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变电运检“完美哥”:记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变电二次运检班班长魏延彬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5-31 01:31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郭延冉 通讯员 毕翠莉

参加工作不到2年担任现场工作负责人,4年担任副班长,6年升任班长,第9个年头已成为公司的劳动模范。因为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同事们送给他一个可爱的绰号———

人物档案

魏延彬,2009年进入莱芜供电公司工作,2011年5月担任现场工作负责人,2013年任变电二次运检班副班长,2015年底任变电二次运检班班长。一直从事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安装调试、检修和日常维护工作。在变电二次运检岗位上工作9年的他,先后荣获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班组长”“优秀共青团员”,莱芜供电公司“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十佳青年”“卓越之星”等荣誉称号。

魏延彬(右)在110千伏羊里变电站改造现场核对安全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系统的“大脑”,任何一根二次线接错,任何一项定值单整定出错,任何一个压板投退出错,都会造成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进而导致一次设备跳闸、电网失电事故。一直从事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一体化电源系统运检工作的魏延彬,在业务上始终追求极致。他说:“我们每一次现场工作都是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对我们来说只有满分,99.9分都是不及格。现场工作就是要追求完美,追求极致。”

在负责35千伏雪野变电站改造工程项目时,魏延彬发现,一位老师傅接线质量大不如前,便立刻上前制止。“王哥,今天的接线可不是你的正常水平呀,怎么接得有点不工整呀?”老师傅不以为然地说:“小魏,我跟你保证,这样接肯定没事。我这么多年的经验,难道你还信不过吗?我今天有点事,快点接完晚上就不加班了。”看着老师傅信心满满地打包票,魏延彬没再深究。

可晚上加班时,魏延彬越看下午接的线越觉得不对劲,“横平竖直、弯曲度一致”的二次接线要求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二次接线如果就这样投运,以后觉也睡不踏实。不行,得重新接!”魏延彬赶紧安排其他人先停下手里的活,对不符合要求的接线进行了整改。事实证明,魏延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整改过程中他们发现一根二次线接线错误,还有一根二次线接线松动。

第二天,魏延彬把这件事跟老师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老师傅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在周末的班会上,老师傅主动承认了错误,班长也对魏延彬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提出表扬。从此,魏延彬有了“完美哥”的绰号。

2011年底,刚成为工作负责人的魏延彬接到了110千伏滨河站智能化改造工程任务,这是莱芜供电公司第一个智能变电站,公司上下没人懂,厂家技术也不够成熟。工程一开工,魏延彬的脑袋就大了一圈——— 上午参数配置出了错,下午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无法连通,各种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考虑到电话沟通效率实在太低,魏延彬要求对方的技术研发人员和总监现场办公。果然,他们到了滨河站之后,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工程进入后期调试阶段,在主变保护调试到第三步时,施工人员发现参数设置有误,厂家随之修改了程序。然而,这么一动,会不会影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调试结果?魏延彬产生了疑虑。厂家说没问题,但他还是不相信,要求从头开始调试,到了第七步,参数又需要修改,再从头开始调试……魏延彬耐着性子带着大家伙一遍遍调试,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一般来说,主变保护的调试只需要2—3天,滨河站却足足用了10天。现场工作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都被磨坏了,当面说魏延彬有“强迫症”,而魏延彬却丝毫不为所动。“现场工作,我从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反复检查和调试数据。”魏延彬说。

只要魏延彬在现场,不管是谁干的活,他都要反复检查。“考一次100分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一次也不出差错。别人叫我‘完美哥\’也好,说我有‘强迫症\’也罢,工作该咋干就咋干,这是我们应有的‘工匠精神\’。”魏延彬说。

正是凭借着这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魏延彬负责的莱芜首座数字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莱芜首座智能变电站建设、220千伏钢城站、220千伏长勺站、110千伏市中站等多座变电站的几十项改造、扩建工程,都给出了“满分答卷”。

变电二次运检班现有员工20人,是一个由85后组成的年轻团队。说起被任命为班长的事,魏延彬长吁一声说:“当时真是挺害怕当这个班长的,我沟通能力差,又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对管理班组这件事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就是这么一个最初没信心的班长,却带领他的班组在安全生产、班组对标、创新创效等各项工作中干得有声有色。

由于班组新员工人数多、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现场工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有限,魏延彬就利用每周五下午的班组安全日活动,组织开展“周周回头看”。班组成员围坐在一起,每人轮流发言,将上一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方法拿出来与大家讨论和分享。在此基础上,魏延彬带领大家总结出了缺陷处理“四不放过”工作法等典型工作方法,大大促进了班组成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岗位技能的提升。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魏延彬善于引导班组成员用创新思维来思考,通过技术攻关来解决。继电保护插件存放,是多年来困扰变电二次运检人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魏延彬带领班组成员反复思考、琢磨、尝试、攻关,并与南瑞继保、北京四方等多家保护厂家的技术人员交流,最终研制出继电保护备品备件智能存储柜。这种存储柜既可为继电保护插件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环境,又易于统计管理,实现了对继电保护插件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大大降低了插件存放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项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产品在泰安、威海、济宁及山西、河北等地的供电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一线班组工作现场存储管理难题。

在魏延彬的带领下,莱芜供电公司变电二次运检班已获得专利授权、论文发表共计30余项,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创新项目两次获得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创赛金奖,班组先后获得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山东省青年突击队、国网公司“先进班组”、山东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魏延彬(右)在110千伏羊里变电站改造现场核对二次接线

新闻推荐

五市先行先试、两市正在推进:政府出资全额埋单,保险公司提供保障 山东省开启灾害意外事故全民商保模式

□本报记者王爽本报通讯员崔广勋焦爱4月26日,中国人寿财险莱芜市中心支公司理赔部负责人...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变电运检“完美哥”:记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变电二次运检班班长魏延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