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父亲讲过的故事 于洪亮

来源:淄博晚报 2018-11-12 07:55   https://www.yybnet.net/

父亲不识字,因而生前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故事,有限的几个故事也是“听老人们说”,而不是从书本上看到的。下面仅选三则,叙其大要,献给诸君。

【翰林编修一辈子】

于姓这一大家子,祖上也曾经出过人物,有过辉煌。远了不说,清代就出过翰林。“天下无二于”,为此父亲很是感到自豪。

这翰林从小聪慧过人,熟读诗书,过目成诵。下笔洋洋洒洒,满腹锦绣文章。大比之年,春风得意,直至翰林。说来一切都好,唯一不足就是恃才傲物,很有些目中无人的味道。这毛病对下属乃至同事也许无甚大碍,最要命的是因此而触怒了不该惹的当朝权贵。

那天,镇守边关的某王爷进京面圣之后,闲来无事,率数名步卒来到了人才荟萃的翰林院。当时于翰林和同僚们或抄或读,正在紧张而又忙碌地工作。见是王爷到来,一个个赶忙放下手中纸笔,离座前趋,垂手侍立,笑脸相迎。于翰林见状则只是瞅了一眼,然后只顾埋头忙自己的活儿。这些并没逃过王爷的眼睛,他先是脸上有些不快,随后鼻子轻轻哼了一声,意味深长地说道:“于翰林不识字……”于翰林这会儿倒迅速作出反应,抬起头,投笔案上,反唇相讥:“我于某不识字还能在翰林院编修?”眼前一幕使在场的同僚一个个目瞪口呆,倒是王爷似乎置若罔闻,径直离去。

几年之后,王爷回京任职,分管范围其中有吏部一块。官员擢升委派,很大成份上须经王爷首肯。于翰林编修多年,成绩卓著,有目共睹。照常理早该放官,有关人等多次提议,并且打了书面报告,但一直得不到批准。其中原委,于翰林心中明白不过,但总不肯放下架子,到王爷府上以示悔改之意。且又百般无奈。结局是至死不过一翰林。

马大骡大值钱,人大了不值钱。父亲讲这故事,无非是嘱咐我辈不要高傲自大,否则会自食其果。父训难违,但我想说的是这王爷固执已见,用手中的权力泄私愤图报复,也算不上成熟和大度。假若换个年代,翰林的下场也许不至如此。

【种麻汉子遭报应】

山东莱芜一带农户种麻较多。麻这东西长在地里有二三米高,成熟砍倒,经过沤泡,扒下皮才用来拧绳索绑缚东西或搓麻线纳鞋底,以及派其它用场。说来也怪,貌似泼辣、一味疯长的麻,有时竟显得异常娇贵。比方说,有人在麻地解了大便,引来屎克郎,周围一大片麻就会扒不下皮,强扒下皮也是断为两截甚至数段。因此,当地百姓绝不允许有人在麻地里方便。

临淄地面上很少种麻,人们自然不懂以上常识。临淄西北乡王某经商到了莱芜,赶完大集回返路上,感到肚子不适,急于解手,见路边麻地可以藏身,便一头扎了进去。解完手刚要离开,被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逮个正着。这汉子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说:“大白天你在我家麻地拉屎,我不教训你便不叫刘二!”王某见状赶忙陪笑脸、道不是,并说是答应一切条件。包括挖坑深埋,另外赔钱。这刘二哪里听得进去,非要王某把大便吃掉。王某磕头下跪,好说歹说,刘二就是不听,万般无奈,王某只好照刘二说的做了。回到家苦衷难言,卧床不起,一病半年,并且从此后王某不再经商买卖。四邻八舍不知内情,只道王某撞见了鬼。

一晃数年。这天莱芜刘二用车推了麻来临淄西北乡赶集出售,正巧被王某撞见。王某啥话没说,在一旁等刘二卖完麻,硬是把刘二请到家里,随后吩咐妻子打酒炒菜,盛情款待。刘二早已不识王某,王某只是劝酒,绝不提及往事。二人交杯换盏很是融洽。后来刘二再三追问:“咱俩素昧平生,这般招待到底为啥?”王某被逼不过,只好说出初次谋面的经过,刘二这才恍然大悟。王某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使刘二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回到家一病不起,不久便命归黄泉。

“得饶人处且饶人”,父亲讲这故事就是怕我们在外争强好胜,得理不饶人。

【廪生先生被解雇】

东庄姓耿的财主是大户人家,有房屋百间、田地数顷、骡马成群、衣食富足。为使儿孙辈有出息,耿财主设立私塾,并高薪聘请了一名姓史的廪生为私塾先生。

说来,廪生并非等闲之辈。古时考试,秀才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可以获得官府的廪米补贴。耿财主认为,“有好先生,才能教出好学生”,自史先生为小儿任教,耿财主一百个放心。

史先生教私塾到也尽心竭力。学生不多,就两三个,史先生一边教学,一边温习功课,有待来年再试。就这样,一连数月家也不回,怎奈老父亲对儿子的衣食住行总放心不下,这天趁地里无活儿,便收拾了一下,赶往东庄去看望在耿财主家教私塾的儿子。

思儿心切,父子相见本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可这史先生却嫌父亲其貌不扬、有失体面,三言两语便把父亲打发走了。耿财主知道后并不声张,找到史先生先是闲聊了一会儿,又故意问道:“刚才来的那是什么人?”

史先生怔了一下,才吞吞吐吐回答:“那是一个老邻居,闲得无聊……来走了一趟……”耿财主再没说什么,当天晚上便吩咐管家,和史先生结账,让其卷铺盖走人。

人道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个连自己的父亲都嫌弃的忘恩负义之人,能教出什么好学生?耿财主正是这么想的。

做人不能忘本。当然,这不仅仅限于自己的至爱亲朋,也包括帮助过自己、为自己做出过付出和贡献的所有人。

三则故事的真实性、艺术性,不好妄加评判,父亲的良苦用心却是显而易见的。

新闻推荐

理智消费 品质为先

过度追捧和热浪过后的冷静,让很多购物达人不再一味追求“买买买”的精神乐趣,而是更理智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理智消费品...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浅谈节能建筑施工2018-11-12 01:00
护航学生回家路2018-11-12 01:00
猜你喜欢:
评论:(父亲讲过的故事 于洪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