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莱芜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今日莱芜 > 正文

说说吴伯箫之“箫”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8-09 11:31   https://www.yybnet.net/

《吴伯萧散文选集》将“箫”写成了“萧”。吴伯箫书赠唐弢先生的鲁迅诗句。

吴伯箫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组的回信。

吴伯箫与友人的通信。

□李 皓

近读某官微平台推送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编剧、老作家李心田老先生的《山东籍散文家吴伯萧与那纸旧婚约》一文,发现文中将所有吴伯箫之“箫”全写作“萧”。为示老作家并非写错,编者还特意在文前加了如下一段注释文字——

“吴伯萧(1906- 1982),也称吴伯箫。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山东莱芜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本文叙述的是吴伯萧自己一生不愿提及的那段旧式婚姻的故事。”

也是2019年,具体时间大约是5月份,我在阅读莱芜籍文化学者张期鹏所著的《吴伯箫书影录》一书时,于有关篇什中发现期鹏先生已注意到了当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在出版吴伯箫散文集《忘年》和《吴伯箫散文选集》时,封面上先后两次误将“箫”字印成“萧”字,一次是《忘年》作者署名,为印刷体小字,另一次是《吴伯箫散文选集》书名题字,为手写体大字。我俩“英雄所见略同”,皆认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在这事上做得太不严谨。为此,我还当即写下《天下谁人不识“箫”》一文,委婉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马虎大意,并主观臆断了其出错的原因——通假意识和名人效应。现在看来,连大名鼎鼎的李心田老先生都写作“萧”,这其中必有原委。

网上查阅吴伯箫早期的毛笔手写署名,从下笔的起承转合上看,其姓名最后一字皆是“箫”字。但在一幅1980年与友人通信的署名上,“箫”似乎写成了“萧”。于是,我又主观臆测,难道是吴老晚年得了不治之症之后,自感时日无多行将就木,故意将“箫”写为萧条的“萧”字?不会吧!吴老一生对党忠诚,即使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党籍,也始终初心不改,每月依旧按时把认为应该交的党费装到挂在家中墙上的自制红布袋里。信念如此坚定又乐于“努力奋斗”(毛主席1938年在延安为吴伯箫的题词)之人,是断不会有如此消沉之举的,绝对不会。

我不懂书法,请教有关方家,方家告诉我,吴老这封1980年写的书信,署名最后一字并非是“萧”,而是草书之“箫”,大多数人不同时期的手写署名都会有所变化,这也是常理常情。

请教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的吴伯箫研究专家张欣教授,他解释说,百花文艺出版社和李心田老先生之所以将“箫”写成“萧”,是因为1941年巴金在上海刊印吴伯箫的第一本散文集《羽书》时,封面上作者写的就是“吴伯萧”。先入为主,像李心田(1929-2019)老先生这等年龄的人,固执地认为吴伯箫的“箫”本来就是萧条的“萧”,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此点拨,我恍然大悟,敢情百花文艺出版社当年的那位定稿编辑,也是与李心田老先生同时代的人吧?不然,他岂能固执地一“萧”再“萧”?!

抗战非常时期,兵荒马乱,通讯联系十分不便,出本书多么不容易啊!《羽书》首版将吴伯箫之“箫”误印成“萧”,可以谅解。但放在今天,我还是要说:老者可以固执,后学不能迁就,汉字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作为一代散文大家和教育家的吴老,其姓名规范用字一定是“箫韵悠悠扬华夏”的“箫”,绝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

另,阅读过程中我还发现,李心田老先生在该文中,还将吴伯箫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结发妻子之名写作“刘淑德”,这应该也是有争议的。据笔者文友、原莱芜市莱城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曰芝老兄《永远的丰碑》(该文获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大奖赛三等奖,已结集成书出版)一文透露:吴伯箫结发之妻是他的亲姑姑,原名刘淑英,当年因图门当户对,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进吴家,虽遭遇吴伯箫逃婚,但她仍坚守从一而终旧念,终生侍奉公婆,未再改嫁,至为贞节。公公吴式圣感念其恩德,去世前特地把家中二儿、三儿和两个儿媳叫至跟前,守着他们对名义上的大儿媳刘淑英说:“你是咱吴家最高尚的女辈,你既是我的儿媳,又是我的女儿,现在我按吴家女儿的名份给你起个名,取贤惠有德之意,就叫吴淑德。”从此,“吴淑德”在吴家成为尊称。吴伯箫结婚第三天后逃离老家,后与其在青岛任教时的学生郭静君结为夫妻。自知亏待了“吴淑德”,虽终生未回老家探视过她,但自父母去世后,吴伯箫一直坚持每月给她寄20元零花钱并茶叶、点心等,接济其生活,直至“吴淑德”去世。

刘曰芝兄已退休多年,其父生于1918年,整整小其与吴伯箫同生于1906年的姑姑刘淑英一旬(12岁)。曰芝兄说,小时候,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在家中提及姑姑改姓改名这件事,夸她心眼好,净替别人着想。只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这个名字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没叫起来,不被大众所知。

现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的张欣教授,许多年前曾亲自采访过吴伯箫的三弟吴熙振,写下《吴伯箫与刘淑德》一文,后被《名人传记》转载。李心田老先生之所以写为“刘淑德”,可能是受张欣教授这篇传播广泛之文章的影响,习惯性地转抄了过来。

笔者分析认为,吴伯箫的结发之妻应为“吴淑德”而非“刘淑德”。因为在那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年代,吴伯箫之父吴式圣,是深知自己误了刘淑英一辈子的幸福的,既然有心把儿媳认作女儿,必定是既改名又改姓,不然就体现不出成为女儿的名份。再说,作为刘淑英亲侄子,又是公务员身份,如果不是年幼时在家听父母反复提及此事,也断不敢编成故事写进文章并拿去参赛。至于吴熙振生前接受采访时,把其名义上的大嫂的名字说成“刘淑德”,如果不是记错了,那就是封建思想、家族观念、小农意识作怪,在所有当事人都已去世的情况下,故意不把真相说出来了。

新闻推荐

无悔从军路 不了军警情

□李明1992年7月,我高考落榜,怀着对军人的崇拜,10月初应征报名,12月17日如愿以偿,乘坐一列南下的火车,到千里之外的湖北当...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说说吴伯箫之“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