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故事社区越来越美
9月8日,鹏泉街道程故事社区居民程明利正在家侍弄花草。这套楼房面积不大,但被收拾得干净利落。热爱养花的程明利还把院子篷起来,弄成花房。“以前的生活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做梦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程明利感慨地说。
程明利今年67岁,退休之前在程故事社区的建筑公司工作,曾参与莱芜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大楼、程故事“旧村改造”及周边很多社区建设,见证了程故事社区乃至整个莱芜高新区的变迁。
程明利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家里仅有一张土炕,晚上一家几口人都挤在这张炕上。“那时候,锅灶都在这一间屋里,墙上熏得漆黑,还挂着烟油。”程明利说,“那时候的生活太艰苦了。”
十五六岁时,程明利外出打工,开始做泥瓦匠。因为年轻不惜力气,他月收入也
不错。“1978年那会儿,我跟人干泥瓦匠,一天两块五毛钱,一个月70块钱。”程明利骄傲地说。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他盖起了砖瓦房,搬了新家。“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富裕一点了,慢慢地都盖起砖瓦房。”程明利说,“从毛坯房搬到砖瓦房,那时候就觉得心里很知足了。”
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程故事人的思想更加开放、见识更为广阔。他们计划盖几栋楼房。“第一次盖楼,没经验。我们用车拉着建委干部、镇上干部到烟台考察了一圈,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程明利说。考察回来,因为村里没钱,这2栋楼承包给别人干,但因为种种原因没盖起来。2年之后,村里建筑队又接过手来,这才盖起了2栋楼。
1992年10月19日,程明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他花了2.6万元买了村里盖的楼房,又搬了一次家,成了村里最先住上楼房的一批人。这套楼房类似于现在的联排别墅,共160平方米,上下两层,一楼带小院。虽然没有暖气、煤气,地面是水泥的,门窗也都是木制的,但在当时绝对是豪宅了。搬进新房那天,来温锅的亲朋好友羡慕的眼神让程明利心里乐开了花,3个孩子更是兴奋不已,楼上楼下跑来跑去。
然而,豪宅虽好,周边环境却不给力。程明利搬进去的时候,楼前楼后还是桃园、山楂园,楼西侧不远处还有一道3米深的大水沟和一个大坑。近30年间,程明利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1993年,往南又盖了10栋楼;1995年,盖了56号楼;2000年左右盖了47号楼。”程明利指着眼前的一栋栋高楼,细数着这几年的变化,果园变小区,楼板房变成了现浇房,质量越来越好。
2001年,莱芜高新区成立,程故事也迎来了大跨步发展。旧村改造开始了,营中赢小区、汶水花园小区等居民区高楼林立,家家户户分上了花园洋房;道路越修越宽阔,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新汽车站投入使用,人气越来越旺,社区在车站附近建起了“一品巷”商业街……“莱芜高新区成立促进了我们村的发展,你看,不光我们,周围大故事、小故事、孙故事等几个村,全部都进行了改造,都住上了高楼了。”程明利说。
目前,程故事共完成旧村改造面积15万平方米,房子水电气暖齐全。小区内还配有健身广场、文化礼堂、绿化园林、蓝牙门禁等。硬件条件在提升,软件条件也越来越好。程故事社区建起了多处党群活动中心,给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程明利家旁边就有一处党群活动中心,他没事便会去坐坐、看看书,和老街坊拉拉呱。“以前,老百姓出门就是找个有太阳的地方揣着袖子晒太阳,哪有现在这条件?”程明利笑着说。
近几年,程明利又将房子重新收拾了一番。最近程明利听说他居住的老小区将进行拆迁改造,正在征集住户意见。“现在的日子太美了,以后会越来越美。”程明利笑着说。 (本报记者 杜娜)
新闻推荐
童话般的校园令人迷醉。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庄严肃穆。每月一次的逃生演练雷打不动。鹿野小学,位于莱芜区雪野镇...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