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口企业技术水平等限制,莱芜海关辖区的出口产品一直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偏小。莱芜海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帮扶促进生姜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莱芜海关辖区共出口腌渍姜片4.2万吨,货值4.8亿元,约占全国出口腌渍姜片的七成,成为全国最大的腌渍姜片出口基地。
机制创新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莱芜海关为腌渍姜片出口企业设立通关专员,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和查验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口岸通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腌渍姜片出口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窗口,推行“即报即放”通关放行模式,提高通关放行速度,确保腌渍姜片出口实现全天候、无间隙便捷通关。同时,积极推动原产地签证“智能审核”模式改革、叠加证书自助打印等措施,让企业享受更加便捷的签证服务。在此基础上,莱芜海关加强政策支持,对符合国家政策的腌渍姜片企业进口设备、原料等实行税收减免,帮助企业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助力农产品产业升级。
结构优化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莱芜海关主动对接腌渍姜片出口企业基地建设规划,在基地水质土壤检测、农业化学品投入、疫病疫情防控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推广标准化种植;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制度,充分发挥海关实验室功能,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因辖区出口腌渍姜片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针对它们存在管理粗放、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莱芜海关整合辖区内关企资源,成立由本关评审员、技术骨干和企业专家等13人组成的“出口腌渍姜片质量安全管理提升”课题研究组,制定《腌渍姜片生产卫生规范》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同时,莱芜海关选取16家出口腌渍姜片生产企业,帮扶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车间,严格生产管理,助力企业通过IS022000认证、FDA注册等,拓展出口市场。莱芜海关一系列精准帮扶的措施,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管理集成 加强把关服务力度
莱芜海关充分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实现由微观监管向宏观管理的转变。成立由分管关长任组长的风险分析小组,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加强腌渍姜片国外风险预警和通报,不断调整腌渍姜片生产企业自检自控指导计划,强化对出口腌渍姜片的质量安全管控。他们还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增加有效供给,帮助企业调整市场定位,鼓励企业在巩固原有低端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高端市场。目前,辖区腌渍姜片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量与质的平衡、高端与低端市场的互补,逐步推动了市场的多元化,提升了产品抗风险能力。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莱芜海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姜片出口企业做好服务,及时将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变化通报企业,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国外市场动态;培塑3家出口腌渍姜片企业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应用示范企业,增强企业主动应对国外技贸措施的能力,防范退运风险。
(本报记者刘琴)
新闻推荐
“审管执”无缝闭环 协同联动践行初心审批、监管、执法流程再造的“钢城实践”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钢城区相继组建了行政审批...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