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虹
对年老贫困失能人员的帮扶,莱城区有生活帮贫困失能人员服务站,钢城区有幸福食堂。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现阶段基层一线对社会养老难题的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探索。
张家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王福成与困难户拉家常
6月23日上午11时,钢城区颜庄镇柳桥峪村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员蒋义军将刚刚出锅的肉炒土豆丝分装到几个保温饭盒里,随后装入特质的铝合金架子,放上摩托车。他要把这热乎乎的饭菜挨家挨户送到村里8名困难群众家中。
蒋义军是柳桥峪村有名的大厨,被村里聘来担任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员。让村“两委”放心的不仅是他的水平,还有他的细心程度。人多吃饭,众口难调,一盘肉炒土豆丝,有的人喜欢吃脆生的,有的人牙口不好,喜欢吃软和的。蒋义军炒到一定火候后,先盛出一部分来,剩下的再多炒一会儿,尽量使一道菜能适合所有人的口味。
蒋义军要送餐的8名群众是从村里的贫困人口中筛选出来的,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之所以要把饭菜送到桌前炕头,是村里全方面考虑后决定的。如果让他们来食堂吃饭,有的人因为身体原因来不了,遇到刮风下雨来回路上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其实,送餐不仅仅是将饭菜送到群众手中这么简单,更是村里了解群众生活情况的一种方式。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奇的要求,蒋义军送餐时,还承担着和困难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需求和反馈群众意见的任务。
幸福食堂是柳桥峪村6月6日开始运作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贫困失能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幸福食堂一下子成了村里老年人眼馋羡慕的地方,不少老年人也表达了想去幸福食堂吃饭的意愿。
“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待在村里的都是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下一步,我们逐步探索依托幸福食堂,解决更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奇说。
幸福食堂是钢城区对贫困人口养老问题的创新探索,资金由区、镇、村、个人共同承担。帮扶对象为无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
从3月6日,里辛街道建起莱芜市首家幸福食堂到现在,全区已建成了19家幸福食堂。幸福食堂保证一天中晚两顿饭,天天不重样,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改善提高了帮扶对象的基本生活。
与幸福食堂类似的生活帮贫困失能人员服务站是莱城区和庄镇张家台村的首创。帮扶对象也是从贫困人口中筛选出来的,但是帮扶方式不尽相同。
生活帮服务站主要是照顾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服务站里有洗衣间、洗澡间、厨房,并配备洗衣机、热水器、衣橱、炉具等基本设施。由指定的生活管家提供“五帮两代理”服务,定期到家里送开水、洗衣做饭、拆洗晾晒被褥、打扫卫生、送医送药,还可以根据帮扶对象的意愿代购生活必需品,代办土地流转、各类补助金领取等。
张家台村的生活管家名义上由村妇女主任王慧一人担任,实际上,从驻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王福成,党支部第一书记、村主任王海荣,到普通“两委”成员,都参与其中。在每周的贫困户走访过程中,他们一边和失能困难人员拉家常,了解他们的需求,一边尽可能帮他们做家务。
无论是“生活帮”还是幸福食堂,都是基层对解决贫困失能人群养老问题的实践,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城市到农村,都存在不同情况的养老难题。尤其是农村,受各种因素影响,更为明显。
如今的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谁来照顾?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将老人带进城市,但受乡土情怀的影响,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留在农村。这类群体的养老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也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不断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其中,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
新闻推荐
□记者陈昌业近年来,平安人寿莱芜中心支公司始终以客户利益为中心,持续开展人性化关怀。6月15日,针对贺先生案例的特殊性,在...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