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陈怀胜和他的《桑梓情》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5-25 01:11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刘然

故园春、凤城吟、口镇咏、八景咏、十大山……每一页、每一篇,都用叙事诗的形式进行表达,每一篇后都写有“注释”。

“郭家沟——— 绿树红瓦雪白墙,久仰大名美山庄。盘龙河畔柳莺歌,沿途踏青留春芳……注释:读《鲁中晨刊》刊发的《郭家沟》一文有感。”5月21日,在市民陈怀胜家里,记者翻开他写的厚厚一本《桑梓情》,这只是其中的一篇。“‘桑梓情\’简单点说就是乡情吧。”陈怀胜说。

《桑梓情》已经写了200多页。故园春、凤城吟、口镇咏、八景咏、十大山……每一页、每一篇,陈怀胜都用叙事诗的形式进行表达,每一篇后都写有“注释”,有的是对文中某字某词的注释,有的则是备注着此篇是读哪篇文章有感。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陈怀胜开始坚持写读《鲁中晨刊》有感,记录到《桑梓情》中。“写第一篇还是上学的时候,后来写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叙事诗,有的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的是根据报纸某篇文章内容,有的是根据资料……都是我对莱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陈怀胜翻阅着,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67岁的陈怀胜,老家在鹏泉街道郭家庄村。上完初中,由于种种原因,他早早地进入了社会参加工作。“年轻的时候参加工作很高兴,也很兴奋,因为能减轻家里的负担。”陈怀胜回忆说。

从学校里陈怀胜就养成了写心得体会的习惯,1982年,他从矿山煤矿调到鄂庄煤矿,在那里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写东西。“老人经常说,不要觉着自己文化浅,要好好学点东西。当时就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多学习。”陈怀胜说。

据陈怀胜回忆,那时候在单位出发的机会比较多,比如去大王庄镇、苗山镇等地。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他会对一些乡村、建筑、历史人物等进行了解,听村民讲故事,查阅相关资料,并记录自己的感悟,而当时用的就是叙事诗的方式。“我觉着最大的基础还是来自报纸。”陈怀胜说,以前很多信息都来源于报纸,比如最早的《莱芜日报》、《大众日报》等,我都很喜欢看。“许多知识都是从报纸里学到的,报纸就是我的老师。报纸里写的东西都是浓缩的精华,上面没有长篇大论的东西,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近期我发现《鲁中晨刊》的副刊内容挺好,很多是我较为喜欢的乡村、建筑等内容。”陈怀胜说,每篇文章他都要读五六遍,先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再自己去理解。“如果各位老师没有写出来,我也不会产生这个读后感,每当我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如同‘人在画中游\’,能感受到所写的地方非常美。”说起其中的文章,陈怀胜显得非常的兴奋。“无论作者的年龄大小,都是我的老师,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写下去,而我也会继续支持,坚持写下去。”

陈怀胜给记者看《桑梓情》内容 □记者 刘然 摄

新闻推荐

莱芜两人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

□记者于向阳通讯员张鸿儒报道本报莱芜讯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陈怀胜和他的《桑梓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