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莱芜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今日莱芜 > 正文

四处“忽悠”食品厂,这俩盐贩子胆忒大成吨工业盐倒入腌姜池

来源:济南时报 2019-09-24 13:45   https://www.yybnet.net/

“盐放开了,用日晒盐不犯法!”日前,莱芜两名男子打着这个旗号,四处兜售工业盐,甚至将这些盐卖给食品企业,并成吨倾倒入腌姜池内。近日,这起非法经营案宣判,两名涉案人均被判刑。

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尚某于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合伙经营工业盐,由尚某负责投入资金、车辆和仓库,王某负责购销。两人自2017年7月开始先后从别处购进工业盐,再低价销售给食品厂用于食品加工。截至2018年3月,两被告人共计销售工业盐的吨数为967吨,总销售金额为320552元,实际总获利7万余元。

涉案的两人究竟如何推销工业盐呢?曾购盐的李某作证,其于2012起在家里腌姜,有5个腌姜池。2017年9月的一天,王某找到他,并称“盐放开了,用日晒盐不犯法”,以每吨340元的价格向其推销盐。十几天后,他打电话让王某送2吨盐。当天下午,王某将盐送来,并全部倒入了腌姜池。三四天后,王某又给李某送来了3吨盐,并亲自指挥将盐大部分倒进腌姜池里。李某证实,王某送的盐是灰黄色编织袋装的,袋子上没有字。

莱芜A食品有限公司实际经营者张某透露,其公司共有生姜腌制车间90余个。2017年7月左右,王某找到张某,称工业盐放开了,他卖的是好盐,并让张某看了外地出具的原盐过磅单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张某以每吨330元的价格从王某处陆续购买工业盐用于腌制生姜,其中2017年9月之前215吨已付清货款,是以鲜姜名义通过银行转给王某账户的,在2017年9月29日后又以姜粒名义转的盐款。张某介绍,每次王某都是选择在晚上或中午工人下班时送盐,将盐直接倒入放有生姜的腌池内,并将盐袋带走。王某卖的盐袋为土黄色编织袋,没有任何标识。而盐务公司的腌制盐每吨550元左右,为白色编织袋装,袋上有标识。

最终,王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6万元;尚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两人的相关违法所得均被没收。

(新时报记者陈彤彤)

新闻推荐

莱芜高新区吴伯箫学校伯箫精神 追梦前行底蕴深厚承书香 伯箫源头

吴伯箫学校课后延时服务—鼓号操社团活动。吴伯箫学校小学部2019级入学仪式。历史长河映朝阳,汶水之滨谱华章...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我的老党员父亲2019-09-22 14:39
猜你喜欢:
评论:(四处“忽悠”食品厂,这俩盐贩子胆忒大成吨工业盐倒入腌姜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