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一座高炉,开启了辉煌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9-29 01:0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张杰

1986年原莱芜市铁厂开始兴建100m 3高炉,1987年建成投产后,企业一跃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企业,高炉的兴建也成为莱芜市改革开放40年中发生的大事件之一。不论是过去的市铁厂还是如今的泰山钢铁集团,高炉的投产,不仅提高了产能,更是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之后一次次升级扩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韩传宝(右)和刘军(左)在泰山钢铁集团炼铁部高炉下检查设备运行□记者 张杰 摄

改策发布

1984年6月,市委部署开展城市经济改革工作,重点是工商企业改革,在工商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在此背景下,1986年3月1日,全省地、市炼铁行业容量最大的100立方米高炉在莱芜市铁厂动工兴建,翌年5月27日投产。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993年5月,莱芜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莱芜市建设成为以钢铁工业为龙头,以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的目标,钢铁工业迎来发展的新时期。

敢为人先

“那时候100m 3的炼铁高炉建起来后,伴随而来的是挑战和责任,我们每名职工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觉激情澎湃。”说起原莱芜市铁厂在1987年建成投产的序号为3号的100m 3高炉,泰山钢铁集团炼铁部技术科科长韩传宝感受颇深。作为老职工,从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原来的莱芜市铁厂还是如今的泰钢集团炼铁部,他始终没有离开过炼铁的岗位,而他也见证了企业炼铁的发展。

据韩传宝回忆,在当时上马100m 3高炉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从长远规划,为上马炼钢做准备,另一个是厂领导看准了市场发展前景。“之前的1号、2号都是55m 3的高炉,按照厂里的长远发展规划,以后要上炼钢项目,炼钢就需要大量的铁水,当时的高炉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因此,上一个大型的高炉势在必行。”韩传宝说,“在当时,钢铁市场比较低迷,前景不被看好,而我们的老厂长却眼光奇准,他坚信以后钢铁市场一定会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释放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越是市场低迷他越是大胆做出决定建高炉。那时候原料成本低,市场上的生铁价格在280元-300元/吨,在当时价格算是低的了,就是在高炉投产后的几年时间,钢铁价格一路飙升,我们很庆幸走在了前头,抢占了先机。”

作为韩传宝的“老战友”,泰钢集团炼铁部的技师刘军对建高炉时的那段经历也记忆犹新。作为老搭档,他们一起参与了高炉的基础建设,并在建成后成为首批管理高炉生产的工人。“高炉是由莱钢给我们设计、建设、安装的,这个新的高炉采用双钟式液压炉顶,双向皮带运输单车翻板式上料,电子称量,顶燃式热风炉,一个铁口配上、下两个渣口,8个风口,这些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刘军回忆说。

为了建设这样先进的高炉,在当时缺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刘军、韩传宝和工友们一起,用手里的铲子和推车,挖出了高炉的地基。在不耽误正常上班的情况下,他们去工地加班挖地基,成了当时日常生活的全部,一铲一铲地挖土,又一车一车地把土用板车推出来。“当时谁也不用动员,也没有领导安排,大家一下班就自觉地去干,七八个人一个地排车,一车车往外运土方。挖出的地基很大,南北有三四十米,东西有一百多米,深十四五米,先是顺起大斜坡,从斜坡往外推,最后再把斜坡挖出来,百十号工人就是这样把高炉的地基挖了出来,确保了高炉的顺利建设。”刘军说。

从1986年3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经过近一年多的建设,1987年5月27日100m 3的高炉正式投产,而莱芜市铁厂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县级企业中最大的企业。

▲1986年100m 3高炉施工现场的场景

硕果累累

高炉的建成投产,为当时的莱芜市铁厂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是产量的大幅提升,更是培养出了一大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为以后高炉的不断扩建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技术基础。“我们刚接过高炉时,思想、技术各方面都不适应,从55m 3到100m 3的高炉,一些技术参数超出了我们原有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强迫自己去学习提高。”韩传宝说。

为了学习技术,厂里还专门开办了青年工人夜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炼铁、原料六门课程是必修课。“那时候我们都是十八九的小青年,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文化课、专业知识课全部学,就是让我们打下文化、理论基础。”在夜校学习了半年左右时间,韩传宝和工友们通过考试顺利结业,“那时候我跟刘涛、周光居、李尊恒等我们10个人还被称为厂里的‘十大秀才\’,后来我们基本都上了炉前一线。”

有了技术人才,100m 3的高炉在不到半年时间就被真正“驾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炼铁产量的大幅提升。“刚开始接手时日产量也就180吨左右,后来达到了日产300吨。这个产能让我们非常激动,也让我们对发展充满了信心。”刘军说。

经过100m 3高炉的正常运转,让原莱芜市铁厂的炼钢工人们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也不断积累了生产流程上的各类参数,有了这些,为以后的高炉扩建打下了基础。1999年12月,180m 3的高炉建成投产;2000年3月,320m 3的高炉建成投产,企业进入全国50强企业行列;2003年2月,450m 3高炉建成投产……2011年12月、2012年3月,两座1780m 3的高炉正式投产。每一次的升级扩建,都是一次技术的升级革新,都是一次人才的成长和科研项目的突破。

展望未来

作为老搭档,52岁的韩传宝和53岁的刘军仍然活跃在生产一线,他们将自己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高炉,他们见证了高炉从55m 3到1780m 3的升级变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也快到了退居二线的时候,但是我们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不能退,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带徒弟,我想把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希望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改革创新,迅速成长起来挑大梁。我相信,我们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刘军说。

同样,韩传宝也对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岗位充满了希望,“从过去的粗老笨到今天的高精尖,都是我们这辈人硬干出来的,作为炼铁人,我希望我们的整体技术力量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让我们始终处在全国先进企业之列。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集团将会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新闻推荐

建行莱芜分行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宣传活动

建行莱芜分行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本报讯(记者亓莹莹通讯员许哲董芳)为进一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诚信守...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座高炉,开启了辉煌历史的新篇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