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健
自2016年3月26日全民徒步大赛第一季比赛举行以来,三年时间里,全民徒步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成为莱芜市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品牌最亮、效果最好的全民健身活动。
2016年的“王老探春、房干度夏、香山赏秋、雪野越冬”,2017年的“古村迎春、三峡乘荫、农博大观”,特别是在今年举行的春季赛、秋季赛,一路走来,每一届的全民徒步大赛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惊喜,行走在完善赛事、打造平台、提升品牌的转型升级之路上。
10月20日,2018全民徒步大赛秋季赛在钢城区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成功举办。至此,2018全民徒步大赛全年的赛事圆满落下帷幕。“尽管走得有点累,但沿途美丽的景观让我已经忘记了疲劳……”“参与到徒步活动中,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既放松了心情,也增进了友谊,展现了团结互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名次不是最重要的,能跟这么多体育爱好者齐聚钢城,切磋交流,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
对于今年的徒步大赛,选手们同样给予了与往届一样的高度评价。移师钢城的全民徒步大赛,在依旧是广大市民和徒步爱好者关注焦点的同时,也在践行创新、绿色、健康的新理念,全力打造“体育+旅游+文化+媒体”深度融合的平台,展示莱芜市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的窗口,推介全域旅游、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名片,不断进行着品牌提升和转型升级。
皂比赛中运动员们一路欢笑。(记者 张宪政 摄)
提升“莱徒步”品牌影响力
2018年,大赛组委会决定,今年进一步整合全市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将活动范围由单一的雪野旅游区拓展为莱芜全境。为进一步推动大赛转型升级和品牌塑造,从在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的秋季赛开始,大赛统一对外名称为“莱徒步”大赛品牌活动。
早在今年5月份,大赛组委会就开始着手研究打造“莱徒步”大赛品牌。6月份,组委会制定了“‘莱徒步’大赛品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从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赛事档次、搭建官方平台、开展系列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升大赛品牌影响力。
在研究如何转型提升时,大赛组委会认为,全民徒步大赛不应当仅仅是一个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更应当是一个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市民精神风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莱芜美誉度,“体育+旅游+文化+媒体”的深度融合平台。为此,在今年徒步大赛秋季赛的筹备过程中,主办单位在市体育局、市旅发委、莱芜报业传媒集团(莱芜日报社)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卫计委四家单位,组委会成员单位新增加了市教育局、市环保局。同时,细化了各主办单位、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今年9月份,市文明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市旅发委、市卫计委、莱芜报业传媒集团(莱芜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发文,动员全市上下全民参与徒步活动。同时,积极对上对接省体育运动协会、中国徒步协会、中国报业体育运动协会等省以上体育团体或组织,学习外地经验或模式,提升活动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为今后争取省级体育项目扶持奠定基础。
在报名渠道上,从秋季赛开始,团队报名成为重要的报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报名积极性。秋季赛共有2800余人参加,其中,有30余个机关事业单位以团体报名的形式参赛,100余支队伍参加了团体赛。
同样是在秋季赛上,奖项设置在原有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和团体组奖项的基础上,又设立了组织奖和最佳摄影奖。组织奖赛后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组织参与活动措施、团队面貌、选手文明程度等情况,对10个团队进行了表彰。最佳摄影奖所有参赛选手均可参与,作品上传至“莱徒步”官网,由网友投票评选出获奖作品,部分优秀作品将在《鲁中晨刊》刊发。
提高“莱徒步”品牌吸引力
从今年的全民徒步大赛开始,每位参赛选手都会领到一个参赛包,里面包含往返乘车卡、号码簿、人身意外险、《活动指南》、饮品等物品。而这只是大赛组委会完善组织细节、为广大参赛选手提供良好赛事体验的一个缩影。
提高大赛吸引力,也体现在路线选择上。早在今年3月初,大会组委会便开始酝酿制定徒步大赛活动方案,先后实地考察了多条各具特色的路线,综合比赛安全、赛道状况、周边环境等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在钢城区举办。而钢城区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也为大赛提供了多样化的路线选择。今年的徒步大赛,以棋山踏青开始,以汶水赏秋结束,深受参赛选手们的欢迎。“我是第一次到大汶河参加徒步活动,没想到这里的风景如此优美,给我们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体验。”选手谭永进说。
为进一步推动大赛转型升级和品牌塑造,从在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的秋季赛开始,大赛统一对外名称为“莱徒步”大赛品牌活动,设立并同步上线了“莱徒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莱徒步”大赛LOGO征集活动,在几十套设计遴选出了最终方案。大赛还推出了相关周边产品,以进一步丰富大赛品牌内容。为积极响应莱芜市“全方位招宾引客”的要求,大赛定位“立足莱芜、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齐鲁报业联盟这一平台,在全省所有16家地市级党报媒体分别刊发徒步大赛活动启事。为进一步调动外地选手参赛的积极性,主办方还出台激励措施,对外地选手每人现场补贴50元交通费,今年来参赛的外地选手涵盖省内济南、青岛、淄博、泰安、临沂、济宁、菏泽各地以及山西、甘肃等省。62岁的领队李长江曾多次带领济南唐冶健步走队参加徒步大赛。“感觉你们组织赛事的专业水准和能力越来越高,各项服务设施非常齐全,还给外地选手发放了交通补贴,这在其他比赛中是不多见的。”李长江说。
在赛事报名时,根据新的规定,团体报名20人以上,大赛组委会免费为该团体制作队旗1面。赛事结束后,大赛组委会计划成立两支各50人规模的“莱徒步”健走队,订制队旗、统一队服、购买保险,平日组织队员训练,集体报名参与外地大型活动,展示“莱徒步健走队”的形象,为“莱徒步”品牌代言。
每一届的全民徒步大赛,都是赛事形式上不断创新、内容上不断丰富、组织上不断完善的过程。“比赛的过程,是欣赏沿途美景的过程,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过程,更是结识朋友、增强团队意识的过程。感谢徒步大赛的举办。”许多参赛选手这样表示。
享受“莱徒步”品牌魅力
棋山景区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森林公园,这里自然风景优美,石奇水秀,林木茂盛,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饮食文化三位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名胜区。而位于大汶河流域源头的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全长27公里,湿地面积621.7公顷,湿地率90.4%。今年的两届全民徒步大赛,一在棋山,一在汶水,山水之间,以探春开始,以赏秋落幕,各有一番迷人的美丽。
今年落户莱芜的山财大燕山学院秋季赛专门组队参加了比赛,有10名教师、20名学生通过团体形式报名,还有10人以个人形式报名。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张红旗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全民徒步大赛,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大汶河畔,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徒步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身心。”
三年,九届,每一届的徒步大赛,几乎选手名额都提前报满,参加全民徒步大赛的有企业工人、普通市民、机关干部,有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有个人报名参加,也有家庭集体“上阵”,既有莱芜人,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徒步爱好者。徒步大赛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徒步活动中。
在今年的春季赛上,第一次参赛的济南市民燕晨原以为赛道是土路,后来发现道路硬化得非常好,赛道设计得非常合理。燕晨说:“不仅道路,空气、环境也非常好,莱芜人民也非常热情,而且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很强。以后还会继续关注支持全民徒步大赛。”
秋季赛开设的团体报名渠道,给许多单位搭建了展示团队形象、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比赛前,众多印有单位名称的旗帜在汶水广场上迎风招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比赛中,由莱商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健步走方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统一服装,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引来了过路市民的瞩目。“我们不仅是为了参赛,更是为了展示我们的积极向上的团队形象和精神风貌。”一位队员说。
被全民徒步大赛的魅力所吸引的,不仅仅是参赛选手们。春季赛时,在近两个小时的线上直播中,有16600人进行了观看,1522人点赞,105人进行了评论。而秋季赛继续通过莱芜发布客户端进行线上直播,浏览量一天多时间就突破了16万人次。
全民徒步大赛吸引人的,也不仅仅是徒步的魅力。
记者在秋季赛第二卡点看到,选手们都主动将用过的水杯放在卡点上准备好的垃圾袋内,而且为了方便选手,志愿者们也在卡点前方的赛道上准备好了垃圾袋。不仅如此,市民们的热情加油,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都体现出了莱芜这座城市的文明素养。
在这届比赛的开幕式现场,悬挂着“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宣传标语。“这次徒步大赛,我们积极参与赛事、服务赛事,并借力赛事开展环保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共同建设美丽家园。”钢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王敏说。“两届徒步大赛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钢城,了解了棋山、大汶河,也进一步擦亮了我们‘山水林桃,钢城\‘醉’好’的旅游品牌。我们将此为契机,打造棋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品牌,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钢城区旅游局局长张学波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冯建华)近期,钢城区国资局组织全区国资国企党员干部开展了“弘扬红色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