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晔然
12月1日,在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的一片玉米地里,村支书亓新华正忙着平整土地,为即将开工建设的第二期生姜种植基地做准备。
10月,在全国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上,东汶南村出产的“汶南生姜”荣获“最具影响力品牌”奖项。赛后,来自江苏苏州的一家股份制投资企业找到他们洽谈合作。在派人到村里进行考察之后,对方决定投资100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建设以餐饮和旅游为主的田园综合体,还承诺这笔资金由合作社自由支配。“起初大家都很高兴,感觉自己的付出赢得了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亓新华说。
闻名全国的莱芜生姜,正统“血缘”在东汶南村,历经2000年种植,曾为朝廷贡品,但进入新世纪后却失去了发展动力。2015年,亓新华带领村民成立了汶南生姜专业种植合作社,憋着一口气,力图重振“汶南生姜”品牌。经过三年的发展,生姜线上销量不仅突破了3000万元,还登上淘宝销量榜首,独创的地暖式“蔬菜姜”更是供不应求。但亓新华喜中有忧:由于资金短缺,合作社发展进入瓶颈期,亟待扩大规模。1000万元资金的注入,不仅可以将现有的产量扩大两倍,购入更加先进、自动化的种植机械和设备,还能有投资商帮助“汶南生姜”打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完成他们原先预计三年才能完成的目标。合作社成员纷纷表示赞同,因为投资商承诺的分红同样不少。
但亓新华从来不信天上掉馅饼,他认为投资商肯定有条件。果然,对方提出:转让“汶南生姜”的商标权、生姜种植技术,以及姜茶和姜酒的生产工艺。
“汶南生姜”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疙瘩”,历经了多少辈才创下品牌和口碑,要是拱手让给别人,怎么有脸面对村里的父老乡亲?“再者,投资公司追求短期效益,为了赚快钱,会不会影响村民的利益?”亓新华心想。他清楚地知道农民在产业末端的劣势。“投资商把土地流转之后,进行规模种植,往往赚得盆满钵满,而农民只会获得流转收入和打工费,乍看起来收入来源增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收入,如果没有合作社分红,算下来收入跟过去种姜蒜差不了多少。”亓新华说。他认为,大多数下乡的工商资本,都没有将投资者和村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双方就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农民往往只能充当看客。雪野旅游区曾经有个景区在修路时,占了村民半棵花椒树,为了节约成本,投资者补偿了半棵树的钱;村民日常在景区打工,也经常出工不出力。“合作社发展,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绝不能让2000多名村民当了看客。”亓新华说。
经过再三考虑,亓新华婉言谢绝了这1000万元投资。
目前,他们正实行“合作社+职业农民+村集体”的模式,每年拿出20%的利润作为村集体收入,同时优先安排贫困户、留守老人在合作社打工。去年,全村30多名贫困户都拿到了2000多元的分红,成功脱贫,60多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天可以领到80元的工资。今年,他们又流转了300亩荒地,准备建起生姜大棚和标准田,目前正在施工,预计年后建成。今后他们将建设集旅游休闲、餐饮和康养于一体的“生姜古村落”田园综合体,同时进行旧村改造,建设生姜古村落,彻底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我们准备成立股份制公司,鼓励全村村民入股,发展生姜深加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保证村民在‘一亩三分地’上收入不比城市工商业低。”亓新华说。
新闻推荐
晨刊讯(记者张群通讯员高文倩)“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