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健
上大学时,宋呈玉正在图书馆里查阅学习资料。□记者 吴健 提供
“我从心底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改革开放圆了我的‘大学梦’。”12月14日,宋呈玉在接受采访时说。
1951年出生的宋呈玉是莱芜一中的老三届毕业生。高中毕业后,虽然成绩优秀,但他还是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务农、进厂上班,将“大学梦”埋在心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断完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继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从1983年开始,又对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86年,当时的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分配到了一名中国矿业学院(后为中国矿业大学)考生名额,宋呈玉报名走进了考场,8月,一纸中国矿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宋呈玉的手中,他多年的“大学梦”终于得以实现。
中学时成绩优秀,被老师寄予厚望
宋呈玉是凤城街道曹东村人,196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莱芜一中。“那一年我们曹东村考上一中的只有我一个人。”宋呈玉回忆道,他那一级是初中十三级,共有4个班,每个班有54个人,学习氛围非常浓,同学们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宋呈玉当时是大队委员,除了学习就是在图书室里看书,成绩在班里稳居前列,升初三期末考试,七八门课他平均100多分。当时他们班班主任曹凤池老师认为他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很有潜力可挖。但后来,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宋呈玉1968年初中毕业进入一中高中之后,他所在的年级有3个班120多人,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平均一个班只有三十来人。即使如此,宋呈玉还是一心扑在学习上,不但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而且到了毕业考试的时候十门课全是优秀,这在一中当时也是很少见的。老师们也对宋呈玉寄予厚望,数学老师岳修印曾在班里同学们面前说他很有进一步深造的希望,班主任朱效凤老师后来也曾多次写信鼓励宋呈玉继续学习,随时准备考大学。
高中毕业后,将“大学梦”埋在心底
虽然成绩优秀,但1970年宋呈玉高中毕业后,由于大学已经停止招生,他不得不回乡务农。1971年,宋呈玉进入当时的泰安地区水河铁矿干起了扒装工,在生产一线一干就是4年多。
宋呈玉工作的铁矿是一个露天铁矿,现场就是一个挖出来的碗状大深坑,夏天温度能达到40℃左右,冬天气温能低到零下10℃。当时实行的是“三八制”,轮班倒,而且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一车矿石有一吨多重,全靠人工往矿车里装,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经常出现事故。曾经有一次宋呈玉和工友一起抬矿石装矿车,那位同事没了劲,手一打滑,几十斤重的矿石一下砸在宋呈玉贴着矿车沿的右手中指上,至今这根手指活动起来还是不很方便。
由于高中生在当时也不多见,属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因此宋呈玉还承担起了车间团支部的宣传工作。1976年,单位安排他专门从事财务工作。但由于工作紧张忙碌,很少有时间和条件系统学习,只是曾经在单位的“721工人大学”中短暂学习过,而且主要是由单位技术人员来上采矿知识课。
因为家庭变故,错过高考机会
就在宋呈玉已将“大学梦”深埋心底的时候,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而且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1978年招生文件又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30岁,并取消了其他限制。这两年对宋呈玉这样的老三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977年、1978年后只有应届毕业生才能参加高考)。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宋呈玉的大哥不幸去世,由于父母的身体不好,那几年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宋呈玉的身上,他白天上班,下班后就抓紧时间到自留地和承包地里干农活。宋呈玉的爱人在汶河以南的汽车制造厂,农忙时他忙完农活晚上回到家常常已经到了11点多。家庭的突然变故使宋呈玉不得不放弃了高考的机会。
因为没有参加高考,这一直是宋呈玉心中的一个遗憾,让他对大学的向往更加强烈了。
抓住机遇,终于圆了“大学梦”
1981年2月,水河铁矿下马,宋呈玉进入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工作。
就在宋呈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家庭中时,国家恢复了成人高考制度,后来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又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当时的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特别是脱产学习的,不但名额是上级统一分配,须单位批准同意,而且还有一定条件,当年宋呈玉报考时单位就有至少工作5年以上、高中专以上学历等要求,还要进行文化课考试。此时宋呈玉家庭条件已经有了改善,成人高考全国统一招生的政策一出台,他就报了名,投入到了紧张的考试准备中,并顺利通过了单位文化课考试的遴选。1986年5月,宋呈玉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当年8月,接到了中国矿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中国矿业学院审计专业学习,成为中国煤炭系统干部班第一批审计学员,终于圆了他期盼已久的“大学梦”。
进入大学学习的宋呈玉,分外珍惜这珍贵的学习机会。
由于中间学业中断,当时学习书籍和资料又少,因此对于自身基础的不足,宋呈玉有着清醒的认识,学习起来分外刻苦。他每天清晨五点多就起来晨读,为了提高听课效果,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前排占位,听讲时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唯恐漏掉什么。晚自习学不到11点不回宿舍,而且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博览群书,摘抄笔记,为了随时都能方便阅读,他曾经牺牲了一个多月的午休时间将一本厚厚的《常用古诗选》抄录下来。宋呈玉有一个同宿舍的同学叫兰景灿,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学习中,两个人经常结伴学习,互相鼓励。当时学校周围都是农田,到了周末,为了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俩就一人拿着一本书到田地里学习。
就这样,经过努力,宋呈玉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走上了正轨,成绩也不断提高。大一时他们在高等数学中开了一门线性代数课,因为以前从未接触过,再加上基础比较差,刚上课时宋呈玉感到非常吃力,后来经过努力,他期末考试得了94分的高分;会计原理课更是破纪录地考了100分。
就这样,在大学里,宋呈玉深入系统地学习了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财政与信贷、企业管理学、统计学、高等数学、英语等近三十门课程,知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他还努力做到思想认识与时代同步,除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拿到了《黄河诗刊》的函授结业证书。从大学毕业时,宋呈玉各科成绩位居前列,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还在大学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单位后,他从会计岗位转型到审计岗位,并主管一个部门的工作。因为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他在工作和业务上驾轻就熟,勤奋努力,并先后撰写了十几篇论文和课题研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有两篇被分别收入了《中国软科学文库》和《中国改革可持续性发展文件》,并有三篇文章获得省级奖励。1999年底,他还进入了调整后的厂级领导班子。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学习机会,不但个人的上升空间有限,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由衷地感谢改革开放。”宋呈玉说。
2008年,宋呈玉从单位退休,但他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2015年,他还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电脑、诗词等。他还发挥自己喜爱写作的爱好,多年来笔耕不辍。现在,他正在整理自己多年来的作品,打算结集出版。
2018年,是宋呈玉大学毕业30周年。为了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改革开放的感激之情,在本班20多位同学回矿大聚会时,宋呈玉专门写了一首七律诗:“时光飞舞又金秋,岁月沉香志已酬。书海无边达彼岸,学舟有迹探源头。夜读时送西山月,解惑常奔东教楼。难忘初心回首望,神州踏处写风流。”
2018年,是宋呈玉大学毕业30周年,全班20多位同学又在学校相聚。□记者 吴健 提供
新闻推荐
翰墨飘香 『泰钢杯』庆祝改革开放周年名家摄影书画精品展作品选登
景彪,1979年生,莱芜人。师从顾亚龙先生,山东大学书法专业研究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