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晔然 李伟
核心阅读:东汶南村是中国北方生姜的发源地,种植生姜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千百年的的沧桑巨变,生姜种植依然在这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当中体现出东汶南人的一种执着、坚守和情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现如今,东汶南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承载着老一辈的精神力量,以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重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合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东汶南村道德模范、好媳妇和好婆婆等8位村民正在参观村史展馆。 (记者 时晔然 摄)
一块姜里看“工匠精神”
在汶南生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一面白墙上,写有生姜生态种植的承诺书。
“这张承诺书,是我们当代东汶南人工匠精神的体现。”高庄街道东汶南村党支部书记亓新华说。在他看来,汶南生姜的高品质,不仅得益于自然环境,更是东汶南人对农产品精益求精的结果。
在古代,汶南生姜是一种很昂贵的经济作物,一直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甚至能起到货币等价物的作用。解放以前,姜种只保留在地主和乡绅手中,普通民众根本无力购买。土地革命后,东汶南广大村民分得土地,生姜才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的开春时节,东汶南村的长辈会把黄姜切成小段,用红线穿起,好似贝壳项链,让家中的孩童挂在脖子上,但并不食用,只用来“辟邪”。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东汶南老一辈人认为生姜中的辣味能够净化空气中的毒气和瘴气,滋补阳气,让孩子少生病,老人延年益寿。
“老一辈东汶南人对生姜非常敬重,从种植到收获,每个步骤都小心翼翼,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亓新华说。
1960年2月13日,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央农业部、商业部,在莱芜召开八省二市姜、蒜、葱生产现场会,东汶南的姜以块大、皮薄、产量高、色鲜、肉嫩、辛香、味美得到与会者的好评。那次会议之后,东汶南村100多位农技员响应国家的号召,被征派到全国各地,将生姜种植推广开来。“我们村老一辈人对党和政府非常感恩,从那时起他们也下定决心把姜种好。”副书记毕学磊说。
村民毕佩珍今年71岁,上世纪70年代被分配到聊城市十里铺生产大队,为了让十里铺村民尽快掌握生姜种植技术,他把老一辈人传授的种植秘方,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大家,结果只用了两年时间,当地生姜就种植成功,8名技术员的培训任务也顺利完成。“当时就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坚决完成上级安排的生产指标,没想别的。”毕佩珍说。
在东汶南村史馆,还保留着当年古法洗姜的工艺。他们把刚从地里产出的鲜姜放在水缸里,浸泡之后,用笤帚扫去泥土,反复清洗三次,这样洗出来的姜锃光瓦亮,但是费时费力,需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别的村都用洗姜机,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色相就差很多,看起来灰头土脸。”
目前,合作社在生姜育种、栽培、管理、收获和销售方面,已经形成严格的标准。施肥用种植前煮熟的大豆作为底肥,种植期间用大北农集团生产的绿色肥料,特别是在装箱时对生姜的大小和色相的要求极为严格。“品相稍差点的都被分拣出来,当时我们都觉得很可惜,因为这样会减少销量,影响销售收入。”合作社电商部经理毕学堂说,“后来我才明白,正是这种追求高品质的精神,使我们的生姜销售快速打开了局面。”
“姜”故事娓娓道来
9月3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物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部,亓新华见到了负责农产品采购的张斌经理,对方热情地接待了他。“你们汶南生姜是有故事的,今后可以在北京走高端市场,我手头也恰好有一批客户。”张斌的一席话,令亓新华惊喜不已。为了进一步拓展线下市场,他走南闯北,为此奔波了一个多月。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早的现代流通企业之一,物美集团已经在全国开设了600家超市,占领了北京零售市场50%的份额,如果能成为物美的农产品供应商,对于汶南生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现在北京超市和批发市场售卖的生姜,只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而我们的生姜走高端市场能卖到20元一斤。”亓新华说。在他看来,这得益于汶南生姜身后的文化底蕴。
9月2日,一篇名为《万寿无疆却有姜》的短篇小说,摆在了亓新华的桌前。这是由网络作家亓屹,根据村里的节孝碑编写的演义小说,讲述莱芜县人刘寿山,让汶南生姜发扬光大的故事。“就跟看古装剧似的,现场感很强,我读了三遍还意犹未尽。”亓新华说。
亓屹老家在东汶南,目前是一名网络作家,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旅游,为创作寻找灵感。前几天他返回老家,在跟亓新华交谈的期间,才了解到汶南生姜悠久的历史。“没想到最好的写作素材就在身边。”亓屹说。
东汶南村有不少名胜古迹和文物遗址。村西尧王墓年深日久,村东100米处有唐朝宰相杜如晦墓遗址,村北有汉柏两株,树下有唐、宋冶铁遗址。两株汉柏东西并列,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其中一株至今仍枝繁叶茂,树的四周堆积着很多冶铁炉渣,据说是唐、宋时期在此冶铁时所遗,所以此处又称之为“扫渣子”。
亓新华立志打响“汶南生姜”的品牌——— 借助文化的力量,让汶南生姜有灵魂,有温度,这样才能长久地留住人,吸引人。
未来,东汶南将着力建设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主要分为生姜种植区,生产加工区,生姜博物馆区,姜康养、医养、美食区,以及居民区。“我们准备在美食区建设一批中国传统民居,发展餐饮、购物、民宿等休闲旅游项目。”亓新华说,“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会矢志不渝地走好每一步。”
五代人坚守一句承诺
“别人的痛就是自己的痛,为村民做点好事是应该的,不能求回报,一定要传下去。”这是耿玉生的父亲临终前跟他说的话。耿玉生今年66岁,从医4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义务为村民治病,从来没收过村民的任何财物。在耿玉生看来,老一辈造就的良好家风,是让他坚持下来的关键。
耿玉生的高祖母擅长治疗跌打损伤,骨折伤筋,从不收取病人费用,在东汶南村威信极高,临终前她立下遗嘱,让后代继续传承下去,积德行善,到耿玉生这里,已经是第五代。“父亲是一名教师,曾在莱芜二中教学,有时还在上课,就有病人站在走廊,或者办公室门前等候,他便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治病。”耿玉生说。
上世纪70年代,黑峪村有位村民盖屋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造成胯骨骨折,耿玉生的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徒步30里为这位村民治病,一连半个月,病人不仅没有开刀,且40多天就能下床走动。“人家给父亲送来饼干和鸡蛋,请他上门喝酒,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耿玉生说。从这件事开始,父亲的名声越来越大,周边几个村的村民经常上门求助,有时父亲不在,病人就悻悻离去。耿玉生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下定决心,学精这门技艺,为村民排忧解难。
“理论知识需要自学,其他的都是自己摸索,父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耿玉生说。年轻时,他在村里干生产队队长,干农活自己冲在前头,先用小推车趟出条辙子,后面的再跟上。但再苦再累,他每天晚上都坚持自学。26岁开始到现在,耿玉生在治疗骨伤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绝技良方,小孩关节脱臼,他几秒钟就能治好;若是轻微骨折,先用薄木板绑好,再送到医院。病人来了,三更半夜他起身,吃着饭也会放下手中的饭,把病人的伤痛当自己的伤痛。如今东汶南周边的几个村,耿玉生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来看病的都是下苦力的老百姓,挣他们的钱我会感到愧疚。”耿玉生说。
在2014年的“道德模范”评选中,耿玉生以全票当选。
耿玉生这样的道德模范家庭,只是东汶南村良好家风的缩影。56岁的村医毕泗永是典型的“好儿女”。毕泗永兄妹6个只有他在村里,其余都在外打工,平日里他主动承担起90多岁母亲的衣食起居,每年7000多元的医药费也是由他先期垫付,兄妹们从来没有因为赡养父母吵过一次架。“赡养老人是最基本的品德,给母亲多尽一份孝心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毕泗永说。
同样,这种无私奉献的“利他心”,也体现在每一位村“两委”干部身上。这几年,东汶南村一直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由于村集体收入很少,每到过年工程队上门要账,都是村“两委”成员先期垫付。四年来,他们没有领过一分钱的工资,每年街道发的工资也优先给了雇用的劳动力。亓新华把自己的企业转手的转手,租出去的租出去;副书记毕学磊放弃了自己的冷库生意,妻子生病住院2个月只去看望过两次;村委委员亓海明把自己的茶庄交给妻子打理;妇女主任更是不顾小家为全村老百姓服务。
村干部一心一意为村庄发展,为百姓服务,老百姓的气顺了,村风正了,党员、村民都积极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修建村文体广场期间,60多岁的村民杨奉元自己主动照看建筑材料,一天一夜没合眼,全身沾满冰霜。
近年来,东汶南村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好家风好家训的基础上,汇集本村历史上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挖掘群众身边有优良家风家训传统的家庭,引导村民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家风家训文化,让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让老一辈的精神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10月14日,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崖村第三届“迎冬纳福节”盛大开幕,莱芜老艺术家张克学应邀出席开幕式,演绎了莱芜梆子“三定桩...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