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研敏
吕萍曾是有名的“煤老板”,从事煤炭行业多年,3年前转型承包近千亩荒山,做起了快乐的“守山人”———
10月10日下午,在钢城区辛庄镇天井峪村的一处山坡上,吕萍正忙着指挥工人驾驶挖掘机平整土地。天气渐冷,她要赶在立冬前将500亩地整好栽种桃树。
吕萍曾是一名“煤老板”,从事煤炭行业多年,2015年转型承包起了近千亩荒山。谈起转型的原因,吕萍说:“靠破坏环境卖资源挣钱,终究不是个长法儿,现在讲生态效益,环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得知天井峪村有一片荒山,无人栽种。去村里考察了一番后,吕萍拿定了主意。经多方协调,她将这片近千亩的荒山承包了过来,并与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村民都挺乐意的,也都很支持。”这是最让吕萍欣慰的。说干就干,承包荒山后,吕萍就开始驻扎荒坡,开荒植绿之路由此拉开帷幕。
修路、建房、架电、建塘坝、修蓄水池……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到了2016年,吕萍承包的山上已经栽植了10000余株黑松、15000余株苹果树,还有6000多株樱桃树、3000株梨树、3000株桃树,曾经满目疮痍、一片荒芜的山坡正逐渐透露出绿色的气息。
在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后,今年她又承包了500亩种桃树。为了满足灌溉需求,她还新建了两个3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在山上用上了滴灌技术。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当年栽下的果树已经铆足了劲要开花结果。吕萍说,她已经有打算,将这里建成一个田园综合体的休闲乐园,“今年桃树、苹果树等都是第一次挂果,产量不多但是长势喜人。现在是小范围内接待客人,不过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到来年樱桃熟了,就广迎八方来客。”
“承包荒山,造林绿化,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看着颜色越来越绿的山林,心情就会豁然开朗。我很庆幸当初的决定,打算守着这片绿一直走下去。”吕萍说。
新闻推荐
回乡创业为重振 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的乡村振兴之路(组织篇)
□本报记者李伟时晔然◆编者按乡村振兴的时代鸿篇巨著如何开篇?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来自基层的创新、群众的创造,必然会对...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