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菲菲
最近,不少用户发现,共享单车此前的优惠活动已“失踪”。这在市民中引起热议,也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共享单车的“老前辈”——— 公共自行车上。您怎样看共享单车取消优惠?这两种出行方式您选择哪种?对于公共自行车,您又有什么建议?3月19日,记者走上街头,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采访。
共享单车优惠不再
共享单车自2017年6月25日进入莱芜市,就以轻便、灵活的特点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记得刚开始的一个月,只要骑行就能抢红包,不光不花钱,还能挣钱。”市民赵先生说。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去年,共享单车推出“免费骑”“1元、2元包月”等促销活动。如今,这种活动已经很难再找到,登录某共享单车APP会发现,单次使用的价格基本没变;月卡、季卡等长期使用的骑行卡则取消折扣,恢复“原价”。摩拜月卡为20元,包含每天2小时的免费骑行时长,超出2小时额外计费;以此类推,季卡60元。
“其实可以理解,企业毕竟要生存和发展,得盈利回报股东,以前那些营销手段,肯定不会长久。”赵先生说。
共享单车遇冷,提价不是唯一原因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自去年入冬以来,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便有所下降,路上骑单车的人并不是很多。
这一点,从2月份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摩拜单车联合发布的《2017年山东省共享单车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报告》显示,莱芜市是全省摩拜单车平均骑行时间最短的城市,平均8.48分钟。总结受访市民的观点,共享单车遇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天气原因,冬天冷,风大,还是坐公交车或者打的更稳妥;二是共享单车凸显出管理中的不合理。比如家住金地凯旋城的亓亮先生反映,“经常在小区的楼道里看见摩拜单车,楼道门一锁,别人从APP上看到了也找不到。我上过很多次当,为找一辆车子来回转悠好几趟,就是找不到。被‘忽悠\’的次数多了,就不爱骑了。”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在桥洞下、花坛里、偏远农村甚至水库边上都遇到过被“遗弃”的共享单车。
此外,共享单车的维护也让市民颇有微词。“有的共享单车很脏,车子非常不好骑,也没见有人维护,问我们收费可以接受,但是起码车子要干净整洁好骑才行。”清馨园的孙丹丹告诉记者。
公共自行车稳中有进
作为2015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莱芜市于2015年8月28日正式启动便民公共自行车项目。2017年共享单车的进入,使公共自行车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冲击。但半年多的稳定期后,多数市民还是选择骑公共自行车。
据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耿冠林介绍,2017年全年,莱芜中心维修车和调度车累计安全行驶54300公里,市民骑行量达到300万次。调度中心共调度车队10688次,调度巡检21222次,调度维修1042次。为了使市民更方便,2017年还实现了“扫码租车”。
此外,2017年,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中心3次组织维修、车队、巡检对75个站点逐个进行检查检修,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及时更换配件,对自行车车链条进行润滑、张紧,对回光缺失的予以加装,对刹车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维修完成的自行车经两人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上桩。通过20天的检修,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自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加强,市民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各有优劣,市民有话说
对于两种出行方式,市民更爱哪一种?采访中,受访者纷纷表示,“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如果两者能结合一下就好了。”
平时骑公共自行车较多的市民李彩华说:“公共自行车在市区是比较方便的,但有时候想骑着去城乡接合部就很头疼,骑过去没地方放。下一步能不能满足更多群众的交通需要?”
而更喜欢骑共享单车的市民孙波则建议:“共享单车的企业能否加强一下管理,向公共自行车学习一下管理和维护,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跟。”
在机关上班的郭潇认为,从大范围来说,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不是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关系。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满足市民交通需求,助力共享单车的发展;共享单车的发展,倒逼公共自行车顺应时势、有所作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交通系统的发展。
后记: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两种出行方式目前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还是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如今,方便快捷的绿色出行,已成为新风尚。在市场竞争介入后,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已不成问题,如何将闲置的自行车和停放点等资源二次利用,或许才是市民出行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新闻推荐
□吕爱红转眼又快到清明了。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带领我们到口镇龙马河公园里祭拜我的姥爷魏佑宣,总是抚摸着刻有“为人民尽忠气壮山河”抗日烈士纪念碑上姥爷的名字,流泪,哽咽着一遍一遍诉说着思念...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