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浩 通讯员 郝效德 倪鑫
雪野旅游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587.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雪野湖、房干、吕祖泉、航空科技体育公园、蓝湾欢乐岛等景区20多处,其中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全国及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0处,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今年以来,雪野旅游区公安分局站在新起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打造“最平安旅游景区”为目标,树立“担当有为、建功雪野”理念,积极探索雪野公安“旅游警务”模式,全力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及旅游经济发展。
明确思路定位搭建旅游警务框架
高点谋划定位。出台《创“最平安旅游景区”实施意见》。党政领导,公安牵头,会同旅游、航筹办、工商、安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高效联动的旅游警务协作框架。
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治安、旅游、特巡警为主干,刑侦、消防、法治为指导和补充,派出所为支撑,纪委、政工为保障的旅游警务工作机制。
搭建警务阵地。建立“一点两环”巡控圈,围绕A级景区划分3大主警务区,对应建设环湖路、香山、卧云铺3个中心警务室。
完善勤务机制提升旅游警务效能
建立旅游警务指挥调度机制。建设指挥调度中心,依托350兆集群通信、北斗系统,点对点可视化指挥治安巡防、应急救援、服务保障等工作。
建立旅游勤务三级响应机制。大型活动及重大节庆日期间实行一级勤务,全员到岗;旅游旺季实行二级勤务,7个A级景区设驻勤点,党委成员保点负责;旅游淡季实行三级勤务,即日常勤务模式。
建立涉旅游案件快侦快办机制。配备人像识别眼镜、人像识别执法记录仪等高科技装备,拓宽证据收集方式、优化办案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快侦快办涉旅游案件30余起。
做强防控体系提升景区平安指数
顶格管控常态化。推行治安防范标准化工程,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机制防、应急预案“五张清单“制度,提高景区及周边要素管控的治安标准,落实酒店安装人像识别系统,实现实名登记、刷脸入住,寄递物流均落实3个100%。与机场、海事、交通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将无人机、巡逻艇巡防纳入战时巡防机制和应急处突,与民警车巡、步巡等紧密结合,构建“水陆空”立体化防控体系。
防控体系社会化。整合景区管理人员、保安、周边村警务助理、防火队等联勤联防,统一佩戴“红袖标”,参与景区及周边巡防守护、涉旅信息收集、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等工作,先后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8000余人次。
安保活动规范化。建立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模板,涵盖活动审批、背景审查、消防检查、交通疏导、现场安保各个环节。12月23日“2018雪野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安保期间,江苏盐城公安到分局交流学习大型活动安保经验。
做优旅游服务树立雪野公安形象
建立一线服务机制。在房干、雪野大坝等主要景区设立移动式警务服务站,安装“人像识别系统”“一键式紧急报警柱”,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景点和游客身边。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针对游客在旅游中发生坠崖、迷路等突发情况,建立由公安、景区管理、医院、消防等部门及蓝天救援等民间组织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适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建立纠纷联调机制。针对游客拥挤擦碰、排队斗气、物品丢失及查票检票等引发矛盾纠纷,联合旅游、工商等部门组成涉游纠纷联调组,合力化解涉旅类矛盾纠纷,有效避免激化升级,全力打造和谐景区。
新闻推荐
□记者冷亚茹12月5日,由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全国德育协同创新中心与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好老师”网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