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冰
5月31日,获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高职组)金奖的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于锡超凯旋,学院书记、院长在内的领导和多名同学在办公楼门口迎接。简短的欢迎仪式后,紧接着召开了座谈会,谈论这次比赛的感想和收获。
通过座谈会才明白,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有多难。
首先是选拔。需要学生在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等奖,取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一等奖或者二等奖;然后进入省里的集训队,距离全国比赛前1个月,省集训队再举行一次选拔赛,只有成绩最优秀的四到五个人才有资格参加全国大赛。可以说每个参赛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而这样的高手全国还有135个,选手还要再进行更残酷的比赛,才能夺得一个名次。而于锡超做到了,由此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时隔8年后再次斩获金奖。
谈起这次金奖,于锡超告诉记者,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奖,刚进校时的目标就是学点技术,毕业时好就业就行了。目标虽然不高,但是随着参加学校、市、省等一轮轮比赛,于锡超的目标也越来越高,开启了一条奇迹般的逆袭之路。
大一那年,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时,几乎整个系的同学都参加了,于锡超是医学技术与护理系仅有的几个男生之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报了名。为了取得一个好名次,于锡超训练得比其他同学都要刻苦认真,也因此被选入校集训队。但是却没有取得代表莱芜参加省赛的资格,看到另一个同学进入了省赛,于锡超暗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做到。
通过努力,于锡超终于争取到了参加省赛的机会。也就是,这时学校组成了备赛团队,并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但是于锡超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更严格,每天早上5:30起床看理论知识,7:30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9:30,全部用于训练。在进入省集训队后,于锡超的训练更加刻苦,而且要求更加严格。护理技能赛项(高职组)包括临床案例分析理论竞赛和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4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个代表队都知道考核这些内容,比的是选手动作标准程度和临床发挥。
为了做到极致,于锡超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观看比赛录像的同时,经常去医院观察护士的动作,并和病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护理的根本就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根据这一个个准则我开始琢磨。”于锡超说。
比赛中,有一个剪开护理用品包装的环节,而在什么位置剪开,剪多少,这都是比赛中裁判会观察的细节。又比如,如何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把输液器在包装袋中取出来,也是考核点。这些难点,都是于锡超通过观察研究,自己一个个解决的。
当然要做到极致,还需要比别人流更多的汗水。比如心肺复苏考核中,要求学生按压的力度和按压的频率必须非常准确。为了做到丝毫不差,于锡超每天都要练习20组,按上千次。因为这项训练特别枯燥,于锡超经常为一个非常细小的失误而自责不已,但是他从不放弃,每次直到完美完成才肯罢手。
“这期间我的指导老师和学院领导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指导老师刘琳琳全程陪同我训练,在我心理出现波动时,总是给我鼓舞打气;在我有丝毫懈怠的时候,又是她提醒我要坚持。我们训练的设备和比赛时用的不一样,我们学院就想尽办法为我们买来相同的设备,甚至病床的高度和比赛时不一样,学校就把病床的腿截去一块。就是因为有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才有了我们的这次成功。这个金奖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我们这个集体,我们这所学校。”于锡超说。
随着成绩不断提升,原本只为找个好工作的于锡超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在学校帮助下,他已经取得了到德国留学的资格,毕业后将去德国学习。
从只要找到个工作就行,到全国金奖和出国留学,于锡超实现了最极致的逆袭。
新闻推荐
晨刊讯(记者亓兵)“欣怡,银行的张叔叔又来看你了,还给你带来了故事机,这样每天都能听故事了。”5月30日上午,莱芜农商行辛兴...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