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传承“宝葫芦”刀打造手艺,祖孙齐上阵 一把宝刀五代传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1-01 01: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于向阳报道◥陈同业一家三代在一起打铁制刀。□本报记者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刘坤

10月23日,在莱芜市高新区鹏泉街道陈盘龙村,陈盘龙“宝葫芦”刀第4代传人陈同业正与儿子陈茂金一起为新刀加钢、熟火,铁星四溅,打铁声阵阵。

“好钢用在刀刃上”——刀刃上用的是特种钢,手工把钢加在料里,刀开了刃更好用,更耐磨。“宝葫芦”刀传承至今已200多年,从清朝年间创始人陈廷相手工制刀,传到陈同业这里已是第4代。

打铁时,每至洪炉生火,拉一阵风箱,就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便会挥汗如雨。“从7岁就学着拉风箱,12岁拿起铁锤干苦力活,坚持做刀60多年,没点吃苦精神做不来。”年近古稀的陈同业说。

“宝葫芦”刀的锻造可谓耗时费力,完全依靠人工,要经过劈铁、烧软、锻打、加钢等十几道工序,比机械刀具硬度更高、韧性更强。陈同业对自己做的每一把刀都要亲自把关,把传统手工艺刀具打造成为精品。

“打铁虽然苦,但孬好是门手艺,只要开火,就有钱赚。”于是,陈同业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高中毕业的二儿子陈茂金成了合适人选。常言道,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这活儿,不仅累而且枯燥乏味,尽管学徒者众多,但学成者寥寥无几。”干了3年,还未出徒,陈茂金便干够了。“年轻人还是吃不了这苦头,想出去干点轻快活儿。”陈同业说。放下手中的铁锤,陈茂金干起了电焊,并凭借自己的焊工技术,有了一份成功的事业。

几年过去,不惑之年的陈茂金发现父亲挥锤的幅度小了,打铁声也不再清脆有力了。“我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妻子帮忙,现在父亲老了,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但决不能让手艺失传。”陈茂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主动回家吃苦,学习打铁,传承手艺。“现在像是劈铁的力气活儿都是我来做,加钢、矫正这些经验活儿父亲来做。”

凭借一股吃苦精神,陈茂金的技术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宝葫芦”刀第5代传人。看着夫妻俩打铁配合默契,陈同业满是欣慰:“后继有人了,手艺在我手里没失传。”

“以前要把刀带到集市上,吆喝着卖,如今是供不应求。”现在的陈盘龙“宝葫芦”刀,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改良,背厚镗空、口薄、省力、锋利、易磨、经久耐用。在莱芜提及菜刀,“宝葫芦”刀已是家喻户晓,成为莱芜传统手工艺的一张名片,并列入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名录。

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令陈同业更高兴的是,11岁的孙子陈志诚对打铁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到周末假期,陈志诚都会主动来给陈茂金帮忙。

“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吃苦精神不能丢,打铁这门技艺还得传承下去,不能说撂就撂了,舍不得。”陈同业说。

新闻推荐

农商行优质资产拍卖公告

受山东莱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在我公司拍卖大厅以现场竞价或网络拍卖方式公开拍卖以下标的:1、位于钢城区泰达...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莱芜的奇石传说2018-10-31 10:20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宝葫芦”刀打造手艺,祖孙齐上阵 一把宝刀五代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