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磊
在2017年度省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莱芜市得分37.13分,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高4.85分———
2月27日,记者来到万泽冷链采访时,工作人员正在将刚刚到企业的货运车打开舱门开始分拣货物,这批货总计28吨,是从河南双汇发来的。“我们的工作人员根据厂家提供的订单开始分拣,这批货需要2个小时分拣完成,然后由我们负责发往全省各个地市。”山东万泽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崔锋说。
记者在这批订单上看到,不同品种的货物被详细地记录下来,“你看看这个订单,发往菏泽的,还有这个是发往威海的,货物品种、配送地址、送货时间等一应俱全,这段时间也是我们物流行业最忙的时候。”崔锋说。
崔锋告诉记者,万泽冷链主要经营公路货运交易中心、冷藏中心、加工中心、仓储中心、配送流通中心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现代物流平台。与多家公司签有常年业务合同。企业始终走在本地区同行业前列,建起了自己的万泽易购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同城物流配送,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推动了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据市服务业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前莱芜市在电子商务和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上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电子商务、家政养老、互联网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改革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价值链条的原动力,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去年莱芜市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9.92亿元,同比增长9.9%,占GDP的比重达到37.9%。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308.3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6.15%。实现服务业税收30.45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全部税收总收入的36.85%,其中,服务业地税收入10.47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44.94%。
据了解,在2017年度省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经测算,莱芜市服务业指标得分37.13分,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高4.85分。
当前,莱芜市服务重点行业运行平稳,总体向好。
去年,重点调度的交通物流、旅游、商贸流通、银行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六大行业整体上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全年实现税收25.73亿元,占服务业全部税收的84.5%。旅游业发展较快。预计全年共接待游客1130万人次,同比增长9%,实现旅游消费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13%。商贸流通业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45.45亿元,同比增长9.2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55亿元,同比增长9.54%。银行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54.03亿元,较年初增加40.03亿元,贷款余额735.34亿元,较年初增加63.14亿元;28家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17.95%。房地产业向好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0.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稳回升。公证、律师、仲裁、会计、审计、咨询、广告、职业中介、拍卖等商务服务业实现税收1.68亿元,同比增长4.68%。
服务业载体建设方面不断加快,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莱芜市5个市级重点园区入园企业达到713家,其中新入园企业83家,累计完成投资72.5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5.41亿元。其中,雪野旅游区入园企业396家,完成投资52.9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02亿元;齐鲁钢铁物流园入园企业50家,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农高区三辣一麻集散园入园企业87家,完成投资1.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23亿元;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入园企业180家,完成投资18.0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重点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15家市级重点企业实现业务收入90.73亿元,同比增长16.33%;实现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33.95%;缴纳税金6.19亿元,同比增长17.25%。重点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全市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01.14%。
新闻推荐
全镇财政税收完成全年目标的138%,比去年同期增长160.79%,新开工大项目9个,完成大项目投资14.95亿元,颜庄镇———本报讯(特约记者冯建华)产业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颜庄镇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不断...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