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梅
读诗,就像读一个人的心灵,读一个人的成长,读一个人的经历。处理完周遭的杂事,一个人关在家里,端坐窗前,望望远方,跟随莱芜本土诗人刘毅老师的诗词开始旅行……
我生在莱芜,长在莱芜,对莱芜的历史风貌、人文地理知识却知之甚少,从刘老师的书稿中,我对莱芜八大景、历史传说、特色文化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我读此书后,最大的收获……
莱芜八大景中,我知道了“访故寻踪宫未见,夕阳返照人成仙”的宫山夕照。宫山,又名莲花山,因汉武帝曾来此地寻仙而得名。“伏龙直上朝阳宫”。让我明白了“二洞云连”中的二洞,原来是伏龙洞和朝阳洞,二洞生云,南云北去,北云南来,两云相连,即降甘霖。棋山柯烂让我了解了樵夫砍柴观棋的故事,感受到了人事变迁。“黑龙隐潜波深处,伴日繁星照玉溪”,让我看到了龙潭星现的奇观。“安人雾洞授玄机,溪畔石坪留墨迹”,让我迷恋着仙人遗迹中安期生和仙女相遇的美丽传说。“水溢悬河飞练落,狮吼虎啸震山谷”。我听到了苍峡雷鸣那震耳欲聋的水声。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莱芜的汶河西去,独辟蹊径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夕阳余晖下,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对于矿山呈瑞的描写“云腾雾涌蜃楼开,瑞气祥光送兆来”,让我知道了清代文人张道一的书馆和山气回冲、宫宇楼台的传说。
莱芜不仅风景美,传说故事也特别多。从书稿中,我了解到上游镇“吕洞宾点化成泉”的神话,后坡村“悬崖石瓮”的故事,辛庄寄母山“李逵寄母杀虎”的传说。“姜女哭城诉怨恨,戍妇盼夫回家园”讲的是莱芜东望夫山上戍妇石的传说。同样是新婚燕尔,同样是修建长城,同样是盼夫心切,不同的是孟姜女选择了跋涉寻找,戍妇女选择了登山守候,他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伟大。
作者写小家,顾大家,亲情友情,时时提笔,大事小事,处处关注。写景、写情、写人、写家、写国,写世界……都能信手拈来,妙笔生花,这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地方。整本书当中,我最欣赏的是刘老师关于借物抒情的部分。如《春燕》“春入庭院桃花红,堂前传来呢喃声。檐下又住南归燕,不忘房东昔日情。”整首诗,朴素自然清新活泼,又富有情趣。首句绘色,二句绘声,三句写实,四句抒情,有声有色,借物抒情,毫无雕琢,让人似乎看到了春天里,南归的小燕子,在天空中,凌空翻动,呢喃细语的情景,诉说着对老屋的深情,也似乎诉说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登山遇雨》中“登峰忽闻雷声鼾,绝顶风起雨涟涟。躲进茅屋隔窗望,一片迷蒙不是山。”这里的雨,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丝丝微雨,不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柔柔细雨,不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绵绵小雨,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倾盆大雨,是有点儿像“一夕轻雷落万丝”的急风骤雨。由轰隆隆的雷声开启,接着写了雨帘串串,雨水潺潺,远望已看不见青山,唯有一片迷迷蒙蒙,好一幅“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水墨风情。近景远景,错落有致,有静有动,有声有情。这雨,似惊鸿一瞥,似江南少女,款款走过,悄悄打动人心,雨水挡住了青山,挡住了眼前,却挡不住追寻美的心灵,追寻美的脚步。
大千世界,到处是姹紫嫣红,在山间,在池塘,在庭院,寂静的农村,喧闹的城市,它们的身影随处可见。那些知道或者不知道名字的小花、小草,有的高贵,有的朴实,有的典雅,有的粗犷,他们各有各的美,这与人的世界是相通的。作者常常借花抒情,借物咏志,描写它们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如“身居田野乱石岗”的连翘,“山坡野生随处长”的苦菜,“柴门虽严关不住”的牵牛花,“愿伴风霜峻岭间”的古槐,“独爱深秋着淡妆”的野菊,“葱绿一身无靓装,茬茬奉献甭商量”的韭菜……小小的事物,却让我们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奇妙,体会到千姿百态的人生选择。“不学诗,无以言。”古往今来,喜欢诗词的人,比比皆是。爱诗的人,随处可见。因为诗词,音韵铿锵,语言精炼。因为诗词,回味无穷,百读不厌,值得我们静静地想,慢慢地品,细细地感受。诗词,带我们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诗词,慰藉我们现在的生活;诗词,还可以把我们带入未来的生活。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平凡如你,如我,如他,唯有诗词,可以带我们走向世界,走向远方,唯有诗词,让我们的灵魂高贵,生活明媚,生命多彩。
【作者简介】朱荣梅,女,1982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等,曾任《江北诗词》《凤鸣》《书香文苑》《莱城教育》执行主编、编辑等。正式出版古诗、散文、儿童诗等五本文集,获全国新教育十佳榜样教师、莱芜市德艺双馨人物、莱芜市榜样教师等荣誉。
新闻推荐
莱芜市把做大做强做优十大产业作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抓手 聚焦十大产业推进动能转换
□本报记者朱虹2月23日,新春上班第二天,莱芜市迎来年初工作的重头戏———1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这10个项目既有中型轧材生产线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也有医...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