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年间,张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嬴北马头山下建南腰关村。相传唐朝在此炼过钢,众称为窑钢,后演化为腰关,借以名村,冠以“南”字,故名南腰关村。
南腰关村隶属于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位于莱城北38.5公里处,马头山西麓,嬴汶河由村东北向西南环绕经过,隔河与东、北、西三腰关村相望。腰关四村中,南腰关建村最早。北腰关村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许姓从辛兴迁此建村;东腰关村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由高姓从埠口村迁此建村;西腰关村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由高姓从埠口村迁此建村。“相传唐朝在此炼过钢,称之为窑钢,后演化为腰关,借以名村”,四腰关分别冠以“南、北、东、西”字名村。南腰关村张姓五世迁博山西流泉一支,六世迁口镇崔家庄一支。全村现有188户人家,525口人。姓氏仅有张、韩、陈、孙、高5姓,其中张、韩姓占大多数,陈姓4户,孙姓2户,高姓1户。耕地406亩,山场面积3000亩。
村庄建制沿革
明清时期,莱芜县分东乡、南乡、西乡、北乡4乡42保,南腰关村隶属于北乡石城保。清宣统《莱芜县志》记载:“石城保·南腰关。”1941年前,南腰关村隶属于莱芜县七区,即雪野区的汇源乡;1941年5月,莱芜县实行三区分治,南腰关村属于莱北抬头区;1942年下半年,抬头区、茶业区划归淄川县;1945年10月,茶业区、抬头区并为茶业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原茶业区划为腰关、吉山两个乡,南腰关村属于腰关乡;次年2月,两乡合并为茶业人民公社;1984年3月,茶业公社改称茶业办事处,下辖腰关等5个乡,南腰关村划归腰关乡;1985年11月,撤处并乡,原茶业办事处的峪门、腰关两个乡合并为腰关乡,南腰关村属于腰关乡;1993年,南腰关村隶属于莱城区腰关乡;2001年,腰关、茶业两乡并为茶业口镇,南腰关村为茶业口镇所辖;2016年,茶业口镇划归雪野旅游区管理,南腰关村隶属于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
村庄建设变迁
南腰关村老庄建在马头山西麓、嬴汶河东岸的平洼地段,占地近50亩。1966年,村民张绍录率先搬出老庄,在村东岭上建新房。此后,陆续有几户村民在东岭建房居住。1975年左右,村委在东岭上规划新村。从此,村民新建宅基地全部上岭,不占可耕地。2010年,村委确立了旧村改造计划,于2014年建起5层居民楼房两座投入使用,先后拆除了老庄大部分旧宅旧房,整改还田近40亩。
南腰关村山水田林路治理成效显著。1960年前后,村里在马头山顶端山场栽植松树上百亩。1965年,在泰安专署刘学德、孙即喜同志的协助下,村里与国家在马头山东麓共建国社合营林场,植树造林,连续4年育苗、植树120余万株,绿化荒山面积近2000亩,同时建成25亩连片的苹果园。先后在马头山上兴建土质坝身的罗圈崖顶水坝和石质坝身的宫娥子水坝,在嬴汶河上兴建龙子拦河截流坝和迷马镇拦河截流坝。深翻整平村东、村南耕地,形成良田70亩,沙滩填土造地40亩。修东台子至南庵环山水泥路4华里,修马头山环山旅游土路6华里。
马头山的传说
马头山是一座海拔597米的山,山主体形似马头,故得名。若晴朗之日,上山到高处遥望偏西南方向,可以看到巍巍泰山的雄姿。
相传,很久以前,此山高大,周边无攀登之路,泰山主神碧霞元君出巡途经此处,看中这一宝地,欲在此建造行宫。当率众神上山选址定位时,不慎将山体压塌一片,为碧霞元君洗尘的一盆洗脸水倒地而流,冲出了多条有水的山沟。
马头山是泰山主神相中的宝地,行宫没建成,山中便生出一匹神马和一位炼丹仙人,神马成为仙人寻觅炼丹原料的坐骑。有一次,仙人骑着神马到山中饮马泉饮水归来,忘掉拴好神马,神马偷吃了仙人炼制的仙丹,仙人罚其在限定时间内下山寻找吉地变为石马。变为石马的过程中,如果神马路经人居之地,此地将会出一斗米那么多的官员,以让后人“崇敬”神马。只可惜,神马下山后还未走到村庄,蜕变限定时间已到,便在村西南河东岸变为一匹几百吨重的巨大石马。神马变为石马之后,炼丹仙人也放心地高飞远去。由此传说,人们视马头山一带为人杰地灵之地。
马头山下的中学校园
1959年,国家在马头山下规划创办莱芜第九中学;1960年,秋季开始招生,每年招收三年制初中两个教学班;1969年,开始初中“戴帽”,招收二年制高中班,由每年招收1个教学班到每年招收4个教学班;1980年,停招高中班,只招初中班,共招收11届高中班;1986年,改革办学体制,将国办初中交给乡镇政府管理;是年12月,莱芜九中与腰关中学合班并校为腰关中学。
几十年的校史,造就了学校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出现了一大批深受山区人民爱戴的校长和名师。第一任校长高德成,任期1960年至1962年;第二任校长阴振兴,任期1962年至1963年;第三任校长姜衍银,任期1963年至1972年;第四任校长赵友三,任期1972年至1980年。此后有郑家第、刘生斌、陈传同、程均芳、李钦开、张书德、许守春、张德生等相继担任校长。董永来、董赫春、于百随、张志山、孙兆让、孙国璋、郭明伦等扎根山区的外地教师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名师。本县教师王宝文、杨庆乾、陈文中、唐文志等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高才生,分配到这所山区学校任教后,先后成为教学成绩优秀的名师。
这所学校与南腰关村很近,南依四季葱绿的马头山,北傍清水长流的嬴汶河,景色秀丽,真乃人杰地灵之地。至今,已有1万多名学生在这所学校接受了初高中教育。
南腰关村
百年老屋
古老大门
图片提供:张悦华
秋日马头山
新闻推荐
□记者于向阳通讯员朱虹王军报道本报莱芜讯2月7日,莱芜市举行首届乡村振兴领军人物颁奖典礼。典礼现场,李永奇、李奉胜、陈明新、柳建增、狄纯利等10名首届乡村振兴领军人物,于...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