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来源:莱芜新闻网 2018-04-24 15:51   https://www.yybnet.net/

又是一年春归时,全市春耕备耕热潮正在掀起。广阔的嬴牟沃野田成方、路相连、林成网、配套全,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优先,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这个春天格外关键。“2018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是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之年。绿色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构成今年春季农业生产的亮色。”市农业局局长谢天目介绍,按照这一要求,当前春季农业生产中,质量和绿色成为总基调,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强指导,强化措施,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确保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

去年以来,莱芜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特色、绿色、彩色”发展思路,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态势。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7.92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44元,同比增长8.7%。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姜蒜主导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成立葱姜蒜院士工作站、生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特色蔬菜技术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莱芜。“莱芜生姜”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果菜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全国十佳蔬菜地标品牌,品牌价值经评估达到123.66亿元。

积极培大育强农业新兴产业,目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6万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8处、4200余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20多家,年产鲜菇6.2万吨,莱芜蘑菇首次漂洋过海端上美国餐桌。中药材总面积6万亩,其中白花丹参3万亩,莱芜白花丹参品牌价值稳步提升。

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1841家,入社社员17万余人,发展家庭农场59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168家,带动全市7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以占全省1%的耕地创造了全省10%左右的蔬菜出口额,其中万兴公司、泰丰公司2家企业2017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

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达到6家,涌现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科技推广人和乡村建设典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全市评选市级“最美农技员”32名,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分别达98.5%和98%。

坚持绿色导向,大力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持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编制农产品50多项标准化技术规程和10多项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生姜生产技术规范》成为最新国家标准,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养殖场)15个、省级120个、市级160个,创新实施“红黑榜”制度,成功绘制全市第一张“韭菜地图”,推行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达到99%。

加快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系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域覆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控害加快融合发展,2017年新建绿色控害技术示范区6万亩。在蔬菜、茶叶、林果等各产业推广喷灌、微喷、微滴灌水肥一体化,2017年新增农业节水新技术达到1.7万亩,全省水肥一体化现场会在莱芜召开。甲基溴替代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土壤生态修复8万亩次以上,荣获土壤熏蒸消毒技术全国先进单位。

积极发展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35万吨以上。截至目前,累计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认证“三品”达到252个,全市荣获各类国际展会金奖特色品牌产品9个。

坚持培育“新六产”,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互联网+社村共建”,逐步实现农产品“产运销”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万兴、万邦、东兴源等先后在天猫、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

持续打造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园,以农博园、利和庄园等为代表的形式各异的美丽生态田园达到57家。先后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处、省级美丽乡村1个、全国星级旅游示范企业4家、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4处、齐鲁美丽田园1处、省级休闲渔业公园1处。

坚持深化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莱发〔2018〕11号)和《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莱农字〔2018〕31号),按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登记注册等程序,选择17个村居率先开展省级改革试点,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全市累计流转土地31万亩。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步伐,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网络服务平台,发展200多个特色产业村和420多个规模种植户。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为3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土地经营权证》,累计办理22宗、贷款金额3000万元。

本报记者 王军 通讯员 魏海刚?

新闻推荐

致敬!李荣圣老人:捐出遗体 让生延续

如老人生前所愿,没有花圈,没有追悼会,家人们在老人的遗体前集体默哀,送别老人最后一程,致敬老人最后的选择———捐出遗体让生延续4月21日下午3点30分,89岁高龄的李荣圣老人安然离世,他的家人并没有按照...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