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修清点测报灯捕获的害虫。王曰修介绍易混蛾类“豆天蛾”和“葡萄天蛾”的区别。人物速写
王曰修,70岁,农业植保员。回到工作室,王曰修将他从虫情测报灯里取回的害虫一 一罗列,他精心挑选其中几只品相完整的虫子,用大头针固定在晾晒板上。它们将成为害虫标本库里的新成员。
农历十月,莱芜区杨庄镇,广袤的平原渐渐进入农闲期。这里有着鲁中地区最肥沃的农田,出产的生姜、大蒜质量上乘,远销全球。
立冬后,草木逐渐凋零、蛰虫进入休眠期。田间,农业植保工作人员王曰修爬上测报灯的台子,小心翼翼拆卸下灯管。这意味着,今年长达7个月的虫情测报结束了。
与虫斗食品安全不能靠“简单粗暴”
别小看一只虫。小小一只虫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很多害虫不仅危害大、繁殖能力惊人,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严重时还会使作物绝产。因此,与虫做斗争,一直都是农业植保人员的工作。
今年70岁的王曰修是莱芜万兴种植基地的一名植保人,他与虫的斗争已经有50多年。
莱芜区一直是生姜与大蒜的集中产区,其中生姜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古代曾是贡品。上世纪70年代起,生姜与大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对于病虫害防治,当时的方法还比较“简单粗暴”。“像是对付专门啃食生姜新叶幼芽的玉米螟,那时候在砂子里混上‘666’\‘DDT’\‘辛硫磷’制成\‘毒土’,洒在姜叶的新叶上。”王曰修介绍,当时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虽然威力大,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并不可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莱芜生姜出口日本等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意识也有了变化。“咱们首先自己心里得‘主壮’!”王曰修说,从种植环节严把安全关,农民心里有底气,产品才能卖得远。
当时,从农学院毕业不久的王曰修开始了“与虫为敌”的工作生涯,特别是当地主产作物生姜、大蒜以及其他各种蔬菜的常见病虫害,成了他研究的主要方向。
了解虫深夜蹲守菜田观察“敌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每一种害虫都有它独特的特性和生长规律,要想掌握规律就必须调查。”
对虫“下手”,要建立在足够知晓农作物病虫害的前因后果上,这就需要植保人员提前调查庄稼田里的情况,观察虫子的生长规律、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为之后采取防治措施打下基础。
“很多虫子都是在夜间出没,比如甜菜夜蛾,”上世纪80年代,农民们白天只能看到被甜菜夜蛾蚕食的叶片,但却不见它的踪影。王曰修晚上七八点钟,拿着手电筒蹲在菜田里,轻轻拨动菜叶,观察虫子聚集的部位、正处于几龄。连续多次的观察,才能推测出虫子产卵、孵化的时间,以便在最恰当的时机采取措施。
除了生长孵化规律,每块农田里的害虫数量,也是重要的监测数据。尽管现在有很多机械可以利用,但一些传统方法王曰修沿用至今。“一些土法子虽然费工费时,但数据却是最精准的。”比如蝼蛄这种地下危害型害虫,从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活动,此时是进行蝼蛄虫情调查和人工扑杀的最佳时机。王曰修在每亩地选择5个点,分别刨出面积1平方米、厚15厘米的土坑,在挖出的土壤中仔细寻找并记录蝼蛄的数量,综合5个点的数量和整片田地的面积,大概测算出蝼蛄的数量,以便精准用药。
对付虫用最小的代价防治病虫害
“很多农户认识害虫,但叫不上名来。有的虫子长得像,但防治方法是不同的,容易混淆。”从上世纪80年代起,王曰修开始有意识地建立害虫标本库。这些虫子,都是他从田间捕获的。
立在田间的虫情测报灯,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开启一直持续到农历十月。这里是农田病虫害的“晴雨表”。野蛾科的虫子喜光,特殊的光源波段吸引它们飞到这里,殊不知灯下藏着巨大的陷阱:飞蛾碰到玻璃后掉入灯光下的大箱子,里面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瞬间将害虫烘干。王曰修将每天收集到的害虫逐一清点,对农田存在的病虫害情况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了虫子的习性,才能精准施策,用最小的生态代价防治病虫害。
相比于最初的“简单粗暴”,如今植保人员探索出了多种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比如说杀虫灯是利用光源波段吸引虫类;粘虫板是利用害虫雌性激素诱杀雄虫,以此减少繁殖数量;还有利用害虫的出没规律,用“糖醋汁”设置爬行障碍。
玉米螟、金针虫、蒜蛆、葡萄天蛾……王曰修的害虫标本库里,陈列了60多个类别、数百只害虫。每年虫情测报灯亮着的日子,他坚持连续监测,记录了每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每个月,王曰修还要根据自己监测到的数据,撰写“病虫情报”,发放到基地种植企业和农户手中,为他们提供科学的防治指导。
如今,王曰修所在的万兴产业基地,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远销欧美,全球上百个国家的食客都能品尝到地道的莱芜味道。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张铭钱堃)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让每个项目手续办理的环节清晰可见“钢好办·项目管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记者孙莉通讯员赵业超)11月4日,在济南市钢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山东中彩集团钢城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咨询钢城区固废资...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