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善款。
从一个山里的放羊娃,到企业的负责人。了解韩金来的人,经常谈论他,许多人敬佩他是因为他把自己挣的血汗钱,几乎全部投入到了公益慈善事业上。韩金来没有忘记自己贫苦子弟的出身,没有忘记成功路上他人的帮助,他时刻告诫自己,自己的富裕是靠党的好政策,有了钱就应该回报社会。他把造福群众、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30多年持续坚守公益事业
小时候,韩金来家中贫寒,兄弟姐妹多,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回家帮父母干农活,直到1970年,他才恢复上学,但1972年,母亲生病,家中更加拮据,14岁的韩金来再次辍学。
第二次辍学后,韩金来在大山里放了4年羊。后来,公社要选派青壮年兴修水库,已经18岁的他成为全村选派的13名民工之一,加入工程队。这成为韩金来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从此与基建结缘。
小时候坎坷的求学经历,让韩金来格外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也时刻心怀感恩之心,在成功之后,他选择了回馈奉献社会。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本,俺对家乡图报恩。”韩金来经常这样说。1987年,韩金来有一项工程挣了3000多元,家里听说后非常的高兴,盼着韩金来回来,给老人买礼品,给兄弟姐妹们买点生活用品,给家庭上添置一些家具。可是韩金来回到家带来了全家的埋怨和气愤。
因为韩金来带回来的是全村100多名小学生统一颜色、统一款式的校服。家里人谁都不能穿,谁都用不上。当时亲戚家属都说他傻,也有的说他从来没有挣这么多钱冲昏了头脑,韩金来只是淡淡地一笑了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富起来的韩金来,不是为了积累多少资产,而是把大多数的收益都投在了家乡的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上。
韩金来为茶业口镇8所学校捐助160万元用于校舍和教学条件改造,从2001年起,他每年为本村65岁以上的老人送300斤面粉,他还积极参加社会福利事业,先后为10多个村捐款120万元用于道路建设。2002年7月,他又投资160多万元,在龙山兴建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高标准的敬老院……
30多年来,韩金来就这样持续坚守着公益事业。
他用个人的钱干集体的事
作为莱芜区茶业口镇南嵬石村的一员,韩金来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多年来,他为南嵬石村无偿投入资金386万元搞村庄建设和社会事业,使南嵬石村两年内甩掉了基础落后的帽子。韩金来的目标和理想就是让家乡的人民富起来。
“人民相信党、相信我们党员,我们就应该更好地带动大家致富,把党的温暖以实际行动传递到每个村民的心里。”韩金来常常这样说。
在担任南嵬石村支部书记的几年里,他用个人的钱干集体的事,干了一件又一件,一项又一项。韩金来所做的这一切,不图名,不图利。提起他,群众都纷纷为他点赞。
韩金来常说,“为了自己一个人的事业是有限的,也很容易达到顶峰,为了他人,为了更多的人,你的事业就会是无限的,也永远不会达到顶峰,是无止境的。”他已不再满足于对一人、一事、一时捐助,他经常设想,能否趁着自己年富力强,开创一份让百姓世代受益的事业呢?他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就从龙山做起,韩金来把着眼点放在了旅游开发上。治理龙山、绿化龙山、开发龙山,把让世代百姓受穷的龙山,变成让世代百姓受益的龙山。韩金来很快划定了以南嵬石村为中心的15630亩的龙山风景开发区,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且给全镇人民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和发家致富之路,也影响带动周边村发展。
韩金来对待职工家庭也是一个善心人。公司职工有需要盖房子的,他都慷慨解囊,解决部分木材、钢材、水泥等,他常说:一辈子能有几次盖房,给他们点物资等于帮了一个人工。公司职工和职工亲属生病,无论多忙,他都亲自看望,公司职工老人过生日,也都送上一份礼品。他考虑的是职工们上有老,下有小,舍家撇业不容易,自己有责任关心照顾。
希望尽微薄之力让爱继续
“鸟栖于林不过一枝,雀饱三餐不过几粟。如果为个人,用不着这么拼命干。但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日子,这样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韩金来对财富与社会责任有这样的认识。
小有名气的韩金来在荣誉、鲜花和赞美面前没有陶醉,反而感到的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付出的人。
疫情面前,韩金来没有退缩,在义务宣传的同时,他通过电视和手机,看日夜坚守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执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抗击疫情,深受感动。
韩金来从网上看到一位一线执勤的派出所民警,害怕回家传染了自己的亲人,不敢进房间,坐在门口吃饭,孩子撕心裂肺地喊爸爸,他眼睛湿润了。疫情初期,韩金来发动企业员工组织捐款,通过莱芜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支持抗疫防疫。
元宵节当天他拉上一车的慰问物资回到家乡,他说:“病毒防控考验着我们的政府,也唤醒了企业家内心的责任和担当。”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韩金来到乡镇防疫点、到农村防疫点,把一车车的慰问物资送到了抗疫防疫的一线,让在一线日夜坚守的值班人员能够吃上一份热腾腾的方便面,他到处订货,也是磨破了嘴皮。他说:“社会安宁、人民安康是我们最大的福气,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就是想着尽我的努力,尽微薄之力,让爱继续。”
(本报记者 郝磊 郭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侯月)日前,一起案件当事人的亲属将一面印有“廉洁奉公高效执行,浩然正气司法楷模”的锦旗,送到了莱芜区法院执...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