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20万元,20年 姜“债”鸭“还”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1-21 09: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王飞

从1998年到2018年,从欠债20万元到借出20万元,这其中,对于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大下河村的赵同生来说,变化不可谓不大。

赵同生今年60岁,是大下河村肉鸭养殖业的产业带头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赵同生靠务农为生。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的潜能得到激发,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赵同生内心也萌动着出去闯荡挣钱的想法。“那个时候都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看着别人挣钱心里馋得慌,我也想出去试试。”赵同生说。

1984年,赵同生去济南当起了“地排车”工人,每天拉着3页楼板走19公里的路程,一趟能挣4块钱,靠着下苦力,他挣到了第一笔工钱。1995年,生姜行情正旺,赵同生拎着一杆秤只身去天津干起了生姜批发的生意,因为不懂分析市场行情,盲目地大量囤货后,便碰上了1998年姜市的寒冬,姜价的猛跌不光让赵同生赔光了积蓄,还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

带着一身债,赵同生回到大下河村,因欠巨额债务而成了村里的“名人”,稀疏的柳条门前,站满了前来要账的债主。然而祸不单行,等待他的却是更大的打击,后来妻子和父母接连去世,让赵同生跌进了人生的最低谷。

2002年,大下河村响应政策,与养殖企业合作,发展起了家禽养殖业,成立了当时全市规模最大的肉鸭养殖场,18位村民成了养殖户,赵同生是其中一户。从零开始,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销路,村里不仅通好了水电,修好了道路,还帮忙建起了两个鸭棚,赵同生从1000只鸭子起步,边学习边摸索,从此开始跟鸭子打起了交道。

从一开始低效率的全人工喂养,几年的工夫开始转为简单的半机械化操作,赵同生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每年都能有几万元的收入。

2017年,莱芜市畜牧养殖业推行“以奖代补”政策,以奖励形式鼓励养殖户改用粪便无害化设备。当年秋天,赵同生就率先完成了全自动化设备改造。“粪便经过过滤槽进入地下管道,再经过三级过滤池,转化为苗木地肥料,正好就成了旁边这几十亩果园的肥料,解决了养殖粪便污染的问题。”

同时,赵同生带头成立了肉鸭养殖合作社,吸纳了20多名社员。合作社不仅为社员们提供资金、技术上的帮助,还能及时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使社员们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其中一家养殖厂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60余亩,年利润达到50多万元。同时,赵同生与村民一起成立了“抓鸭服务队”,40多位村民成了“抓鸭能手”,为周边多个城市提供合同鸭出栏服务。

如今的赵同生不仅还完了那20万元债务,借给其他社员发展养殖业的资金也已达到了20余万元。赵同生感慨:“20年前,做生意全靠自己一股子闯劲,难免吃亏。现在,有好政策扶持,有伙计们帮着,不挣钱都难。”

新闻推荐

王子秀家庭:与“武”结缘 坚持传承

□记者张敏从8岁开始跟随老师学习武术,王子秀就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他不仅带动家人、同事一起健身,还成立了钢城区中...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万元,20年 姜“债”鸭“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