一“刷”,看电影时轻轻一“刷”,书城买书时轻轻一“刷”……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而在兰州,这的的确确是可以做到的。这正是因为有了“城市一卡通”。

家住西固的上班族杨丽丽几乎每天都要乘坐102路公交车到铁路局上班,经常大包小包的,让她不厌其烦。特别是人多时,要从包里找公交卡,对她来说可真是一件麻烦事。

听说“城市一卡通”开始启用了,杨丽丽马上跑到移动营业厅办理了一张。“这下可方便了,上车只需轻轻一刷,就搞定了。”杨丽丽告诉记者:“刚开始用的人比较少,每次刷手机时别人都很羡慕,以为我的手机很高档,我也挺自豪的。再说了,反正路比较远,手机随时拿在手上,打打电话、看看信息、玩玩游戏,就不觉得时间长了。”

现在,除了乘坐公交车,杨丽丽还时不时带着老公和儿子刷手机吃牛肉面,刷手机看电影。每次轻轻一“刷”,省去了翻钱包找零钱的麻烦。

“听说现在能刷手机的地方越来越多,超市、酒吧、蛋糕店,我都想去试试。”杨丽丽兴奋地说。

对老百姓而言,有了“城市一卡通”,都市生活真的可以很轻松。

移动MM: 时尚尽在我掌中

作为90后的时尚达人,王莎莎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移动MM,看看有哪些新游戏,《愤怒的小鸟》有没有更新版,热门应用软件又有哪些。

王莎莎说,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其他的移动应用商店,但她偏偏喜爱移动MM,“因为风靡全球的热门应用总是在移动MM上首发,让我始终走在时尚的前沿。”

其实,对王莎莎这样的时尚一族来说,移动MM的好处真是不胜枚举。移动MM是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应用商场,也是国内第一家由运营商打造的手机应用商场,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音乐、视频、图书、动漫、游戏等众多下载服务。

据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移动MM建立了专业化的软件测试中心,从“进货”到“审批”,再到“上架”,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作业流程,确保移动MM无病毒、无插件、无收费陷阱,让时尚一族安全下载,放心应用。

如今,“有事没事,MM一下!”、“今天你MM了吗?”已成为时尚一族的口头禅。

农业智能化:消除“数字鸿沟”

在过去,可能谁都不会料到农业生产也可以智能化,而今天,在位于红古区的兰州市园艺试验场,这个“空想”变成了现实。

园艺试验场的张翠兰告诉记者:“以前管理大棚,费时费力,自从把大棚改装成数字大棚后,省心多了。现在只要发个短信,就能操控大棚卷帘自动升降,还能随时掌控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

榆中县青城镇东滩村的苗银珍是大伙眼中的“女强人”,改造数字大棚,她自然又成了“领头人”。

“以前不但要高价雇人看管大棚,自己还得寸步不离,现在,只要2个人就能照顾过来,我是想去哪就去哪,再也没有限制了。”苗银珍自豪地说。

说着,她就现场给记者演示了起来。“温度超过了预订温度。”苗银珍收到这条短信后,回复短信“打开风口。”大棚风口自动打开,不一会儿,棚内的温度就自动降了下来。

苗银珍指着装在大棚顶部的“移动大棚管家”解释说,这台传感器可以对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各项环境指标进行感知与传输。只要超出了预订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就会自动给棚主的手机上发短信提醒。“哪怕我在外地,只要一个短信就可以控制大棚。”

“这种大棚的好处还有很多。”据苗银珍介绍,“大棚管家”还可以实现农作物病害的远程诊断。只要用大棚内装的摄像头,给害病的农作物拍照,然后把照片传到全国的惠农信息平台上,就会有国内农业专家进行会诊,给出医治办法。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数字技术走进农村、走进大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也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她们这些农村留守妇女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后记: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刘芳常常使用“企信通”发会议通知,在高速公路执勤的张云常常借助“警务通”核查可疑人员身份,在兰石化上班的冯梅常常通过“校讯通”了解女儿在校情况,家住天庆嘉园的李大妈每天都要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皋兰县石洞镇的周大娘每周都要给外出务工的儿子打个电话……这样的情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信息化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完美地融为一体。

从模拟网络到数字网络,再到3G网络;从简单话音到视频通话,再到多媒体通信;从发短信、彩信到彩铃、无线上网,再到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的发展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悄悄地改变着寻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形的基站、无形的资讯,看得见的机房和设备、感受得到的服务与努力……移动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魅力让往日的梦想触手可及,让你、我、她的生活更美好!

新闻推荐

孔子雕像李白雕像陋室铭碑墙老兰州人耳熟能详的皋兰县

孔子雕像 李白雕像 《陋室铭》碑墙  老兰州人耳熟能详的皋兰县文庙,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最终从喧嚣逐渐走向沉寂。2002年,让位于城市建设,从张掖路中段南侧延寿巷迁建至...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